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却说关子仪在城楼上来回度步,急得焦头烂额,无计可施。那斗大的汗珠从脸颊上缓缓滑落,滴在地上,摔成八瓣儿。

这摔在地上的汗珠,不由得让关子仪眼前一亮,来了主意,笑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此番何不用水淹之?”想到此处,心中暗喜,急忙来到城下,口中喊道,“升堂议事!”

城下士卒听到命令,即刻敲锣打鼓,招呼众将。

关子仪来到未央宫,发现众将都在,径直走向主位,坐了下去,双手摁在玉面几案上,审视众人。

只见左侧排列五员大将,分别是宝泰、郭少济、张佳,另有两员从未见过的小将。右侧则是宋腾飞,周培公等人。

未等关子仪开口,宝泰闪出身来,上前说道:“启禀大都督,前日我在后山打猎,发现二位壮士,此二人均有万夫不当之勇,大可委以重任!”

关子仪听闻此话,朝着二人看去。只见二人身高八尺,虎体熊腰,本就器宇不凡,另有宝泰举荐,当下不容小视,身子微微前倾,问道:“敢问二位将军姓甚名谁?”

二人各自上前一步,抱拳答道:“某乃巨鹿人,姓冯名楠,身旁这位是某同乡,姓王名元士。”

关子仪心中大喜,笑道;“二位将军器宇不凡,定能建功立业,大破敌寇。”随后正色说道,“诸位将军,方才于先生来信,说吴三桂兵分两路,一路出子午谷,一路出斜谷投渭水,往来长安,如何对敌?”

其实关子仪心中自有主张,早已有了破敌之策。他之所以这么问,无非就是想看看众将水平如何,日后调兵遣将,好有个分寸。

“这位于先生是何许人也?”宝泰满脸疑惑地问道,“怕不是吴三桂的计策啊?”

关子仪伸手止住,笑道:“公子放心,此人是在下安插在吴三桂身边的卧底,不会有误。”

“既然如此,”宝泰抱拳说道,“我等全凭大都督做主。”

关子仪见宝泰如此,心里不免有些难受,本想给些提示,但是大战在即,耽误不得,即刻说出心中所想,道:“诸位将军,在下想掘渭水而淹之。”

众人听后,大吃一惊,急忙劝说:“大都督,万万不可啊!如今正值夏季,稻谷要渭水而灌溉,百姓也需渭水而生存,今都督掘水破敌,百姓将如何?”

“诸公差矣。”关子仪伸手止住众人,说道,“如若不行此计,战端一开,方圆百里,必将生灵涂炭,寸草不生!到时候莫说百姓,即便我等,也是身首异处了!因此舍水而求生,乃上策也。”

宝泰等人面面相觑,不再多言,只等关子仪调兵遣将。

关子仪拿起一把令牌,来到宝泰身边,递给他一张,说道:“公子可速率三千精兵,组织百姓掘水,将渭水引到别处,等水流低浅时在拿沙袋堵住水源,待到吴三桂大军渡河之时,放水淹之!”

“百姓若是不愿,该当如何?”宝泰问道。

“令士卒穿百姓衣物,这样可以迷惑吴三桂,以为百姓在灌溉水源!”关子仪说道。随后又看向张佳,说道,“张将军,你挑选军中老弱病残,前往渭水,在斜谷以北,背水结阵!若碰到吴三桂,只许败,不许胜。”言讫,递给他一张令牌,张佳接过,出城点兵去了。

“冯楠、王元士!”关子仪招呼二人,中气十足地说道,“命你二人各带一千弓弩手,埋伏在子午谷中心,等吴三桂撤退时在放箭,不得有误!”二人领命前去。

又令周培公守城,郭少济为护卫,率领二百精兵,左右不离。

关子仪见布置妥当,众人均已离去,这才冲着宋腾飞说道:“还请宋兄随在下前去督战。”

话分两头,此刻吴三桂亲率大军,出斜谷而至渭水。只见张佳率领几千老弱病残,背水结阵,先是一愣,继而笑道:“朕原以为清军皆是能征善战之将,今观此人列阵,只觉言过其实,恐那关子仪也是无能之辈!”

“陛下何出此言?”吴三桂之弟吴三治问道。

吴三桂伸手指向渭水,笑道:“诸位请看,此人背水结阵,必是效仿淮阴侯韩信,想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以一当十,破朕大军!然当年韩信所背之水,奔流不息,退路已绝,而今此人所背之水,坑浅水缓,士卒能退,又怎会死战?何况均是些老弱病残,纵使死战,又能如何?”

