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中的门脸并不大,因为它旁边就是一所占地很大的省重:八中。
当年林秋的中考就是让他翻了一堵墙继续在这里念高中……
走过不太长的学校通道就是初中教学楼。
初中教学楼总共四层,从二层开始,每个年级占一层,底层是教师们的办公室。
初二年级在三楼,六班就在最角落的位置。
教学楼大门正对着的是个小操场,小操场旁边是食堂,食堂的墙壁在未来一年之后将会贴满各种大字报、小字报。
林秋还记得当初自己津津有味地带着笔抄录那些自己当时觉得很惊艳的大字报文章。
食堂背后是高中部的教学楼,再旁边的一排平房就是类似校长办公室、教务主任办公室之类的学校行政部门。
大操场在学校大门进门的右边,与校外的公路之间隔着教师宿舍楼。
林秋和王氏兄弟一起进入教学楼的时候,教学楼大厅的挂钟显示的时间正是八点半,距离报名时间还有差不多两个小时,但是整栋教学楼里早已人声鼎沸。
吭哧吭哧爬上三楼,林秋大大地喘了一口气。
这副身体的体质确实不咋地,要直到上大学开始经常踢球之后,林秋的体质才算是有了充分的改善。
进入初二六班教室,里面已经有了三十来个学生,但是并没有乖乖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老师,而是聚成若干团闹喳喳地大声说话,和同学诉说着自己这个寒假遇到的趣事。
林秋已经记不得大多数同学的名字,但是对于陈娅的印象还比较深:从初一到初三他们都是同桌。
那是一个身材娇小、经常扎着一条马尾的女孩,容貌也算清秀,只是牙尖嘴利,对林秋向来都是挖苦讽刺。
据说陈娅的父亲是区教育局的一个科长什么的,那个时候林秋还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代表着什么。
林秋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第三排中间的陈娅。
她的容貌在记忆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瘦瓜子脸,很像前世曾经流行过的锥子网红脸,不过陈娅的锥子脸是因为瘦形成的,因为她颧骨也不明显,因此这种锥子脸还是很耐看的。
不像锥子网红脸,看的时间超过三秒,就会在脑海中幻化成另外一种物件。
身形也很瘦削,林秋突然想起了她那只有两指宽的手腕……你要是和她玩扳手腕的游戏,怕的应该不是会不会输给她,而是怕自己用力太大把她手腕给掰折了。
满头青丝向后梳着,露出高高的额头,脑后扎着一个马尾,是这个年代少女最流行的发型。
课桌都是一张双人桌为一组,凳子是那种长木凳,这也是之所以有同桌的原因。
八十年代的少年们都非常保守,思想也远远没有二十年后同龄人的活跃,林秋记忆中,至少初中阶段是没有任何学生之间的绯闻发生的。
爱学习的都在努力学习,不爱学习的都在努力调皮……就没一个努力谈恋爱的。
林秋慢慢走到陈娅坐的位置旁边,很自然地把自己的书包放在空着的另半张课桌上——中间是一条比较深的刻痕,俗称“三八线”的——,很自然地坐在长凳的另外半边。
陈娅稍微把自己的身子往凳子边缘挪了一点,带着略微的厌恶瞪了林秋一眼,却没有说什么。
林秋朝她点了点头,拿出书包里的寒假作业,假装一页一页地翻看,实际在偷偷竖起耳朵听附近同学们的谈话,主要是要把他们叫出来的名字,综合自己的记忆,和同学们一个一个地对应起来。
整个初二六班没有一个人能够料到教室里有个人居然在刺探同学们的名字,所以也完全不曾顾忌。
陆陆续续有同学进入教室,到班主任李莉群进入教室的时候,学生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而林秋则已经基本上对应上了大部分同学的名字。
李莉群满意地看着学生们,从座位的满座情况她就知道学生们已经到齐了,点名的过程可以直接忽略掉。
坦白地说,这个班的学生确实比较调皮,而且平均成绩真的是全年级最差的。
不过班上还是有好些个听话的学生,比如林秋来自于农村,但学习成绩却是班上最好的之一。
上学期末全市有一次针对初二学生的数学竞赛,全市所有中学的所有初二学生都被动参与了,林秋拿了全市第三的好成绩。
虽然奖品只是一个皮封笔记本,但是李莉群仍然记得校长在全校集会颁奖时,这个小孩脸上表现出来的荣耀和幸福。
因为生长环境的因素,刚进入初中的林秋有一段时间学习比较吃力,英语曾经是他非常困难的科目。
初二的物理也曾困扰过他一段时间。
历史、地理、生物反而非常突出,老师们并不知道那是因为林秋家里历史和地理类的藏书其实不少,林秋从五岁起就酷爱读书,家里的书早被他读得滚瓜烂熟。
这也是林秋虽然读的理工大学,但是后来能用笔杆子维生和发展的原因。
