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允忠刚想说话,却见一大队金兵又闯了进来。公主高高跃起,杀入阵中,那婢女见公主不走,守在这里只会令公主分神,索性逃开了,一名金兵上前追赶被虞允忠半路拦下。宅子里其余人等纷纷从后门落荒而逃。眼看从前门闯入的金兵越来越多,二人难以招架,被逼到了墙角处,无路可退。恰巧在他们旁边有几口大水缸,两人不约而同的飞身一跃,双足蹬了一下厚厚的缸沿,借力翻到墙外面的巷子里去了。
巷子里阴暗湿滑,两人稍作喘息,看金兵没有跟来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只听公主道:“此地不宜久留,随我来!”话音刚落便迅速往巷子深处逃去,虞允忠快步跟上,只见公主接连穿过几条巷子,到得一处僻静之所才停下脚步,显然对这一带极为熟悉。
虞允忠虽刚才听得那小婢唤此女公主,但此处却也不便言明,便抱拳道:“在下虞允忠,多谢姑娘相救!”
公主道:“公子不必客气,方才若不是公子相助,我恐怕也敌不过那群金兵。”
虞允忠点了点头,未及答话,那公主又道:“虞公子武艺高强,可否助我回家?”
虞允忠道:“姑娘家住何处?”“在内城之中。”公主答道。
虞允忠皱眉道:“不知现在内城情况如何,恐怕已被金兵攻克,姑娘熟悉道路,不如我们择路避开金人,先去内城打探一番,再图良策。”
公主欣然道:“正和我意,公子请随我来,”
于是二人小心翼翼地穿街过坊,专拣些僻静的小道走,期间为躲避金兵还翻了几次墙。虞允忠跟在公主身后,不知不觉间已辨不清方向。大约过了半个多时辰,终于到达内城西门一侧。二人躲在一处巷子口细心观察金兵的动向。说也奇怪,金兵并未攻入内城,而是按兵不动,将内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公主心系父皇安危,见此情形不免焦急万分,虞允忠想了想,说道:“姑娘莫急,看金兵的意思暂时不想攻城了,你家中亲人想必一时无忧,我看金军或许另有所图,不如我们先设法逃出城去,再从长计议。”
那公主也不是鲁莽之辈,稍加思索点头应道:“也好,姑且如此吧。”言罢二人避开大波的金兵又向外城门摸去。
此时东京城的大街已是一片狼藉,两人出了巷子,刚走了百余米便碰到一名骑马的金兵挥舞长刀朝他们杀将过来,虞允忠本欲上前迎敌,哪料那公主先他一步迎了上去。只见她纵身一跃便已出了三四丈远,与那骑马金兵擦肩而过,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抽出宝剑,一个回头望月便将那金兵斩于马下。虞允忠还没反应过来,只听一声清脆的哨响,那匹马很快调转身子停在原地。原来是那公主吹出的哨子。
公主率先上了马,喝令道:“快上马!”虞允忠从容跃上马背,两人同乘一骑,继续向外城门方向进发。一群金兵闻声追了上来。此时公主的马骑的飞快,虞允忠坐在后面,只见不时有慌乱的百姓,骄横的金兵,一排排烧着的民房从身边掠过。彼时,又有大批金兵追上,虞允忠心下大急:金兵越来越多,恐难脱身。正在此时,只听得公主喊道:“公子收腿,我要进巷子里了!”虞允忠留神一看:公主驾着战马正朝一条窄巷疾奔而去。虞允忠见几个金兵守在巷口,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公主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策马直冲向金兵。金兵万分惊愕,一阵大呼声中闪开一条小道。眼看离巷口只有丈许,公主突然跃起,身子半蹲在马上,一手持缰绳,一手抓住马鞍。虞允忠赶忙仰倒,双脚勾住公主纤腰,长剑轻挑,一名金兵应声倒下。两人顺利进了窄巷,几名金兵慌乱之下卡在了巷口,移动不得。
虞允忠忍不住夸赞道:“姑娘好身手!”
公主回眸一笑,说道:“公子也不错,于乱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本姑娘可佩服的紧呢!”
