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郭子远大军攻打了南津关两个时辰依旧没有拿下,而这时,何威也将水的阻碍清除了,大军顺流而下,赶到了南津关。

两面夹击,郭子远彻底被围困了,此时郭子远才明白过来,仰天长啸道:“吾中此小儿之计,天不眷吾也。”

说罢,欲引剑自刎,幸得秦牧眼疾手快,阻止了郭子远,秦牧急道:“君上,我们还有山南东道,待我们冲出去,他日方可为死去的兄弟报仇呀?”左右侍卫亦相劝郭子远不要轻生。

郭子远见状佯装无奈,将剑掷于船上,面向不断被李军蚕食的军队,眼神坚毅,对天起誓道:“我郭子远在此立誓,若我能回国,必起全境之兵,为此役死难之兄弟报仇。”

说罢,郭子远转身在秦牧等亲卫的保护下逃去,很多听到郭子远誓言的将士皆奋起抵抗,为郭子远逃跑争取时间。双方在此地鏖战了近一天方才结束,而郭子远在秦牧等亲卫的保护之下,弃船走陆路,翻越山岭,方才绕过了南津关,回到了山南东道境内,而郭子远身边的亲卫活着的不到十人,秦牧也负伤十余处,几近丧命,这才护得郭子远安然无恙的回到襄阳。但八万兵马荡然无存。

此役,何威歼敌四万,又收编了两万精壮之士,剩下的两万兵士何威分其土地,令其在山南西道定居,而此役何威损失也即为惨重,自己本有的六万兵马死伤了近三万,可李家支援他的军队伤亡仅仅三四千。这并非是李家的军队在战场上没有冲锋厮杀,相反,李家的军队在战场上比蜀地的军队还要拼命,只能说蜀地的兵马终究是太久没有打过战了,所以战斗力和兵士素质比起常年在西北抵御游牧民族的李家军队来终究差了太多。

也正当何威在和郭子远的军队交战时,李均文率领的五万军队也进入了巂州、嘉州、姚州三州境内。

姜厚原、张珍夋和王自为各引兵各守一州之地,但三人全部的兵马也就只有五万,这一分兵,不管哪一个方向抵挡李均文都很吃力。更让姜厚原等人感到愤恨的是南诏在占领了黔中道后便将他们抛弃了,根本就不发兵助他们抵抗李均文的军队。

正当姜厚原郁闷时,突然有人慌忙的向他报道:“姚州的王自为倒戈相向了,现在李均文在王自为的接应下拿下了嘉州,张家家主张珍夋被李均文斩杀,张家彻底被李均文抹去,现在李均文正率领大军向巂州而来。”

姜厚原闻之大惊失色,这时,又有人来报,言李均文已经率兵围住了越巂县,姜厚原赶忙出了府衙大殿,上了城墙。

姜厚原登上城墙,看见越巂县已经被李均文的大军围的水泄不通了。这时王自为策马向前,对着城墙上的姜厚原道:“姜厚原,你已经无路可逃了,还不束手就擒。”说罢手指指向不远处被李均文悬尸军的张珍夋和张家嫡系人道:“若还负隅顽抗,这便是你们姜家的下场。”

姜厚原看到王自为,张口大骂道:“王自为,若不是你,我们又岂会落到如此下场,就算我死了,我也会化作厉鬼缠你,让你王家不得安稳。”

王自为听后不仅没发怒,还摇头笑了笑道:“姜厚原呀,你还是如此的天真,我王家其实早就归附了国公。”

姜厚原闻罢大惊,他可是探出了王家无数次底细才确定王家与李家并无瓜葛才会去拉拢王自为的。可谁曾想,王家居然在没人察觉的情况之下已经归附了李家,姜厚原实在是不知道王家到底是何事归降的。

那日王自为的儿子王耀宗将那把双刃的匕首带回家交于王自为时,王自为便明白李均文是想要他做卧底,待机会何事时,起兵接应李均文。所以王自为最开始才答应与姜厚原和张珍夋一起起兵反抗李家。而当王自为得知李均文领兵来讨伐姜厚原时王自为便明白了,于是倒戈以响应李均文。

王自为的表现李均文都是看在眼里的,对于这位北林水阁的老人,王自为做事他自然是十分放心。

王自为此时对越巂县的守城将士喊道:“将士们,你们难道还没明白吗?姜厚原已经投靠了南诏了,你们难道忘了南诏对我蜀地所犯下的罪孽了吗?多少蜀地百姓死在南诏的刀剑之下,你们想日后背负着叛国的骂名,自己的子孙后代永远抬不起头吗?”