众人听后,大为惊叹。

张佳纵马上前,以手中马鞭指向吴三桂,破口大骂:“叛国反贼,速来送死!”

吴三桂听闻此言,大发雷霆,回骂道:“汝主乃是塞北贼寇,今统大军争衡天下,如鲸吞蚕食,得以推翻大明。朕之祖宗,均食明禄,本非清臣,何反之有?”言讫,看向左右,“谁能擒拿此贼!”

话音落地,吴三桂身后闪出一将,纵马飞奔而来。众人视之,乃万兑也!

张佳拔出佩剑,冷笑一声,说道:“万箭齐发!”话音未落,身后飞出数千支箭羽,瞬间将万兑射死。

吴三桂勃然大怒,大手一挥,愤怒地说道;“全军出击!活捉贼将。”

“杀呀!”张佳虎吼一声,率领清军冲了上来。

“杀!”

“杀!”

“杀!”

两支大军照面杀来,混战一起,然清军人少,一触即溃,望渭水而逃。

吴军见清军如此不堪一击,当下掉以轻心,率领大军追了过去。

就在吴军渡河之时,宝泰下令,开闸放水。瞬间,河水飞奔而来,如同泛滥的黄河一样,从天泄下,滔滔不绝。

吴军见此情景,顿时惊慌失措,紧忙逃跑,各自踩踏,死者不计其数。

这时张佳勒住缰绳,纵马而回,望着吴三治张弓搭箭,弦响箭到,吴三治被一箭穿心。

“哈哈哈!”张佳见射死吴三治,心中大喜,说道,“如今我张佳也算是文武双全了!”

张佳身后的清军也纷纷调转马头,张弓射去,又是一场箭雨飞出,射得吴军肝胆俱裂。

吴三桂见弟弟战死,不由得心惊胆战。更加年纪大了,只觉得天旋地转,日月无光,两眼一抹黑,居然昏死过去了。

众将见吴三桂倒在河流之中,顿时冲了上去,救出吴三桂,往岸边而逃,令图他法。

胡国柱见吴三桂昏倒在地,急忙跳下马来,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将他揽在怀里,掐着人中,焦急地吼道:“陛下!陛下!你快醒醒啊!”

(胡国柱,吴三桂的女婿,也是其麾下主要战将之一。)

良久,吴三桂听到耳边的喊声,这才睁开双眼,望向四周,见大军早已失去秩序,有气无力地说道:“撤军!”

“陛下!”胡国柱见出师不利,心有不甘地说道,“清兵人少,我军人多,就在此时,杀将过去,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啊!”

就在二人商议之时,只听得远处喊声大震,传播开来,吴三桂急忙起身看望,只见东北处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数十面关字大旗迎风招展。为首一将,正是关子仪,只见他头戴白鹤盔,一身蓝色罩棉甲,腰下悬挂佩剑,手中马鞭指向吴三桂,厉声喝道:“众将听令,随我活捉吴三桂!”

吴三桂听闻此话,又见如此阵势,顿时汗流浃背,手忙脚乱,想要翻身上马,竟是连身子也站不起来。

这时胡国柱将吴三桂扶起来,自己翻身上马,拔出佩剑,招呼士兵:“尔等保护陛下撤退,我来挡住关子仪!”

关子仪纵马当先,拔出悬挂在腰间的佩剑,来战胡国柱。

只见胡国柱大喊一声,手臂上青筋暴起,一剑砍来,关子仪横剑挡住,两把长剑相交,顿时火星四溅,铁屑横飞。关子仪本是个文弱书生,此刻硬接胡国柱一剑,被震得虎口发麻,手中佩剑险些脱落。

胡国柱见关子仪武艺稀松,横剑劈来,就如柳条抽过一般,关子仪咬牙再接一剑,已是没了七分气力,此刻竟是气喘吁吁,剑法散乱。

关子仪见自己不是敌手,当下调转马头,望着大部队跑去。身后胡国柱穷追不舍,紧紧跟随,吓得关子仪连头都不敢回。

“关子仪,拿命来!”胡国柱边追边喊。

眼看就要追上,胡国柱一剑横扫过来,关子仪听到身后宝剑携带的风声,吓得低下头去,将身子趴在马背上,那剑正好从头上划过,将关子仪头盔砍翻,如若不低下头去,此刻脑袋早已搬家。

就在这命悬一线,千钧一发之际,一将纵马飞奔而来,冲天而降,一枪刺胡国柱于马下。

关子仪回头看时,见来将正是郭少济,松了一口气,急忙谢道:“此番若非郭将军,吾命休矣。”

“都督说的这是哪里话?”郭少济提起长枪,朗声答道,“保护都督是在下职责,都督如若有事,少济之罪,万死犹轻!”

