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出于无形,无名无声,无色无味,淡然以虚无为宗,自然为生,以清微玄元之气为本,有无极之功,无表无裹,亦无上下,无有前后,静为一体,先天地而生,其要妙广远弥漫,不可得名,故字之曰道。

却说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化育洪荒万物,功德无量,为洪荒众生敬仰,世代尊为创世祖神,成为象征之图腾,终年香火不断。

然而,盘古大神的肉身之中,大脑、心脏、头骨等最为坚硬和最具灵性的部分却并没有与天地融合,反而是在无尽的虚空中汲取天地灵气、日月精华,静静地孕育着,又过亿万年,天地间终于诞生了第一代创始神灵,合称四大古神,他(她)们分别是:天皇太昊——伏羲、大地之母——女娲、玉皇大帝——昊天、万兽之王——犼。

天皇太昊——伏羲:风姓,又名宓羲,人身蛇尾,相传乃是盘古大神左脑孕育,继承了盘古大神的智慧,先天成尊,演先天十六卦,游历四海八荒,教化洪荒众生,世称羲皇,位列三皇五帝之首,曰太昊,功德圆满,飞升东天,号青帝。

大地之母——女娲:凤姓,又名女希,人身蛇尾,相传乃是盘古大神右脑孕育,继承了盘古大神的智慧与灵性,先天成尊,因与伏羲同出一源,故以兄妹相称,往时洪荒初现,天地俱寂,女娲感悟天机,造化生灵,其间不知过了多少岁月,洪荒逐渐变得生机盎然、朝气蓬BO起来,天地间一派祥和,平静安逸;

又过四万八千年,女娲见百兽千禽生而有灵,多有得道化形为仙者,谓之曰妖,又恐群妖顽劣难束,日久必成大患,遂立妖教,制招妖幡,以号令天下妖族,不久,请来兄长伏羲开坛论道,教化妖族,其中天赋出众者不胜凡几,为首者世称妖族三皇,其名天帝帝俊(大日金乌)、天后羲和(玄阴神女)、东皇太一(混沌道体),后随伏羲女娲于三十六天外紫霄宫得鸿钧道祖点化,修得一身超凡入圣的本领,龙汉初劫之后,妖族三皇建立太古洪荒天庭,开辟了一代妖族盛世,女娲垂拱而治,世称娲皇,又过四万八千年,女娲有感于天地造化,依己形象,抟土造人,分别男女,锻三生石(按:关于三生石的来历,民间多传为补天神石所化,实则乃为女娲造人之际,女娲所用灵土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一颗顽石,初立于西天灵河之畔,头重脚轻,屹立不倒,大有直上云霄、破天而出之象,且身有两条神秘符纹,将顽石断为三截,日久通灵,其魔性渐生,隐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劫,女娲惊诧之余,以无上法力镇之,又想万物生灵之间独缺姻缘轮回神位,遂赐其名曰三生石,传其“三生仙诀”道法,定下前生、今生、来生三世姻缘之轮回,又恐其魔性复生,危及三界,女娲思虑再三,后分置前生之石于阴司忘川河之畔、今生之石于人间江南繁华之地、来生之石于九重天仙宫诛仙台之上,凡身赋天地气运者,皆名留三生石,历三生三世情劫方成其姻缘),确立姻缘与婚姻制度,之后,又划倮虫三百六十种,以圣人(洪荒众生尊其为天尊)为之长,鳞虫三百六十种,以应龙(龙族称龙皇,洪荒众生尊其为龙帝)为之长,羽虫三百六十种,以凤凰(凤凰族称凤皇,洪荒众生尊其为凤主)为之长,介虫三百六十种,以鼋龟(洪荒众生尊其为灵尊)为之长,毛虫三百六十种,以麒麟(麒麟族称麒麟皇,洪荒众生尊其为圣王)为之长,万物生灵各从其类,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如此又过了无数岁月,太古洪荒世界万物繁衍兴盛,四海升平,俨然一片太平盛景;