自魏朝冲、质二帝以来,南诏便屡屡侵扰蜀地,因此蜀地的百姓对南诏是有很大的仇视,所以王自为一席话,越巂县守城的一万多将士都开始动摇了。

姜厚原见左右将领开始动摇了,连忙道:“不要听他胡说,他这是想扰乱军心,如果你们投降了就都得死。”而跟随姜厚原的世家大族此时也非常的焦急,毕竟现在敌强我弱,而且李家对反抗他们的家族从来都不会手软,直接灭族。

正当将士们在犹豫时,李均文突然策马而出,大喊道:“杀姜厚原者,封爵,赏田,赐宅。”

李均文话音刚落,姜厚原身边的将士都红着眼看向姜厚原,这些将士可都只是世家大族附庸的农民而已,现在一个能翻身的机会就摆在自己眼前,谁还管你是谁。

姜厚原大为惊恐,欲要转身离去,可周围的将士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全部一拥而上,姜厚原身边虽有死侍保护,但是不断有人涌向姜厚原,他们哪里还抵挡的住,仅仅片刻,城墙之上便杀做了一团,都只为抢夺姜厚原的尸体。

这时李均文又高声道:“斩杀世家大族者,分其家财富。”其话一出,守城的将士全部都兴奋了起来,本来城下大军围城,活的希望都很渺茫,现在不仅可以不死,还能发财。在这种情况之下谁还会有心守城。故而话音刚落,越巂县守城的一万多兵士全部向城中涌去,见到世家大族的人就杀。此时的越巂县可谓是乱作一团,街道之上到处都是追杀世家大族的人,城中的百姓听闻杀了世家大族的人可以分他的财产,也都兴奋了起来,纷纷加入了猎杀世家大族的队伍之中。

越巂县城外,王自为听到城中喊杀声四起,有些担心的对李均文道:“国公,这会不会有些不太好。”

李均文转过头看向王自为道:“有什么不好?”

“毕竟这城中的世家大族不能一概而论,若是错杀了,岂不是有损我军的名声。”王自为小声的说道。

李均文冷笑道:“只有足够的血才能让这些人长记性,而且又不是我们杀的。”

一旁的王耀宗也说道:“父亲,我觉得国公做的对,乱世当用重典,否者,何以服民?”

李均文听闻王耀宗的话很是欣赏,对其道:“好个乱世当用重典,日后你便跟着我吧。”

王耀宗听李均文要留自己在他身边,先是一愣,毕竟幸福来的太突然了,对于现在这位北林水阁的阁主王耀宗可是崇拜异常,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人居然在接手偌大的北林水阁后以极短的时间便完全掌控了,对于这样的人物,身为北林水阁的人,王耀宗自然是打心里崇拜。现在李均文要留自己在身边,这是王耀宗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王耀宗仅仅只楞了一片刻,连忙翻身下马对李均文跪拜道:“谢国公赏识。”

王自为见自己儿子能在北林水阁阁主身边,心里自然十分的欣慰,但他知道,这又何尝不是李均文对自己的一种掌控。

自己面前的这位年轻人和北林水阁历来的阁主都不一样,历代以来的北林水阁阁主基本都是翩翩君子,饱学之士,虽困苦于江湖亦初心不改。可这位年轻的阁主,虽也算的是饱学之士,但翩翩君子却是说不上。自李均文执掌北林水阁开始,他便在阁里掀起了血雨腥风,对北林水阁大加整改,所有不服从的皆被李均文以雷霆手段斩杀。他一改北林水阁遁世的思想,要求北林水阁的成员都积极入世,要以实际行动来改变这个世界。并且他还在在北林水阁中立了规矩,叛北林水阁者,戮全族。本来以前北林水阁有些得了势的都会选择斩断和北林水阁的关系,毕竟北林水阁是寒门组建的,但李均文这一规矩一立,不仅戮了现在背叛北林水阁的人的全族,只要是记载的那些靠北林水阁得势后与北林水阁斩断关系了的李均文一个都没放过。也是因为李均文的这一系列动作,北林水阁从原来的一盘散沙变成了这世上谁都不敢小觑的势力。

王自为相信,若有一天自己王家若是背叛了北林水阁或者李均文的话,很有可能王耀宗就会亲手灭了王家。现在的王耀宗还做不到,但当他跟在了李均文身边,假以时日,王耀宗就只会听命于李均文,那时就算李均文让他灭了王家,他也绝对不会犹豫一下。

李均文收了王耀宗在自己身边后,在外又等了两个时辰,而后对王耀宗道:“算来也差不多了,这三州的事情我就交给你了,不要让我失望。”

说完,李均文给王耀宗留下了收编的三万投降的士兵,自己带着原有的五万李家军向黔中道而去。

王耀宗见李均文居然如此信任自己,直接将刚刚平定的三州之地交于自己料理,王耀宗在人前装了二十多年的花花公子,内心的雄心壮志也被压抑了二十多年,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也是李均文给他的考验。但李均文却是第一个看穿他的伪装,知道他内心壮志的人,也是第一个相信他的人。王耀宗看向李均文离去的背影,对其跪拜大声道:“耀宗定不负国公所托。”

此时王自为跟随着李均文的部队,回头看向王耀宗,不禁叹了口去,果然,如他所想。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