关子仪见胡国柱已死,吴兵惊慌失措地往山上跑去,佩剑一挥,说道:“将士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日,随我杀!”

“杀啊!”

“生擒吴三桂!”

清兵声势大震,喊声传遍四野,咆哮天空。

不一会儿便将吴兵赶到山上,关子仪纵马向前,誓要生擒吴三桂!

“吴公休惊,末将来也!”

山上闪出一将,厉声喝道,声音好似惊雷,震得关子仪勒住马头,不敢向前。众将见关子仪停在山腰,具皆停下,不再往前。

只见山上冲下来一员大将,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手持七十二斤画杆方天戟,胯下赤兔马,隐隐约约好似东汉名将吕奉先。

来将停住赤兔马,方天画戟向前一指,厉声喝道:“关郎小儿,休伤我主,王府臣在此!”

关子仪先是吃了一惊,心道:“这王府臣怎么还在这里?”继而回顾左右,叱咤道,“哪位将军可敢与之一战?”

郭少济更不搭话,提枪纵马,来战王府臣。

王府臣不慌不忙,从容应战,两人杀在一起,斗了三十余合,竟是胜负未分。

关子仪见郭少济武艺大有长进,当下欣慰不已,暗暗称奇。

不一会儿,两人便已经大战五十回合,战局有所转机,王府臣开始压着郭少济打。关子仪害怕郭少济有失,急忙鸣金收兵。

王府臣也不追赶,下令万箭齐发,射退清兵,带着吴三桂上山去了。

关子仪率领大军来到山下,只见山下一片狼藉,惨不忍睹,随后将身子转向一旁的宋腾飞,吩咐道:“宋兄商栗出身,必知算筹,此番可统计渭水两岸的村民损失,好上报朝廷,别让百姓遭罪。”

“遵命!”宋腾飞说道。

就在此时,远处跑来一名偏将,翻身下马,上气不接气下气地说道:“启禀,启禀大都督,吴军兵临城下,周先生请大都督速回!”

“哈哈哈!”关子仪仰天大笑数声,喜不自胜地说道,“此天助我也!”

众人均是不解,问道:“都督何故大笑?”

“还记得在下曾与肃亲王打赌吗?”关子仪看向众将,说道,“十五日之内,吴军是打西安,还是打陈仓?此刻吴军兵临城下,岂不是天助我也?”随后转向宝泰,说道,“还请公子去一趟陈仓,就说吴军兵临西安,关子仪无计可施,还请王爷回军支援。”

“嗻。”宝泰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的长安城,烽火狼烟。

周培公知道关子仪打赌一事,不由得在城楼上骂道:“关子仪啊关子仪!你居然用大清士兵,满城百姓,来做你与肃亲王的赌局?这下可好,吴军兵临城下,你让我怎么办啊?”

“先生休慌,关郎在此!”关子仪率领两万大军来到城下,对着城上的周培公喊道,“先生再坚持一阵儿,援军随后就到!”

周培公见关子仪到来,松了口气。

“你就是关子仪?”夏山苍听到喊声,手持长矛,飞奔而来,“听闻你用兵如神,特想领教领教。”

关子仪见夏山苍长得异于常人,必有勇力,当下不敢轻视,可是人家已经叫阵了,自己若是不答应,日后如何统率三军?

关子仪眼珠一转,一条妙计随即浮现在脑海里,当下满口答应:“好!在下答应你。不过即是比拼,你应先收兵筑寨,停止攻城,在下也画地为营,明日一决胜负,如何?”

“好!”夏山苍答应要求,转对发布将令的士兵说道,“停止攻城,明日野战!”

关子仪也就地取材,筑好营寨,准备明日决战。

就在关子仪准备休息的时候,营门外进来一人,说道:“都督,我有一计,明日定可大破吴军。”

正是:都督善兵以水淹,还看子午用奇谋。

未知是何妙计,且看下文分解。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