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与何青坐在峰顶一块大石上,眺望南方,层峦叠嶂,绵延不尽,引人遐想。
何青手指西南方向,说:“我家在黄雀岭,在那个方向。”
“黄雀岭,好名字!”李小兴致勃勃,极目远眺,猜测哪座山是黄雀岭。
“远着呢!眼睛看不见,我心里看得见。”何青说。
李小的方向感不太强,这些天东奔西跑,早就不辨东南西北了。“我家在大王岭,是哪个方向?”
何青指着西南方向说:“也在那个方向。”
“嘿!我们是一家人,一起出门,还要一起回家。”李小忽然萌生了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很温暖、很温馨,让整个心一下子变得柔软起来。
何青听出了他的感觉。“同胞”,是这种感觉的最好注释。她的心也变得软和起来。
“何姐,你去过大王岭吗?”
“没有。”
“你真该去看看,那儿的风景也很美呢!”
“大王岭是你家的产业,外人能随便去的吗?”
“什么?!”李小惊住了。
他第一次听说,大王岭竟然是一个外人不能随意出入的地方。
他从小到大,对大王岭的最大感觉是空寂。偌大一片地方,除了父母家人、往来亲友,以及父亲的弟子、工匠杂役等,从没见过外人走动。
他以为大王岭地处偏僻,外人不愿来,或不知道这个地方,现在才知道,原来大王岭是一个孤独自守、不欢迎外人的地方。
他从小爱热闹。热闹离不开人。他一直觉得,人是风景中最生动的部分。如果没有人,再好的风景也失去了灵性。
那又何必拿外人当外人呢?!
他想:假如让我管理庄园,我一定要开放大王岭,让大家都能来游玩。
何青平日不喜多言,也不太善于劝人,跟李小聊了一个多时辰,还没有切入正题。
聊着聊着,终于想到了一个比较好的话题:“你出来这么长时间,想家吗?”
“不想!”李小说,“我出来的时间不长呀,一个月都没有呢!”
何青预想的答案是“想家”,谁知他干脆利落地说“不想”,那如何劝他回家呢?
李小说:“我像你一样,心里也看得见。我想家的时候,就去家里看看,跟家里人说说话,就不想家了。”
“心里想的,跟亲身到场,是不一样的。”
“是一样的。你要不信,我可以问问我阿娘,问她喜不喜欢你,如何?”
何青脸一红,默不作声,却没有拒绝的表示。
于是,一个场景浮现在李小眼前:
李夫人捧着小水壶,亲自为庭院前的花花草草浇水。对她喜欢的几盆春兰,她浇得特别用心,左手抱着水壶,右手掬起水,轻轻浇在兰根上,还不时捋捋兰叶。
李小拉着何青的手,跑到母亲身边问:“阿娘,你喜欢何青吗?”
母亲微笑着打量了何青一番,说:“儿子,阿娘相信你的眼光。你喜欢的姑娘,就是阿娘喜欢的姑娘。”
李小笑了,回到现实的场景中,对何青说:“我阿娘对我说:阿娘相信你的眼光,你喜欢的姑娘,就是阿娘喜欢的姑娘。”
何青顿时飞红了脸,说:“这是你瞎猜的,不是你阿娘的真话。”
“不是瞎猜的。这是我阿娘的真话。”
李小的场景呈现,确实不同于瞎猜,而是用显意识、潜意识中既有信息合成场景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
他对一个事物越熟悉,场景逼真度越高。他跟母亲感情很好,熟知母亲的一切,所以不仅能逼真呈现母亲的话语,动作、神态、表情、语调都能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来。
他相信他亲耳聆听到了母亲的话。
而此时此刻,他母亲正捧小水壶,在庭院前为花草浇水。对她喜欢的几盆春兰,她浇得特别用心……
何青很难理解他这种思维方式。但她听到了他的心声,心里不由得一阵惶恐。
她不敢去想:我喜欢这个无忧无虑的帅小伙吗?
她不认为自己有权利凭喜好选择生活。
因为她是被生活选择的人。
生活没有给她多大的想象空间。
喜欢又如何?不喜欢又如何?
她只能做该做的事,不论是否喜欢。
如果偶尔能做点喜欢的事,于她就是最大的奢侈了!
她收住心神,冷静地说:“我父母身体不好,弟弟也在病中。我唯一的心愿是努力攒钱,把弟弟的病治好,别的就不敢多想了。”
李小好奇地问:“治病要很多钱吗?”
“是呀!要很多钱。我问过名医,我弟弟的病要治断根,须用几味极罕见的药,要三百两银子呢!”何青说到这里,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我这些年攒了一百八十二两,再努力两三年,天可怜见,兴许就能凑齐三百两了!”
“区区三百两银子,哪用得着你这么辛苦,我给你好了。”
“区区”两个字,一下子把何青激怒了。她激愤地想:你一个公子哥,站着说话不嫌腰痛!你知道穷人家赚一两银子有多难吗?你知道穷人家没钱的时候有多绝望吗?还“区区”,区你个头呀!
她冷冷一笑:“可悲!”
“什么?”
“可怜!”
“什么?”
“可笑!”
“什么?”
“你生在一个富贵家庭,不知高低,不识疾苦,是你命好。我生在一个贫穷家庭,被老天爷捏住了喉咙,是我命不好,我认了!可有人要想捏住我的喉咙,休想!”
李小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只要他高兴,送人三百两银子,跟送人三块石头没有区别。
随手送人三块石头,就捏住了别人的喉咙?他看不出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不过他总算听明白了,她非常反感、排斥乃至痛恨他好意的帮助。
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如果换作别人,他可能没兴趣知道为什么。
但她是何青,不论为什么,都值得他用心对待。
李小笑问:“我看见史书上说,大禹治水有功,天雨金三日,一连下了三天金雨。如果天上下金雨,你要不要捡呢?”
何青沉吟道:“这是老天爷的恩典,我为什么不捡?我高高兴兴捡回去,给我弟弟、给我爷娘治病。但世上哪有这等好事,书上瞎编的吧?”
“世上捡到金子的事,也是有的。你一心想给爷娘、弟弟治病,现在老天爷把我送到你面前,你为什么不捡呢?”
“什么?”
“我是随随便便来到你面前的吗?”
“什么?”
“这里面难道没有什么玄机吗?”
“什么玄机?”
“不知道!但我知道,你的命很好呢!刚好我家里来了一个京城的名医,我请他给你弟弟给你爹妈瞧病,方便得很呢!”
“真的呀?”
“真的!这个名医叫孙思什么杳,据说为杨贵妃瞧过病呢!”
“他去你家做什么?你家也有病人?”
“没有呀!他来我家做什么呢?你问家叔就知道了。”忽然,李小想起什么,“哎呀!我们出来快一个月了吧?孙大夫别不走了吧?咱们得赶紧回去!”
李小当即决定,返回朔州,先把瞧病这件事办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