“限你三日之内将这些年贪墨钱粮尽数归还府中,自领60大板,然后滚去养马吧,这凤霞庄管事我另有安排。”
“老奴……遵命……”
杨锦一句话就将这老头从庄子管事打落谷底,直看得小丫鬟眉飞色舞。
自家少爷就是厉害!
等王老头失魂落魄走后,杨锦将刚刚那两个答话的少年叫到跟前。
“你们叫什么名字?”
两个少年面对这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大小的主家老爷显得很是拘谨,刚刚杨锦收拾王管事那一幕让他们忐忑不已,生怕不小心说错话惹到杨锦。
这时候,农户中一个瘸腿老汉走上前来:“回老爷,他叫张铁,是老汉的孙子,另外一个小子叫刘三,都是老实本分的孩子。”
看着眼前这个瘸腿却身子骨扎实的老汉,杨锦问道:“当过兵?”
老汉老实回答:“老汉年轻时给侯爷当过两年亲兵,金州一战落下残疾这才回了庄子。”
杨锦点点头,猜到他口中的侯爷应该就是自己爷爷。
孝武六年自己的爷爷镇国侯和父亲在与楚国的战事中牺牲,后面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被除爵,此后杨家就逐渐没落了。
“以后你就是凤霞庄管事,另外,从今天开始,杨家所有庄子租子改为一成半!”
杨锦话音一落,周围瞬时安静,所有人都满脸不可置信地盯着他。
“一……一成半……?”
“老爷,您说的可是真的!?”
张老汉瞪着一双大眼,完全不敢相信。
杨家对自家庄户本就不算苛刻,2成的租子在整个大晋国都不高,收3成甚至4成的大有人在。
然而,如今杨锦竟然主动将租子降到1成半!
杨锦笑道:“自然是真的,我杨锦说话算数,只要你们好好做事,杨家不会亏待你们的!”
“多谢老爷恩赐!”
“小的门无以为报,给老爷磕头了!”
……
“都起来吧,我的规矩很简单,四个字,赏罚分明!”
杨锦安抚好一众农户后才将目光转向张铁和刘三两个少年:“以后你们俩就跟着我到府中办事,月银4两。”
“多谢老爷赏识!”
“多谢老爷赏识!”
两个少年恭敬的给杨锦行礼后自觉地站到身后,眼中满是兴奋。
农户们眼见两个娃子被主家看上,还开出了4两的月银,一个个面露悔意,后悔没把自家娃子也带出来。
杨锦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他先是收拾了王管事让众人敬畏,然后又削减租子给农户们施恩,趁机立下赏罚分明的规矩。
作为一个穿越者,在这个时代,他有的是办法赚到银子,他所求的,不过是手底下庄户们的忠心,慢慢积攒自己的班底。
跟人比起来,花费些许钱粮是值得的。
……
杨锦带着兰儿和张铁刘三回到杨府后,将府中外院管事一职交给张铁,让张铁去凤霞庄找些合用人手充实府中杂役护卫,兰儿则专管内院。
至于刘三,杨锦打算日后让他出去做个掌事,两人如今都是年少好学之际,杨锦教授起来也颇为轻松。
次日,失魂落魄的王管事就将这些年贪墨的银钱尽数送回了府中,兰儿亲自点验,折银2万余两。
看着府中大笔银钱进账,小丫鬟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夸少爷持家有方。
杨锦也甚是高兴,有了这笔银钱进账,他就有了本钱做事了。
随着张铁亲自去凤霞庄遴选的24名少年入府,兰儿又将遣散的丫鬟仆妇召回了一些,诺大的杨府也逐渐有了生气。
此后几日,杨锦一边派人出城搜寻盐矿,一边在家中温习武艺,顺带教授张铁等人武艺。
自从杨锦了解到大晋并未施行盐政专营之后,便有了制盐的想法。
至于大晋为何没将盐这么重要的东西列为朝廷专营,杨锦是知道的。
因为大晋缺盐,甚至是极度缺盐,大晋的盐大部分来自于南吴,大晋本土只产少数井盐。
所以大晋民间的盐大多来自各商号贸易而来,朝廷只负责监管盐质并限制盐价不得超过100文一斤,如今京都市面上的盐价均在95文左右,是米价的10倍。
大晋并非没有盐矿,而是大部分盐矿所含的杂质太多,以这个时候的开采工艺根本无法将矿盐作为食用盐。
张铁等人的办事效率很快,两日后便有了消息。
书房中,张铁正在禀报。
“家主,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在京都附近共找到了三处符合要求的盐矿。”
杨锦点点头,示意张铁继续说。
张铁顿了一下,继续禀道:“鸦鸣谷、石洲、代县,这三处均发现了大型盐矿,其中鸦鸣谷距京都最近,代县次之。”
“三处皆处荒凉之地,为无主之地,都在官府手中。”
“家主,属下已经探询过了,若是同时将三处买下,5000两足以!”
杨锦默默计算了一下人力物力所需花费后,心中有了底,吩咐道:“这件事交给刘三去办,将三处盐矿都买下来,这几日你随我出去办点事。”
“是!”
……
张铁离开后,杨锦独自静立在书房中,眼中闪过些许沉思。
这几日,他并未刻意隐瞒自己醒转的事情,想必此刻京都那些过往与杨家有关联的人都已经知道他醒来的事。
但直到今日,府中都没有收到一份拜帖,所有人都在沉默。
“都在害怕什么呢……?”
杨锦轻吟一声,旋即笑了笑,看似在自问,实则他已然明白。
那些往日与杨家有旧的人,无非是在观望当今皇帝陛下的态度罢了。
十年前,孝武6年,他的祖父和父亲带兵出征,后病亡,随后杨家就被革爵。
虽然杨锦并不清楚为何杨家堂堂开国功勋镇国侯被革爵,但能让皇帝对战功赫赫的杨家下手,又没有斩草除根,无非是两个原因。
一,功高震主,过河拆桥罢了。
二,自己祖父或者父亲当年做了什么犯忌讳的事,引起皇帝忌惮。
对于这两个猜想,杨锦更倾向后一个。
因为若是杨家军功过重,孝武帝哪怕要打压杨家也该是温和一些的手段,明升暗降,夺其军权才对。
但皇帝却在杨家两代主人陨落过后向杨家下手夺爵,这说明杨家当年一定是沾染了什么犯忌讳的事,导致皇帝哪怕冒着军方震动的后果也要处理杨家。
想到这里,杨锦不禁背脊发凉,因为他的猜测很可能是真的,那些过往与杨家有旧的人的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皇帝好歹给杨家留了一些余地,只是夺爵,并未抄家,杨家如今还有香火。
说明杨家当年所沾的不是谋逆之类的不赦之罪,起码还有希望翻身,关键就在杨锦的身上了。
杨家的兴衰起复就看杨锦日后如何做了。
“幸好我知道痴傻这几年是因为我的到来,不是皇帝所为,不然……”
若是他当年痴傻之事乃皇帝所为,那说明皇帝有斩草除根的念头,那杨锦就只能自求多福赶紧逃命了。
好在一切都还有机会!
理通了此间事由,杨锦思路愈发清晰起来。
与此同时,京都黑衣卫指挥使高俅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