然而好景不长,巫族与妖族为争夺天地间的绝对统治权而爆发生死大战,结果,十二祖巫与天帝帝俊、东皇太一纷纷陨落,巫族妖族两败俱伤,太古洪荒天庭覆灭,之后,水之祖巫共工与火之祖巫祝融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共工不敌,怒撞不周山,顿时四极崩塌,九洲破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妖兽横行肆虐,吞噬万物生灵,大地之上血流成河,哀鸿遍野……女娲不忍苍生罹难,遂采东海天台山独有的五色之土,汲取阳极紫薇天火炼化神石,历九日又九夜而成补天神石三万六千五百余,又历九日又九夜而用补天神石三万六千五百块弥补苍天(按:相传余下的补天神石为太古洪荒世界崩裂、化为三千大千世界与亿万小千世界之际,散落于洪荒,纳天地灵气,沐日月精华,育先天生灵——其一,诞生于东荒华泽、碧海苍灵之畔,与石旁一株凤羽花相生相伴,天父地母,亦神亦魔,万年修身,万年化形,万年得道,万年称尊,遂自号曰东华,以万物为师长,以天地为洪炉,以众生为磨砺,执苍何剑,坚守本心,于洪荒乱世之中,率领其座下七十二位神将征伐四海八荒,以战止战,无一败绩,又过四万八千年,天地初安,遂暂摄大位,号东华紫府少阳君,是为天地共主,立天规律法,掌六界生死,其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刚正不阿之名,更是流芳三界,为四海八荒一众仙神所敬仰,如此又过了无数岁月,待得昊天历劫归位,以天地宁久、当更新气象为辞,传位于昊天,隐居于太辰宫,不再过问天宫琐事,但因其是万仙之首,故掌万仙籍录,凡有登仙品阶事,必谒之,其性亦越发低调,非事关三界道统存亡之大事而从不走出太辰宫半步,故有人感叹东华帝君真乃挂于墙上画像的无上尊神,只可远观而不可亲近焉;其二,诞生于东胜神洲之东南方、东海之滨的花果山,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拜化外大能菩提老祖为师,修得一身通天本领,大闹天宫,为如来佛祖镇于五行山下五百年,后一路护佑唐玄奘西天取经,终得正果,成就斗战胜佛,名为孙悟空;其三,诞生于骷髅山白骨洞,日久通灵,万年得道,后为通天教主收于门下,赐名石矶,手执法宝八卦云光帕、八卦龙须帕,门下仅有弟子碧云童子、彩云童子两人,石矶为人和善,与世无争,可惜只因那一场封神之战,终为阐教太乙真人师徒二人欺负至死,着实倒霉,死后名登封神榜,号月游星君;其四,落于人间,日久生灵,历一世情劫,曾唤作宝玉;而最后一块补天神石,则为女娲注入万年修为,世称女娲石,可庇佑生灵脱胎换骨,得道成仙,是为天地瑰宝,然失落于人间,至今杳无音讯;另有余者隐没于三界,皆不知所踪也,此为后话,暂且略下不表),不久之后,女娲斩东海巨鳌之足,定四极,又移天台山于东海之滨,镇天地,又过四万八千年,水火平息,妖兽伏诛,四海八荒重归宁静,女娲功德无量,成就圣人之位,飞升三十六天天外,开辟娲皇宫,三界众生尊女娲为大地之母,修女娲宫,世代供奉。

玉皇大帝——昊天:即“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一作“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或曰“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相传乃是盘古大神的心脏孕育,继承了盘古大神的天赋与力量,后得三十六天外紫霄宫鸿钧道祖点化,拜入盘古三清门下,历经万世劫难,终成正果,登天帝位,继天帝帝俊、东皇太一之后,再立天庭治世,君临三界,上统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间、地府诸事,位列六御之首,宝相庄严,法力无边,统御三千大世界、亿万小世界,世称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

万兽之王——犼:龙首狮身,肋生双翼,面相狰狞,性猛好斗,相传乃是盘古大神的头骨孕育,继承了盘古大神的力量,犼的肉身强悍无比,而且战力非凡,即使是三大混沌神兽祖龙、元凤、始麒麟在犼的面前,也不敢太过放肆,遂被洪荒万物生灵尊为万兽之王,传说中犼喜食龙脑,以追逐捕杀龙族为乐,因此,民间有很多类似于“一犼战二龙三蛟,毙一龙二蛟方殒”之传说,为伏羲、女娲、昊天三神所忌,但是无可奈何,如此又过了无数岁月,炎黄蚩尤大战爆发,伏羲、女娲、昊天乘此良机,联手将犼封印,却意外造就了僵尸一族四大始祖的诞生,从此,遗祸于人间,正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世事就是这样无常,让人看不透所有结局!

不过,犼也曾化育犼族,俗称朝天吼,龙首马身,身有青鳞,神似麒麟,性温和,居东海,喜食龙脑,能吐烈火,常端立于宫门之上,面南者曰望帝归,专门监督君王治国,如若君王久出不归、不理朝政,即唤君王回宫,治理国家,而面北者曰望帝出,专门监督君王理政,如若君王深居宫闱、荒淫享乐,即唤君王出宫,体恤民生……因其上达天听、下察民情有功,遂位列洪荒九神兽之一,乃是世间祥瑞之兆。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