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十余日下来,虞允忠与张保儿忙于守城,鲜有交流,但两人却已视对方为知己,大有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之意。

金兵退后,两人便找了一安静客栈饮酒畅聊。他们在一起相谈甚欢,谈家世经历,谈人生志向,谈抗金报国,无所不包。

原来那张保儿乃冀州人士,早年父母便亡了,由叔叔叔母养大,虽受了些苛待,但好歹是有口饭吃。十岁起开始在叔叔的作坊里帮忙打制金银首饰,十八岁时因觉得自己已对叔叔叔母再无亏欠便不辞而别离开了家,只身来到汴京讨生活,后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禁军。三年后因边疆战事吃紧又被派去镇守边境,几年里屡立战功,连连升级,在幽云十六州被金军夺回后,便被调回京城做了禁军殿前副都指挥使。张保儿今年二十五岁,而虞允忠生于崇宁三年才二十岁,两人遂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来到李纲府上拜访,共商金军再犯东京之事。

一进府门,张保儿便向李纲引荐了虞允忠。两人简短交谈几句亦是一见如故。张保儿又向李纲介绍了虞允忠英勇杀敌保卫西城门的事迹,李纲听后又是啧啧称赞。他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只见他身姿雄伟,眉目清秀,说话间透露出一股侠气与耿直,这使他不由地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之后他们切入正题,开始探讨汴京防务之要事。

只听得李纲道:“今日之形势唯有调遣西军种师道兵马沿黄河两岸布置两道防线,与太原形成三角合力,互相牵扯优势互补,方能保汴京万无一失。”接着,他拿出地形图详细讲解了布防的地点方案。

虞允忠和张保儿在一旁听得入了迷,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点头称道,都觉得此方案甚是完美,并给出了些自己的建议。不知不觉间,已聊了多半日,天色渐渐黑了下来。两人不敢再讨扰,不得不拜别离开。临走时,虞允忠依然有些恋恋不舍,还在向李纲讨教着抗金之法。李纲见状觉得此人日后必有大用,便将自己精心批注的一本《孙子兵法》赠予了他。

虞允忠暂住在张保儿家里。他拿出大部分时间研习兵法,且每日闻鸡起舞,梦想着大展宏图的一天。几个月下来他的剑术又精进了不少。张保儿则是早出晚归,忙于公事。只是每日辰时叮嘱下人好生照料虞允忠,备下酒食后便离了家。如此,半年过去了。

有一日,张保儿突然午时回了家,看上去忧心忡忡的样子,一见虞允忠便道:“大事不好,皇上听信奸人蛊惑夺了李纲和种师道兵权,去了职,把他们贬到南方去了。这下汴京城恐朝不保夕。”

虞允忠没听完便暴跳而起,愤愤不平地道:“这皇帝老儿出的什么昏招,该布防的不布防,还要裁撤有功之臣,真是昏聩至极!”

张保儿赶忙喝止住虞允忠,以免惊动了下人。原来,皇帝根本没有采纳李纲的建议去黄河两岸布防,反倒认为那是劳民伤财的举措。不仅如此他还迷信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又派出使者到金军帐中求和以为守城之道。这次连主战派大臣也撤了。

张保儿接着道:“如今朝廷内奸臣当道,皇上软弱无能,一心求和。若金人不来犯最好,一旦来犯,可否守住?”

虞允忠内心五味杂陈。他已研习兵法数月,对汴京局势了如指掌,深知此举后果严重。呆了好久才绝望地道:“若来犯,大宋危矣。”

张保儿听了也呆坐在那里不动了。

不久,虞允忠担心的事情果然还是发生了,金人再次举兵来犯。由于缺少了西军的支援金人轻易就攻克了太原,进而挥兵东进,直取汴京。汴京防卫空虚,又无良将指挥,金兵很快便攻破汴京城外城,城中立时陷入一片混乱。金人无恶不作,烧杀掳掠,调戏妇女,大批百姓四处逃窜,金人却以追杀为儿戏,已然灭绝人性。幸存的宋军战士则与金兵展开了残酷的巷战。宋军并未完全丧失指挥,他们以皇宫为中心,形成几道防线,防止金人进入内城和皇宫。如此,巷战持续了多日,战士们死伤无数,活下来的也陷入疲惫和饥饿的状态。

金兵包围圈越来越小,眼看就要攻入内城了。虞允忠与张保儿所率领的禁军一起抗敌,他依靠剑术高超,且有些轻功的底子,多日来杀敌不少,也受了几处外伤,此时虽已精疲力竭,却依然靠意志支撑与金兵缠斗。随着金军的围攻,宋军逐渐不支,虞允忠只能且战且退,最后退到了内城城墙,不知何时张保儿已不见了踪影。一些宋兵在城墙上殊死抵挡金兵,但内城之中却并未有人接应。一些金兵利用钩索扒住了高高的墙头,快速攀爬。虞允忠飞身一跃,砍掉一个爬的较低的金兵,夺了他的帽子自己戴上,趁着上面的金兵还没有发现抓住绳子迅速爬了上去。他身手敏捷远胜普通的金兵,片刻功夫遍已爬上城墙。他迅速砍断了其他的绳索,一时间金兵便不易翻墙了。正在此时,大批金兵涌了过来。抵抗的宋军战士们已精疲力尽,再无应敌之法。虞允忠飞身下墙,又与金兵厮杀起来。但毕竟寡不敌众,只得无奈撤退,躲入一片巷子,汴京城的街道错综复杂,虞允忠好似进了迷宫,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他好不容易出了巷子,却进了一处深宅大院,院中已乱作一团。原来是又是金兵在烧杀抢掠,虞允忠自是气不打一处来,暗想:“这里不是富户就是官宦之家,今日遭此大难实乃命也。”还没来得及多想便传来女人的尖叫呼救声,其间夹杂着金兵的淫笑,虞允忠未加思索寻声奔入内院。

只见内院之中竟有一十七八岁的少女正在与几名金兵厮杀。允忠顿觉吃惊,定睛一看:那少女身着轻便装束,手持一柄宝剑,出手极快,姿势又复美妙至极,转眼间便刺倒三名金兵。原来金兵看对方是一女子,便生轻敌之心,本想调戏一番,结果送了性命。另几名金兵见状再也不敢懈怠,一起攻了上去。眼看那少女要支撑不住了。允忠便上前助阵,少女看有一青年书生前来相助,也是一惊。随即说了句:“多谢!”两人便联手杀敌。少女的剑招攻势凌厉,防守却差,虞允忠见状舞开长剑,护住两人要害,又看准机会示意那少女出击。这样一来两人一攻一守,配合的相当默契。不多时几名金兵竟然全部被杀。这时,一个婢女打扮的少女叫道:“公主,快逃吧,外边还有好多金兵呢!”那少女回头说道:“你怎么还没走,连我的话也不听了,快走,我还要去救父皇,顾不上你。”

虞允忠听到她们的对话,惊得说不出话来,心道:“这少女竟是大宋的公主,没想到我大宋的公主竟如此英勇不凡!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