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见何威问及,年轻的将领回道:“末将蒲承江,现任武骑尉。”

何威听罢点了点头,蒲承江他自然有些映像,蒲家的公子,又是李均文推荐来的的。随后何威看向其他的将领,问道:“你们觉得呢?”

其余将领听完蒲承江分析后也都暗暗点头,认为这是当下最稳妥的打法,所以都没什么意见。何威见底下的将领一言不发便明白他们这是赞同蒲承江的策略。

何威严肃的看着底下的将领,厉声道:“上面交给我的任务是平定山南西道,若郭子远胆敢侵扰,便让他有来无回,而今我们有十万兵马,而郭子远只有区区八万,你们便如此惧怕吗?难道蜀地的将士就如此胆小吗?”

李均文只是给了何威四万人马,并未给他新派将领,一来是怕李家的将领不服从何威,二来是想看看蜀地的将领到底有哪些是可堪大任的。因此才会给何威下达若郭子远敢来侵犯蜀地便将他灭了的命令。何威自然也知道李均文的心思,而对于自己手下的将领是什么德行他也清楚,蜀地终究是太安逸了,都说“少不入蜀,老不出川”,在这种安逸的环境之下这些将领大多都少了些血性。

面对何威的如此训斥,大多将领都一脸羞怯,毕竟每个人在入伍的时候都曾想过血洒疆场,马革裹尸,可蜀地被五大家族把持,他们大多数人都只是有一个武将的空职罢了,曾经的一腔热血在每天的无所事事和安逸给掩埋了。

此时何威指着地图道:“蜀地自古便易守难攻,我们想守住很容易,但我们要将郭子远的八万兵马全部吃掉,让他知道,蜀地不是他可以沾染的,我听闻郭子远发兵时说我蜀地并无一人可战,见其大军而来必定缚身以降,我们要让郭子远知道,让这天下人知道,我蜀地的儿郎是有血性的。”

诸将听闻郭子远竟然如此说,一个个皆是义愤填膺,皆请战道:“请将军下令,我等欲与之死战,此地必为他埋骨之地。”

何威见终于激起了将领心中的血性,欣慰的点了点头,于是指着地图道:“现在瞿塘峡在郭子远手中,我们先发兵将瞿塘峡拿下,待郭子远的前锋部队到来时,我们便示敌以弱,撤出瞿塘峡,放他们的军队进来,并在巫峡内将他的前锋部队咬住,待郭子远大部队进入瞿塘峡后,我们从黔州发兵,攻下南津关,那时我们便能将郭子远死死的关住,他的八万大军便是插翅难逃了。”

众将听后皆是点头同意,可是问题来了,谁去打这南津关,大家都清楚,南津关乃是此战的成败所在,不仅要将南津关拿下,而且还要将其守住,到时候郭子远败逃,数万大军都将涌向南津关,俗话说穷寇莫追,此时为了逃命,必定一个个都拼命攻城,以求一线生机,所以到时候南津关的压力是最大的。

何威见众人都紧锁眉头,于是道:“大家应该清楚此次的关键在南津关,对于南津关到时候承受的压力我想诸位也不需要我多讲了,我可以明说,我现在只能拨给三万兵马给南津关,所以我也不指派谁,谁愿意去的自己出列。”

言罢,会议室的人全部沉默了,他们虽然被何威前面的一席话激发出了血性,可守在的南津关的将领兵士到时候绝对是九死一生,将士当入伍虽然便知道自己很可能会在哪一天战死沙场,可这种死亡虽然知道但却不确定,毕竟还有活的希望,可这上了南津关,活在来的机会实在是太小了,可谁又不想活呢?南津关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压力,不就是到时候郭子远方的兵士想活吗?

何威也知道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所以他并没有催促诸将作出决定,如果不是心甘情愿的,到时候一定顶不住那么大的压力。

良久,蒲承江迈出了脚步上前,对何威请命道:“末将愿往。”

何威见是蒲承江,心里也有些吃惊,毕竟这位是世人眼中的在世家大族中娇生惯养的公子,诸将之中知道蒲承江身份的也震惊不已,他们本来都认为这只不过是蒲家的公子想来军中混些军功罢了,日后作为升迁的资本。可谁曾想竟然是这样的一位大家以为的公子哥,竟然主动请命去完成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

何威向其询问了一遍:“可知道其中的凶险和南津关的重要性。”

蒲承江坚定的答道:“末将明白,末将愿立下军令状,除非郭子远到时候从末将的尸体上跨过去,否则末将绝对不会退出南津关一步。”

见蒲承江如此坚定,何威也不禁赞赏的点了点头道:“好,我现在调派给你三万兵马,到时候等郭子远大部队进了瞿塘峡后,你便出兵将南津关拿下。”

蒲承江领命后何威又进行了其它方向的人员调动。待一切布置妥当之后,众将皆退出大帐进行准备。

此时郭子远已经过了荆门,在宜昌上船,走水路向瞿塘峡而来。这时前方来报,对郭子远道:“李军已经拿下了瞿塘峡。”郭子远闻罢急令先锋大将军刘三霸即刻将瞿塘峡夺回来。

刘三霸接到命令之后,点齐先锋两万军队,直奔瞿塘峡而来。刘三霸带领的军队与瞿塘峡的李军刚一接触,李军便溃不成军,弃甲而逃。见李军如此不堪一击,刘三霸自傲的笑道:“李军果然不堪一击,何须兄长大军到来,我引这两万兵马便能将成都攻下。”

