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上回说道,终于到了本人期待已久的午饭时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如此的期待),我们来到草坪上,摊开早已准备好的垫子,一个小组围在一起,大家都兴奋地打开背包,将背包里的食物一股脑的倒出来,瞬间就在垫子上堆成了一座小山,几乎所有人,把所有食物都准备了四份,十六人份的食物自然是我们四个人吃不完的,大家都低头在自己带来的东西中挑选,打算拿出一种东西和伙伴们分享。

只见展小强拿出一袋巧克力,递给每个人一块儿,我坐在他的对面,距离太远,他便抛给了我,我正在整理着我的东西,面对突然飞过来的一块儿巧克力,下意识的用左手接住,同时将右手里的东西抛了出去。在那东西在空中飞行的时候,我才发现那是一袋榨菜,只见那袋榨菜精准的劈向了展小强的,那张我好像还在哪里见过的脸上,好在他灵(圆)活(润)的躲开了。此刻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庆幸刚才我手中拿的不是那个用玻璃罐子装的麻辣金针菇。展小强捡起那袋榨菜,一脸怀疑人生的看着我,我只好尴尬的强装淡定,班主任曾经教导过我们,要笑着面对一切,于是我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拿起了我面前的一堆咸菜,问他还要不要点儿别的。看到他一脸无语的将咸菜丢给了我,同样强装镇定的,保持微笑的说了一句:“不好意思,没带筷子,没法吃。”如此恰巧,我又在此时翻出了一大捆一次性筷子,他彻底沉默了,我更加尴尬的装作我手里拿的是一堆稻草一样,将它们同那一堆咸菜飞快的塞到了背包里。好不容易(谢天谢地谢妈咪还是给我装了一些正常的东西的)找到了几个苹果,分给了几个小伙伴作为回礼。经过了这段小插曲,之后的一切显得很平常。

古人云:“食不言”,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貌似并没有人打算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聊着一路上的趣事,吐槽着沿途的风景,谈论着许多独属于这个年龄的幼稚的话题,可终究还是有一个例外的,那就是张棠棠,没错,她这个人向来是这样,沉默寡言,准确的来说是在人多的时候会这样,人越多,她就越沉默,我们早就见怪不怪了。像现在这种场合,她完全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世隔绝一般的看着书,听着歌,一边小口的吃着蛋糕,细细的咀嚼着,如此的专注,语文老师说的“大隐隐于市”大抵如此吧。

简单的午饭过后,活动也就来到了后半程。老师早已把一些写着奖品的小纸条分散到了稀疏树林里,只要找到,就可以获得纸条上的奖品,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常常听爸爸提起他们小时后的儿童节,老师也经常会带着大家玩这个游戏,有一次,他找到了最多的纸条,结果兑换奖品的时候发现奖品早就被兑光了,我每次听到都会哈哈大笑(就像我真的觉得很好笑一样)。没想到,我也有机会体验一下这个活动,自然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分析着,草丛的范围太大,不便于老师最后收回未被发现的纸条,那纸条大概率是被藏在树的周围了,我一棵一棵树的寻找着,却没有发现什么,毕竟我连纸条长成什么样都不知道,本来就不擅长捉迷藏的我一无所获,到最后才在树边拾到一些已经被打开了的(本来应该是被卷成了大概一节小拇指大小的)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学习进步”,还有一些“祝你天天开心”之类的,我又将纸条轻轻放回,希望着更多的人也能拾到这份幸运。

远处传来了一阵吵闹声,爱看热闹的我自然是不能错过的,原来是章凯捡到了一张写着“祝你建”的纸条,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家在一旁分析者,不过很快就破案了,原来这是半张纸条,而另一半写着“康成长”的纸条则是被另一个班的贾聆一同学捡到了。大家觉得好笑,吐槽了几句,很快又都觉得无趣,便都散了。

在我们在寻找“宝藏”的时候,老师早已切好了西瓜,在东北这个季节的天气,对比南方虽还是凉爽,而对于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来说,这个天气站在太阳下,还是很热的。西瓜虽然已被太阳炙烤的有些温热,但确实是很解暑的,我们豪爽的吃着西瓜,然后便踏上了归途。回去的路不知为什么,比来时显得格外的漫长。走到半路,我们发现了一个破碎的雕像,却没有人记得来时有这样一个雕像。当回到学校的时候,好像突然就发现走不动路了,就这样,在疲劳与欢快中,我们结束了这段毕生难忘的旅程。

所谓祸兮福兮,旅途总体来说还是很愉快的,但是,写关于此次旅途的作文这件事是悲哀的,就像是在丰收的秋天收割了麦田后,便只余下了秋风扫落叶这样的莫名的凄凉。终究是艺术源于生活,有了如此丰富的经历,写文章自然是文思泉涌,六百字,不一会儿就洋洋洒洒的写完了,准确的说,是我精准的控制用词,把事件控制在用六百字左右记叙完了,如果不是作文纸写不下,我大概写个几千字也不是问题。

章凯的作文里着重记叙了那两个小朋友,这一段被老师建议删去了,理由是那两个小朋友不是我们这个团体里的人,没有写的必要。可虽是如此,一个人可以在作文中被抹去,却永远不能在另一个人的生命中被抹去,连同那天的一草一木,定格在十二岁的儿童节。此时的我,还不知道儿童节的来历,只知道此时的无忧无虑,有人和我一起写写不完的作业,有人陪着我傻笑。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