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中
文府大堂
此时文府大堂内坐着两人,一人坐在主位之上,年约半百一身文衫,正襟危坐,静静地品着茶。
而在下面一人坐在椅子上面,身边桌上放着一杯茶,此人身后一位少年静静地候着,细细看去这人正是钦天监五官灵台郎。
“多年不见,文先生风采依旧啊。听闻文先生辞官以后回了襄中便于文学苑中担了文院之职造福一方,着实令小辈学习呐。”
这五官灵台郎在下座说着。
“当年初见灵台郎时,灵台郎还刚刚为官,在同一批共事的学生中灵台郎便是成绩姣姣之资在老夫心里留下深刻映象。如今近十年未见,灵台郎已经于钦天监取得如此成就,驻守一方土地,如此可令天下学子作为标杆学习。”
文先生放下手中热茶,和蔼对着灵台郎说话。而灵台郎身旁的少年听到此话却是有些惊讶,这老者什么来历..要知道灵台郎大人声望在上京虽然不能说如日中天,可是钦天监之中,能坐上五官一级别的大人可都是真真正正的真才实学,在钦天监如此严厉残酷的规则中存活下来并且坐上灵台郎之位且镇守一方土地之人谁见了不得恭恭敬敬客客气气的。
“不敢,不敢。休某亦不过是做钦天监本职工作罢了,不过在自江南而入襄中的一路上可是让休某开了眼界,襄中四郡文风不止,商贸章程规律,切勿说难民了,连贫农之家都很难见到,可是天下三十二地之中鲜有令钦天监出力之地啊。”
灵台郎回着文先生的话,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听听,这襄中四郡富裕异常,商贸规律,却是彰显了襄王的能力。
“哈哈哈,襄中四郡向来在天下之中比其他富裕一些,只要规律森严,律法严明,想要达到如今程度也不是很难。相反,钦天监之职重在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以人力推算天机再造福于民,其责任重大则更是需要天下学子学习方才对呐。”
文先生也是满满地称赞。
“早在刚入襄中时便听闻文先生之大才,这些年在襄中文学苑培养了不少饱学之士,其字文公子更是才华横溢,三岁习文,四岁作诗,惊艳了旁人呐。”
“教书育人,本便是教书匠应行之事,算不得什么大才。至于犬子文曲前些日子陪着云世子去了上京,却不能在今天拜见灵台郎了。”
上京....灵台郎微微惊讶,这文公子竟然去了上京!还是陪着云世子前去,却是有些有趣。
“听闻朝廷下来公文,如今钦天监监正已经不再空缺了。”
文先生轻轻一提,钦天监监正当朝一品是除去当朝三公以及大将军之外唯一一品大员,掌握着天下粮仓调动之权,何其重要,而更令他吃惊的是那钦天监监正据说已经踏入极境!在山海关之前挡住了三十万番外大军,惊艳了整个大秦帝国!
“呵呵,不错。”
“魏枫大人继承先师遗志入极境担监正之职。”
灵台郎眼中生出一股傲意。
“果然,当年老监正刚刚把他带入上京面圣时便是惊艳了上京城,其风头之盛更是超过了那上京四公子,更是有人曾言那上京四公子却是要变成五公子,只是可惜后来沉寂了下来,当时也是令许多人惋惜。”
文先生说到这里有些觉得可惜。
“当年自皇宫面圣以后,监正大人便随着老师踏遍了天下大秦帝国三十二地,去亲身经历整个大秦天下,看尽人间疾苦,体验了民生百态,待到监正大人再次反京时已过十余年,这期间再也未曾回过家乡,更未曾见过父母直至担任钦天监主簿方才回过家乡。”
灵台郎感叹着。
“如今魏枫做了这钦天监缺位多年的监正之职却是远非上京四公子可比了。”
这文先生心想,魏枫与上京四公子年纪相仿,若细细算去只怕是要比上京四公子年纪小一些了,可是如今却已经是当朝一品,掌御天下钦天监使人心服口服,想这灵台郎休大人也是颇有才名当年同届考生中也算是顶尖的一批,如今却对这魏枫心服口服。
想文先生之子文曲在襄中也是小有名气,但是于这钦天监监正相比却稍稍有些打击人了。
“说到监正大人,休某这里有书函一封,要交给文先生。”
“哦?”
灵台郎自怀中掏出一封书函,交给身后少年,少年接过书函走到文先生身前鞠了一礼,然后把书函递给文先生方才回来。
“此次前来襄中乃是遵监正大人之命,特来阡城请文先生前往上京参加年终祭祀!”
趁着文先生看着书函的功夫灵台郎慢慢地说着此次冒然前来阡城的目的,然后静静地等候着文先生回话。
“年终祭祀.....”
“老夫了然,此次是否还有邀请其他人前往上京。”
文先生放下已经看完的书函,看着灵台郎眼中好似多了些猜测。
“文先生不愧在上京多年呐!”
“此次祭祀五官正大人往扬州请了朱老先生。”
“还有川蜀之地的唐老先生,与并州范老先生,青州莫先生。”
“至于还有没有其他人..休某却是不知道了。”
灵台郎缓缓说着,而他说报出来的名字却是令他身后的少年一惊,这些人哪一位不是当地德高望重的先生,最高成就者都可以著书立说了。此次年终祭祀为何有邀请这么多先生进京?
“大儒进京,年终祭祀!”
文先生好似明白了。
“既然是魏监正亲笔所写,亲自相邀又是年终祭祀,那便走上这一遭了!”
文先生爽朗开口。
“那便再好不过了,届时钦天监必定恭迎文先生。”
灵台郎起身鞠了一礼,接着便向着文先生辞行,想去逛一逛这未曾逛完的阡城,接着两人在文先生的礼送之下出了文府。
在灵台郎离开一刻钟以后那文府便走出一人来径直往襄王府而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