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男人很直接,问东问西,她尽力应对着。当她觉得男人掌握的信息太多了,而她一无所知。她就开始问回去了。六七年前,孩子的妈妈发生了车祸,意外离开了。男人独自把孩子带大,没有依靠老人,对孩子做到了极致的陪伴和严厉。孩子也十分懂事和听话。钟巷西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极致付出的影子,但是相比之下,自己幸福太多了,一直都有老人帮衬人力,贺冬帮衬经济,自己的苦难不值一提。男人听了钟巷西的故事,感叹命中有此一劫。钟巷西明白,他又何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呢?见了这个男人,她治愈了许多,似乎生活又有了支撑的力量。

与丧偶相比,失婚真的不值一提。这个男人没有看心理医生,就是坚强地往前走。背着看不到头的房贷,给孩子撑起了一个家。他没有时间去升级传统的观念,他一直奔波于工作和孩子之间。他不惹生扑他的女人,说是看多了殉情的新闻。钟巷西笑着说,手机里没有新闻软件,只在经典文学里看过殉情。钟巷西想到,有一次在医院等体检报告的时候,旁边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在抖音里看杀妻新闻,没有带耳机。现在的媒体太开放了。男人看殉情,女人看杀妻,人口能不减少嘛,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丧偶的男人很上进,专科毕业,自考了本科。在一家偏远的工厂里上班。两点一线,是个顾家的好男人。他看上去很粗糙,也许已经精心准备过了,也许是环境的原因,也许是不抱希望,也许是过于自信。他给钟巷西上了一课,输出了许多观念。比如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比如老人宠爱的孩子,总是坏了规矩。还有许多,钟巷西记不清了。她听着这个男人的高频输出,有时候笑的哈哈大笑,有时候憋着没有反驳。后来看到了这个孩子的规律作息和期中考试成绩,她明白了,这个男人也许没有夫妻之福,却有儿女之福。

这个男人没有安全感,钟巷西也没有。但是跟这个男人在一起,钟巷西有了一点点的自信。他可以给她一些像朋友之间的自信。只要他目的性不那么强,做一生的朋友是可以的。只可惜,这个男人,似乎不像钟巷西那样在乎朋友。或者,这个男人在这条路上走了六年,他需要的不是朋友。天时、地利、人和,在每个人的心里,标准都不一样。不管怎样,钟巷西都会一直关注他,像朋友一般关注。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