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这一年的年关在石头的患得患失,思绪飘飞中很快来到。

山里人淳朴好客,乡情浓厚,年味也比较浓烈,虽说过的并不富裕,但是春节过年的时候还是得好好的操办一下的,老人说:一年紧张也不能过年紧张。

过年的习俗挺多的,要打扫、清洗,穿新衣,瓜果蔬菜,年货的置办,亲戚的走动很多,不过对于孩子们来说,春节过年就是最开心的时候了,不说石头,山庄的好多小孩都有问过爹娘,啥时我们过年啊……

年是什么,要是问小孩子他们肯定不知道,但是他们知道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平日吃不到或者舍不得吃的好多吃的,可以放烟花,孔明灯,火把节等等。

如往年一样,腊月到了的时候,地处西北边陲的常家山庄已经下雪了,天气也很冷,放眼望去要么是一片荒凉,要么就是万里雪飘,银装素裹。

山里人忙完了一年的农活,准备过冬,过年,然后到明年再开始新的劳作,毕竟大冬天想劳作,老天爷也不允许。

在腊月到来的时候,山庄里也开始热闹起来,家境好的开始要杀年猪了,家境不好的也会准备半拉羊,鸡、兔之类的,当然有些就是提前准备的腊味了,总之各自根据自家的情况来准备了。

石头家相对来说算是不错了,一年来还是可以杀个年猪的,而石头也特别喜欢吃年猪肉。本地特色,杀猪当天主家会取部分材料做成菜,犒劳帮忙杀年猪的人,请邻居、长辈来享用最新鲜的第一顿肉,最独特的是会用猪大肠,小肠做成特色的食材,石头开始觉得不习惯,后来还挺爱吃的。

这种做法就是把大肠多次清洗,洗干净后在里面灌上苞谷面或者其他杂面在里面,蒸熟后可以吵着吃。同样的小肠也会被利用,只不过里面灌得是猪血,当然也是蒸熟后再加些许配菜炒着吃,别有一番滋味。

说到吃食,不得不多说一下石头爹,石头的爹原是兰山城里有名的大厨。年轻时,曾经在兰山城里有名的岳麓书院做过十多年食堂的大厨,是村里唯一在县城做过事的人,村里村外的也没有几个不知道父亲的。而被父亲称作老四的庞叔就是父亲子县城做事是认识的,据说那是父亲比较仗义因偶尔的机会曾帮过庞叔的大忙,因此和庞叔这么多年一直和父亲有往来,关系也很好,就像兄弟一样。

俗话说,过了腊月就是年,腊月虽然农活较少,但是大家伙也都挺忙碌的,要说家里最忙碌的,还要数石头娘了。这不,屋里的床褥被套都要洗干净,甚至准备换新的,床头柜什么桌椅板凳也要收拾干净,得好好擦拭。

当然石头爹也不闲着,屋子高处得清扫,蛛网、灰尘之类的都得扫掉,里里外外都需要清扫,俗称扫房。

而像石头一样得小孩子,也会被安排工作,比如洗刷喝水得杯子,吃饭得碗,擦擦房门,窗子啊什么得,虽然累,但是快乐,因为气氛在那,过年的气氛在,一切都不是问题。

差不多到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家家户户该准备妥当的都已经基本准备好了,甚至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准备一些瓜果、果脯等零嘴。

很快到腊月三十这天,到石头爷爷忙碌的时候了,这时候同村的甚至隔壁村的都找爷爷写春联,往往爷爷要写一天的时间,一大早用过早餐,就吆喝着石头二叔把那张有点有年头的八仙桌摆到院中,准备好笔墨纸砚,坐等乡亲们找他老人家写春联了。

起初石头不明白,为啥过年一定要写春联,贴春联,不过一对比就知道了,春联红红火火的贴在门口和门口啥都不贴区别还是挺大的,红火和冷清的对比特别明显。

石头自幼还算好读书,也因此喜欢看祖父写字,看着祖父笔走龙蛇,不大一会一副春联就写好了,甚是有成就感,当然好的一副春联不但字要好看,内容也要不错。

你这这副:春临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横批:春满人间。

再看这副:精耕细作丰收岁,勤俭持家有余年。横批:国泰民安。

村里的人家,识字的不多,因此喜欢比较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其实主要一点是接地气,要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比如村东头的老顺头每年都让石头祖父写一副:牛羊满圈家顺利,五谷丰登人安康。

几乎每年都如此,为啥如此,还不是老顺头家里养着牛、羊,而老顺头也是养牲畜的一把好手,所以他希望他的宝贝都好好的,无病无灾。

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从小看祖父写字,看的多了自己也就想试试,会不自觉的萌生出跃跃欲试的念头,因此再祖父的指导下,石头的字也还不错,不过比起祖父差远了。祖父的字是公认的好,是县太爷都亲口夸赞过呢。

祖父的字写得好,不止是到年底大家都找他写春联。几十里外的寺庙住持曾请爷爷为他们抄写过《金刚金》,那可是佛金,他们日日供奉拜读的。

另外白石镇那块大牌坊的匾额也是石头祖父题写的,至今“白石镇”三个大字都在那里,而县太爷夸赞石头祖父也是因为牌坊的字。

当然除此之外,石头祖父还经常给人题字,比如家族祠、婚丧嫁娶的对联,包括还给人写讼状,就不一一赘述……

石头知道,过完年,二月的时候,他要去岳麓书院了,要开始他新的生活了。

说到岳麓书院,就不得不说庞叔,庞叔的爷爷是从秦川迁移过来的,而庞叔的老爹,在岳麓书院当了多年的副院长,因此在兰山县颇有家势。只是自己却因资质有限,没有大的成就,靠着老爹在兆阳门谋了一份执事的差事,经常在外奔波,为兆阳门运送货物,走了好多地方,倒是颇有见识。

庞叔在二月初四,准时的来到村中,要带石头走了,临走前常父反复嘱咐石头,做人要老实,遇事要忍让,别和其他人起争执,而石头母亲则抹着眼泪叮咛他,要多注意身体,要吃好睡好。

在马车上,看着父母挥着手渐渐远去的身影,常耀咬紧了嘴唇,强忍着不让自己眼框中的泪珠流出来。他虽然从小就比其他孩子成熟的多,但毕竟还是个十岁的小孩,第一次出远门让他的心里有点伤感和彷徨。他年幼的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等学了本领挣了大钱就马上赶回来,和父母再也不分开。

常耀从未想到,此次出去后对他的意义,他竟然走上了一条完全与山村里人完全不同的路,而他自此离家后一直在归家的路上,但最终未归。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