马速飞快,二人说话间已出了窄巷,进到一条较宽的巷子,虞允忠坐正,这才定了定神。只听公主又道:“公子坐好了,我们还得把金兵甩远一点。”虞允忠应了一声,公主便施展起精湛骑术,在那一片巷子中纵横穿梭,进退腾挪,竟是如履平地。那马儿哪里是被驾驭?倒似被公主施了魔法一般。眼前一幕若不是虞允忠亲身经历,绝不敢相信世上还有如此高超的骑术!
彻底甩开追兵后,两人进了一处老宅,合计一番找来两件金兵的衣服乔装打扮,趁着混乱,居然轻松的混出了城。
到了城外,两人一骑绝尘向郊外奔去。虞允忠坐在公主身后胡思乱想,先是想起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但转念一想,花木兰是女扮男装,又出身民间,二者身份悬殊。相比之下,镇守娘子关的李娘子则更加契合,她可是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啊,两人都是巾帼英雄,有异曲同工之妙!
神思飘浮之际,两人已奔出十余里。公主见并未有金兵追来,便叫马儿慢了下来。此时已到傍晚,夕阳无限好,微风也徐徐,公主秀发飘起,时时拂在虞允忠脸上,带着阵阵微香,那夕阳更映着公主娇美的脸庞,虞允忠竟不由地痴了。
忽听得公主喝斥道:“大胆小子,胆敢冒犯本公主!”
虞允忠着实吃了一惊,一个不稳摔下马来。他慢慢爬起,抱拳道:“公主见谅,不知在下……”
话还没说完,却见公主已咯咯笑了起来,虞允忠这才明白原来公主在和自己说笑,顿时脸上热浪翻腾,神态忸怩,但转念一想:“若不是刚才想入非非,怎会闹出如此笑话。”
又听那公主说道:“行了,看把你吓得!我见你杀敌时勇武不凡,怎么见到本公主这般胆怯?”
虞允忠道:“原来姑娘真是大宋公主,小人适才多有冒犯……还请公主见谅…..”言罢,双膝跪下欲行叩拜之礼。
公主急道:“公子快快请起,这荒郊野外之地被旁人瞧见可不妙。小女赵清英,乃是大宋六公主。不知虞公子是哪里人?”
虞允忠道:“小人家住四川隆州,本是一介书生,听闻东京势危,便从家乡赶来杀敌抗金,报效国家!”
赵清英抱拳道:“公子年纪轻轻便志存高远,真是难得!嗯……以后公子就别叫我公主了,免得节外生枝。”
虞允忠道:“公主........呃,赵姑娘过奖了,杀敌报国乃是我等分内之事。只是不知姑娘怎么也出宫杀敌了?”
清英道:“说来话长了,容我慢慢道来。”说罢虞允忠为公主牵着马,两人边走边聊,朝一处村落去了。
原来,赵清英是宋徽宗的六女,自小活泼好动,天资聪颖。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喜好剑术和马球,尤其练的一身惊人骑术。六公主自小受到徽宗喜爱,可能是因为她继承了徽宗的艺术和体育天赋。只是公主性情豪爽,平易近人,这倒与父亲有所不同。其他公主大都深居内宫,刺绣作画,做些闺门之事,唯独清英是个例外,常到宫外打马球,因此结识了京城中不少名门贵族的小姐,其中最要好的的一位便是后周柴氏旁枝一位柴大小姐,唤做柴玉翎。柴家虽未承袭王爵,却也是官宦世家。那日,清英听说金人围城,担心柴家安危,便带了贴身宫女海棠偷偷混出宫来。不想正赶上城破,柴玉翎也没了踪影。在与金兵恶斗之时,正巧虞允忠误打误撞闯入柴府,两人才巧遇在了一起。
虞允忠听了清英之言,甚觉新奇,若非亲见,真想不到大内宫中还有这样一位英姿飒爽,天真烂漫,酷似江湖女侠的公主。
两人行至村落,发现已空无一人。便胡乱寻了些吃的,找了间茅屋让公主住下,虞允忠自己却在外面为公主守了一夜。清英见状,虽未言谢,心中却也觉得虞允忠确是翩翩君子,不由地心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