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李小盘腿坐在坑上,修习九转归一功。
当气脉自如运转时,内心一片澄明,思维也特别敏锐。
忽然,他悟到一个以气驭剑的方法,当即提剑下床。
室内狭小,施展不开,也怕惊醒别人,他决定去屋后的树林中试练。
李家奴已脱衣睡了,见他要出门,马上起身穿衣,想陪他一起去。
李小表示不必,只是试练几个动作,一会儿就回来了。
李家奴暗想:这孩子原本视学习如畏途,不意突然变得如此勤奋了。他跟何青交往,别的好处先不说,对激发他的上进心,效果明显。
李小走进树林,找到一片较为平整的空地。
月光透过树丛洒下来,空地上树影幢幢,光线不太好,但并不影响他练剑。
他试练数招,感觉招法自然,内力运行无碍,跟预想的一样,心里颇为欣喜。
他意犹未尽,将整套七星剑法演练了一遍,已是颇为流畅了,内力也能随心而转,运行自如。内力到处,剑尖自然而然地吐出三个剑花。
虽然离七星剑法的上乘境界还有很远距离,进步也不小了。
正舞剑时,耳边忽闻异响,感觉有一人正从远处走来,脚步轻重不一,似乎身形不稳。
他收了剑,悄悄向声响处望去。
过不多时,只见一个人,捂着胸口,趄趄趔趔走过来,似乎受了重伤。
再看服饰面貌,是一个契丹人。
李小联想到近期契丹犯边的警讯,莫非此人是契丹兵吗?
但其穿着只是常服,且身无武器,又不像军人。
当时,各族胡人内卷得很厉害,正如唐人内卷得很厉害一样。一部分胡人联合唐军打另一部分胡人,同时也有唐人联合胡人侵害唐人。
即使身在官场、军中之人,也难辨彼此是人是鬼、是敌是友。
李小这种不问世事的人,更是懵然无知了。
虽然契丹正在兴师犯边,同时也有众多契丹军民正与唐军一起抵御契丹侵略,以李小的经验见识,自然瞧不出此人究竟是敌是友。
李小不想惊动此人,隐身在一棵大树后面。
契丹人走远了,他也意兴阑珊了,回剑入鞘,慢慢向村中走去。
刚出树林,又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听声音不下十余人。
他想回到树林子里躲起来,但转念一想,我走我的路,没有妨害他人,为何要躲?
于是,他继续不紧不慢地朝村子里走去。
走不多时,脚步声已经近了,只听得身后一声断喝:“站住!”
李小站住,回过身,目光坦然地望向来人。
来者十余人,皆身穿甲胄,手执刀矛,一看就是官军。
为首的是一个伙长,又大声喝问:“你是何人?”
李小正要回答,李家奴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满脸堆笑说:“老总,我等是行路商贩,因道路不通,滞留此地。据说此地盗贼众多,伙伴们怕遭侵害,故而派我俩在外值守。”
伙长问:“你们有没有看见一个受伤的人?”
李小正在犹豫,李家奴又抢着说:“没有!我俩目力所及,不过是村子到林子之间而已,林子里黑咕隆冬的,啥也看不见。”
伙长听不出毛病,便不再问,率领手下,在林子里搜索而去。
李家奴悄声问李小:“刚才你看见了什么人吗?”
“是!看见一个受伤的契丹人。”
“此人必是契丹奸细,因此遭到官军追捕。”
“那你刚才为何说没看见?”
“我是没看见呀!看见了也不能说呀!官军逮住了奸细还好,如果逮不住,不正好拿你顶缸吗?你这么晚了跑到林子里去,人家说你是去跟契丹奸细接头,你说得清吗?落到这帮兵痞手上,不脱层皮,能安然脱身吗?”
李家奴这番话,在李小听来实在太复杂了,不知有几个意思,难以消化。
他这时已有倦意,只想睡觉,懒得多想,还是留着以后慢慢消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