郭子远接到了刘三霸的捷报之后对李军更是蔑视,也进一步证实了郭子远心中所想,觉得李均文根本就是个凭借父兄家世的公子哥而已,和自己这种白手起家的人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而全军上下受郭子远的影响也都弥漫着傲慢的情绪,都认为李军不堪一击。

刘三霸在攻下瞿塘峡后一路高歌猛进,很快便打到了巫峡,但在巫峡刘三霸受到了李军顽强的反抗,刘三霸不得已,只得忙向郭子远求援。

郭子远见到刘三霸求援不觉大笑了起来,左右不懂郭子远在笑什么,故而问他原因。郭子远解释道:“这是李军最后的反抗了,只要我们将其全部消灭,那么不要说山南西道,便是成都也唾手可得。”左右听罢皆是对郭子远不断阿谀奉承。

随后郭子远一方面派人去告诉刘三霸自己不日便到,让他先将李军的主力部队拖在那里,另一方面,郭子远下令全军火速增援刘三霸,此时一个宏大的蓝图展现在郭子远眼中,自己解决李军之后,蜀地三道便能被自己收入囊中,待蜀地平定之后,自己便能挥军直下金陵,到时候整个南方就全是自己的,而后再从蜀地,山南东道,江南三个方向发兵北上,到那时,天下就是自己的了。自己便是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君,是真正的人上人。想到这里,郭子远不禁站在船头大笑了起来。

很快郭子远的大军便全部进入了瞿塘峡,蒲承江得到消息之后,迅速从黔州发兵,此时南津关的守军根本没防备,毕竟都认为李军全军都在前面顽强抵抗。所以,蒲承江根本没费多大的力气便将南津关拿下了。

此时郭子远大军还没有到达巫峡,后方便传来消息,说南津关被李军攻下,这时郭子远也感到了不妙,正当郭子远准备分兵将南津关夺回来时,刘三霸正带着残军正往回逃,刚好遇到了郭子远的大部队。

郭子远见此时刘三霸两万大军此时身边就只有几百人了,大为惊恐,要知道刘三霸可是捷报不断的向郭子远传来。

其实本来就是何威有意示敌以弱,不断的后退到了巫峡,而当何威得知蒲承江出兵后,自然就不再向刘三霸示弱了,直接下令反击,七万李军四处而起,再加上刘三霸军队处于不利位置,故而刘三霸哪里还是对手,直接溃败了。

听完刘三霸兵败的陈述之后,本来郭子远对下属猜疑就很重,觉得只不过是刘三霸想借此掩盖自己兵败的事实,所以郭子远不仅没有反应过来自己中计,还觉得是前面的李军已经力不从心了,所以才派人去将南津关打下,想让自己回救。

想到这里,郭子远冷眼看着刘三霸,虽然郭子远看在是自己结义兄弟的分在,并没有处置他,但刘三霸再笨也看出了郭子远此时已经对他非常的不满了。所以刘三霸非常识相的闭嘴了,再也不说什么了。

郭子远很满意刘三霸的态度,而后下令全军继续向前。本来何威以为郭子远在看到刘三霸兵败之后会发觉自己中计了而后撤,所以赶紧带着部队向前追来,害怕蒲承江守不住南津关而让郭子远跑了。可谁知道此时郭子远不仅没退,还往前走。

就这样,双方很快便遭遇上了,三峡本来就窄,不利于庞大的水军展开,而郭子远为了加快向前,放弃了路上行军,都上船了。并且派遣大批兵士去拉船。而李军本来就是顺流而下,而且是水路并进,所以这一遭遇郭子远便处在了劣势。

两岸李军从山崖上顺势向郭子远的军队放箭,而水面上,李军顺流而下,势头更足,并且何威所带领的七万大军分水路和路路并进,军队已经展开,但郭子远六万大军全在船上,军队根本来不及展开。

所以何威没费多大的力气便将郭子远的大军打的是溃不成军。郭子远此时见自己已然是败局已定,自己刚刚才展开的蓝图竟然还没完全展开就破灭了,郭子远无奈之下,只得将一些船只凿沉,已阻碍李军的追击,而后郭子远带着剩余的数万大军回撤。

可没让郭子远想到的是,南津关的守卫居然如此的顽强,郭子远的兵士自然也知道过不了南津关很可能会被李军屠杀,所以为了生的希望,兵士都一个个的奋力攻城,

蒲承江的压力可想而知,但蒲承江亲自上阵指挥,硬是一次次的打退了郭子远的进攻,而刘三霸被迫带领兵士在前线不断的进攻,在一次进攻之中,刘三霸被蒲承江一箭射死了。

郭子远见前面军队怎么也打不南津关,而后面何威的追兵又到,心里十分的焦急,但也只得下令死攻南津关,想着在何威追到来时撕开一道口子,面对敌方的不断进攻,蒲承江这边也是死伤惨重,可南津关依旧屹立在郭子远前面,像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山一般阻挡着郭子远。

在两个时辰之后,何威的大军也终于赶到了。

一将身系千军命,岂可谈笑当儿戏。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