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曹操乱世奸雄,借势、造势、用势,识人、育人、用人的才能是极高的,加上本身的军事智谋、政治智慧,把一个“巧”字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也是他从弱到强,取得统一先机的原因。然而终不能统一天下,最后连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都易手到司马氏家族,原因自然很多,但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手针对他的“巧”,用守拙的方式成功的保存了实力,瓦解了攻势。最后的釜底抽薪虽然与曹操没有直接关系,却造成了大魏这个王朝的短命,影响了曹操千古的历史声名。总结起来,就是三“装”,让人拍案惊奇。

一是刘备装傻。曹操与刘备天生冤家,都是人杰,曹操起初有清醒的认识。《三国志武帝记》记载,吕布袭刘备,取下邳。备来奔。程昱说公(曹操)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公(曹操)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这儿的不杀只是有所顾虑,并不是说曹操没有杀心。到了吕布被灭,还军许都,曹操就煮酒与刘备共酌,评论天下英雄,作为试探。刘备早有防备,先前就用韬光养晦之计,此时更是装傻充愣,给天下分裂*势力戴高帽。被曹操一一拍碎,及至曹操说出如今天下英杰惟属自己和刘备时。更是用响雷惊吓来掩饰自己的害怕和紧张,让曹操失了戒心。这才能借兵图徐州,北上助袁绍,南下屏荆州,赤壁联东吴,以致天下三分,搅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春秋大梦,成了曹操一生事业的绊脚石。

二是周瑜装醉。曹操收编黄巾,擒吕布、灭袁术、降张绣,逐刘备,官渡一战溃袁绍,又用8年时间,扫平北方,天下三分有其二,可谓志得意满,统一天下仿佛唾手可得。于是弃马行舟,有了征讨南方之志。首要对手是刘备,刘表,没想到一触即溃,让曹操更加肆无忌惮。这时候,周瑜出现了,按吴宇森拍摄的《赤壁》中的对白,是曹操遇见了将他这个蓄满了水的碗倒空的人。《三国演义》讲曹操遣蒋干往说周瑜,周瑜召集“群英会”,盛情款待,席间歌曰:“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表其必醉之志,又与夜深后,“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让蒋干完完全全中了计策,深信盗书不疑,杀了唯一的水军将领蔡瑁、张允,致使荆州二十万降卒寒心,加之北方兵士染瘟疫,战斗力大挫,致有赤壁之败。周瑜这一“装”,决定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负,而是让曹操事业功亏一篑,给曹操的信心莫大的打击,至此曹操没有了统一天下的野心,也给了刘备、孙权发展壮大的机会,成就了魏蜀吴三分的格局。

三是司马装病。建安六年,曹操曾招司马懿为官,《晋书宣帝记》载,司马懿“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曹操“使人夜往密刺之”,司马懿“坚卧不动”,骗了曹操。因为其时曹操手下人才济济,多不多个司马懿也无所谓,因此对司马懿的才华也没有重视,到了赤壁之战后,曹操阵营人才凋零,司马懿崭露头角,前有荆州离间,后有得陇望蜀,显现了战略家的智慧。然而曹操不再有当年之勇,想的是保住既有,稳固后方,对于司马懿这样的进攻型人物,更多的是提防。曹操*死后,华歆曾对曹睿说:“先时太祖武皇帝(曹操)尝谓臣曰:‘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然而能够抵御诸葛亮的非司马莫属,多年的军功给司马带来了崇高的威望和身份,到了曹芳当政,已是核心人物,然而树大招风,也成了曹爽势力打压的对象。司马懿于是想起自己能骗曹操的装病绝招,装瘫装聋,麻痹曹爽,暗中联络心腹,策划宫廷政*变,剪除了曹爽势力。为司马氏后代夺取曹氏政权铺平了道路。也为曹操欺汉帝,夺汉权会遭报应定了调,结了果。

曹操作为一个领导,一个成功者,自身的才能出类拔萃,又掌握了巨大的资源,然而三“装”的主角,能够瞅准机会,得以保命,翻盘,最后致使曹操的千秋伟业付之东流。一方面让人对曹操的命运扼腕叹息,一方面也惊讶于守拙而后弄巧的巨大*麻痹力和杀伤力。也警示我们在任何时候,保持超常的警惕心,不骄不躁,把自己放在低位,高度重视对手,才能发挥优势,处于不败的境地。

闻听曹操墓被发现,千古声名一枯骨,不知真假,权以此文为记!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