政治和体育是林秋学习的最大短板。
不过随着林秋刻苦努力之后,英语成为他初中阶段最耀眼的科目,每次测验——包括后来的中考——,林秋就不再考出一百分以下的成绩。
有很多次测验的当堂,老师甚至在他交卷之后顺手就用他的答卷作为标准答案,批改其他同学的试卷。
类似的科目还有数学和化学。
物理稍差一点,大概就是九十二三分的水平。
初二六班的班长叫李洁,是一个很漂亮的姑娘,入学成绩大概也是最好的,所以一开始就被李莉群指定为班长。
其实初中的班长和其他同学并没有太明显的区别,无非就是开学收一下学费、登记一下;自习课的时候维持一下班级秩序。
各科的作业都是由课代表分别收取。
林秋没有担任任何职务。
他的入学成绩在全班四十七名学生中排名第三十二,一点都不显山露水。
直到初二他才正式进入全班前五并且从不曾掉出来过。
进入初二以后,每次考试或者测验,林秋一般有五科排名全班前三:语文、代数、几何、化学和英语,他也是唯一一个连课代表都不是的优等生。
李莉群按照惯例指派李洁开始收取寒假作业和下学期的学杂费、书本费,自己则站在一边开始斟酌过会第一次班会自己要讲的内容。
林秋却在从侧面欣赏陈娅的颜值。
十四岁的少女脸庞的侧线在窗外的阳光下,显得异常白皙甚至有点透明的意思。
浅浅的绒毛似乎也在发光。
又似乎感觉到旁边有一道肆无忌惮的目光在打量自己,陈娅的脸慢慢地泛起一抹粉红,几根发丝调皮地从挽向脑后的方向跳出来,坠在脸侧,淡淡的黑色毛发在娇嫩粉红的背景下,展现出一种一样的妖冶。
林秋感到全身有点发热。
前世的他在男女之情上觉醒得非常晚,直到上大学了才朦朦胧胧感觉到她对自己的情谊,可惜才刚刚开始情书翩跹就被迫退学,初恋就这样无疾而终。
后来繁重的奔波生涯,让林秋基本上没有欣赏过十几岁少女的美丽。
后来功成名就后,出现在身边的十八岁嫩模,吞吐盘缠无一不精,全然没有少女的羞涩和欲拒还迎。
基本就是恶狠狠地扑上来就干,也不管你服不服。
林秋在心里轻轻地嗤了一声,对自己竟然对陈娅产生了心理渴求表示强烈的鄙视。
这个年龄的少女共有的特征就是清纯,在清纯加持下,颜值起码要提高八个百分点。
陈娅的颜值算不上高,用林秋比较客观的打分方式,大概就是不丑的路人颜值。
老师在讲台上唾沫飞溅地讲着接下来两天的开学测验安排,下面的学生们却按捺不住心中的惊慌,教室里慢慢开始出现一些嗡嗡的交谈声。
陈娅这时候也转过头来,一对大大的眼睛里全是盛不下的怒火:“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怪,一直盯着人看?”
林秋悻悻地干笑:“感觉很久没见了,所以多看了两眼,对不起,对不起……”
“不要脸!”陈娅哼哼了两句,“再看我就告老师!”
“没事没事,看两眼又不得掉根毛……”林秋讪讪嘟囔,把目光转到刚刚领下来的教科书上。
陈娅傲娇地转回头去,虽然她心里也有点奇怪,往回腼腆内向的林秋怎么今天色胆这么大,但是既然一如既往地在与林秋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便不再多想。
林秋略微有点悸动的心此刻已完全平息下来,开始打量这个自己曾经无比熟悉的教室。
教室内墙和天花板都是用涂料刷成的白色,隐隐还泛着一点青,应该是不久前才重新刷过的,顶上吊着三排六根日光灯管,正幽幽地发着惨白的光芒。
前后墙面是抹平了的石板刷了黑漆的老式黑板,因为上学期结束的时候没有擦得太干净所以略微有点泛白。
门是老旧的刷成浅绿色的木门,课桌也是老旧的深黄色的木头桌子,桌面下还有一层层板钉成的“抽屉”,供学生们把课堂上暂时用不着的书本放在里面。
前后左右的同学的形象已经很模糊了,林秋费了很大的劲才勉强把几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记了起来。
关系比较好的那个是孙凯,坐在自己的斜后面,他初中毕业后直接考了警校,后来不出意外地做了警察——这个年代的警校是中专,初中毕业就可以直接考,但是成绩不好是考不上的。
朝右边隔三个人的是高飞,这是班上唯一上过少年宫的同学,特别擅长绘画。
林秋曾经收藏过一副高飞送给自己的《猛虎下山图》,但是在后来的生活中遗失了,还为此遗憾了很久。
不过高飞让林秋能记得这么清楚的原因在于,林秋上高中时,班上有两个女同学曾经是高飞的小学同学。
前世初中与林秋关系最好的,是三个女生。
是他前世真正拜了把子的姐姐。
三姐班长李洁、二姐学习委员丁佩、大姐政治课代表岑小雨。
加上小四林秋,这四个人一度牢牢占据了十三中初八九级六班每次考试的前四名。
优等生有时候看起来仿佛很高冷,其实只是因为作为学渣你不配别人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