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接到志民通知来小区看过现场的还有有一家公司,是省内电梯生产厂家,负责人承诺价格可以优惠到41万,但目前在区内暂时没有案例,虽然安排了专车接送,可以去邻近县市看他们的工程现场,志民和老季决定还是不冒这个险。
综合在当地的案例数量、乘坐体验以及公司与住户打交道的经验等各方面,初步选定由陈总所在的公司来实施,通过反复协商,总价也从48万元压减到43万多元。
廊桥数也最终确定下来,每个单元建两座。分别连通到3-4层,5-6层之间。因为加装的电梯是需要上下半层楼梯的错层入户方式,两座廊桥就可以兼顾3、4、5、6这四层楼的住户上下电梯。
如果今后有3、4楼的住户希望新加入,只需按照分摊方案重新测算费用即可。志民和老季在群里也征求了一下大家意见,如果装好电梯后,有新住户想加入,怎么个加入法?
志民提出:“九家住户全体同意才准予加入,价格另行商量”
六楼小宇:“允许建设期间申请,投入使用后就不再接受加入。凭啥子?现在的事情都不支持,完工后就来坐享其成,没有这种书卖!”
老季的意见还是允许加入:“只要人家提出请求,不管什么时候都欢迎!我觉得有半数的住户同意就可以,短期内仍然可以原价加入”。
住户自筹资金部分的分摊方案经过几次讨论比较,最终选用梯步分摊方案。即某一住户所在楼层的梯步数(从底楼数到家门口)占所有参与安装电梯住户总梯步数的比例,再乘以自筹资金总数就是该住户需要出的钱。
前期通过摸底,两个单元共15家住户,有意向参与安装电梯的有9户。让志民意外的是一单元4楼的林平说费用高了不参与装电梯,因为户数已经不影响后续走流程,志民没有继续做他的工作。
按此分摊方案测算下来,基本是三楼住户需要1万多、四五楼两万多、六楼三万多的样子。
志民和老季采纳公司建议建起了小区加装电梯业主微信群,暂时只邀请了有意向参与安装电梯的9家住户入群。志民告知今后所有加装电梯的相关事宜就在群里通报和讨论。
这个周末回父母家吃饭,志民看到单元门口的基坑已经浇筑完成,正在养护。忍不住问:“爸,你们跟楼上住户协商好啦?”
父亲摇了摇头道:“隔壁小何阻工后,楼上住户找来社区人员调解。住户代表说小何提出的补偿方案楼上住户集体讨论后没有同意,均表示拿不出这么多钱。考虑到楼上确实有几户七八十岁的老人,社区又来做我的工作”
“你就同意了?”
“我没法再坚持,他们承诺按我提出的意见优化施工方案,尽量减少对底楼住户的影响。又说我是区里评出的优秀退休干部,对社区的工作一直很热心,我只好默许了”
因为了解父亲的性格,这个结果倒也不感意外。“好吧,答应了人家就算了。你监督好他们后面的施工,至少不能给你们底楼的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陈总看到小区两位业主代表已经同意跟公司合作,很快安排专人上门,先找志民和老季签了名。拿着填有小区各单元、各楼层住户姓名的名单开始征求意见。意见表分成纵向两列,左边为是否同意小区加装电梯、右边一列为是否参与。麻烦的是,左右两列都要签上业主(必须与不动产证上的姓名一致)大名和按上手印,之后还要再补上业主身份证和不动产证复印件各3份。
当志民打电话并在群里通知大家配合签名时,许多住户反映还是老证(房产证和国土使用证分开的),晕!原房产证上的门牌地址和现在的实际门牌地址也不一致。跟公司沟通后,通知住户必须换成统一的不动产证,确保小区地址与证件上的地址一致。不然后面审核及政府补贴资金兑现通不过!
老季率先去办理了换证,并在群里告知:“换成不动产证要带上身份证、户口簿和结婚证到当地派出所开证明”,证明原房产证上的地址和现门牌地址是一个地方。换证又耽搁了两周时间,工作人员再次继续上门找住户签名,收取身份证、不动产证复印资料。
这时,小区1单元6楼的住户又提出分摊3万多的装电梯费用太高,家里老人反对,不想安了!
志民知道六楼住户是国有企业的正式职工,有公积金。前期研究资料时,看到过加装电梯可以支取住房维修基金和个人公积金的政策,连忙跟住建局的熟人联系咨询。
科长回复:“加装电梯取住房维修基金的案例好像本地还没有听说,但有办理支取个人住房公积金的。”
“有具体办理流程吗?”
“有的,稍后发你。”
收到官方的办理指南后,又跟本地公积金中心进行了确认。的确可以!安装电梯完成后,提供相关印证资料即可到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申请。
志民把了解到的信息跟六楼住户在微信上作了反馈,再电话沟通,希望他再给家中老人做做工作,前期投入的分摊费用可以通过申请公积金解决。
最关键的是安装后方便老人上下楼,也是作晚辈的一份孝心。如果你高层都打退堂鼓,低楼层就更要反对了,拜托一定支持。得到对方肯定答复后这才松口气。
工作人员继续逐户上门签字,断断续续又过去三周时间,结果又在二单元那两户有车位的人家卡起了,公司负责跑签字的人员反馈,说是几次上门都被拒,态度很不友好。
志民打电话去沟通,那两位的口吻像商量好的“签字后安装电梯你们挪不出车位怎么办?你们说要移树最好拿出小区全体业主的签字同意书,看到同意书我就马上签字”
狗日!明堂太多。志民好想在电话里爆粗口,还是硬生生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