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有一年暑假,锦娘开同学会,把明霞带去了。席间认识了一位姓尹的阿姨,正好那位阿姨这次聚会也带了女儿,锦娘一是为了增进自己和同学的情谊,二是想锻炼一下明霞和别人的交流能力,就竭力让两个姑娘认识。

那姑娘比明霞高一届,妈妈给她起了个名叫“爽爽”。明霞和她认识以后,就一直管她叫爽爽姐姐。两个人不是一般的聊得来,和明霞回老家认识的顾南衣一样,每次聊天都能从开天辟地的事聊起。第一次正式见面在妈妈另一个同学唐阿姨的家里,两个孩子和两个阿姨都打过招呼以后,就被唐阿姨安排到主卧室去了。那次明霞和爽爽姐从童年生活开聊,一直聊到了小学、初中的学业和业余生活。之后出去玩的时候,无论是爬山还是坐索道,明霞都会选择坐在爽爽姐的旁边。

因为这样能让明霞更好地减轻自己的压力。自从云中、菁菁爸两家举家出游以后,锦娘对明霞的偏见就越来越多。以前还会看在云中的面子,做做团圆桌或者其他好吃的。但是自从她发现了菁菁(祎钒姐)的各种优点,以及菁菁妈时不时会补充几句女儿的优点,以至于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锦娘都会有意无意挂脸给明霞看,也会时不时在笑语之间向明霞灌输“你要向人家学习”的观念。每次明霞表面没什么反应,但其实内心很难过。每次看到明霞不开心,祎钒就会主动上前安抚,这样一定程度也减轻了明霞的内心压力。

挨着愿意听自己说话或者能安慰自己的人,明霞才不至于全程被无缘无故的挤兑。

虽然爽爽姐不知道这段“血泪史”,但是每次出去玩,她最开心的时候也正是跟明霞并排坐的时候。有一次大家结伴去查干湖畔吃烤鱼,店家要求大家自己烤,爽爽姐当下就拉了明霞去选原材,其实她们俩都不知道该怎么选,也只是按照店家的标准大致看了一圈然后选了两条鱼,之后按照店里烤鱼的步骤,去调整火候。这是明霞学到的又一项技能。

还有一天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举办篝火晚会,那也是明霞又一个难忘的第一次。明霞和爽爽姐帮着锦娘、尹阿姨和她们那一届的其他同学一起找干树枝、堆起来、点火。火点起来以后,第一个活动是烤全羊,明霞平日最讨厌吃羊肉,爽爽也是。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爽爽很识时务地手撕了一块羊肉下来,并对明霞使了眼色、用动作暗示她。明霞尽管心里百般不情愿,但是那个环节和氛围之下,她不敢也不好意思说,除了她大家都吃,这以后出门没脸见人了。所以她很顺从地戴上了透明手套,撕了一块羊肉下来,还咬了一口。

羊肉吃痛快了,酒喝嗨了(姐妹俩也喝了一个杯底),下一个活动是晚会必不可少的歌舞。明霞以为歌舞相伴只有在少数民族的日常才会出现,没想到那天晚上亲身体验了一把。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绕着燃烧的火焰,边唱歌边跳。如果有人跳累了,就中途退出,旁边的人立刻接上。明霞就因为绕了七、八圈以后,整个人感到体力不支退出了。在离堆得能伸到天上去的干柴不远的空地,还放了一个音箱和几个麦克风。明霞退出以后歇了一会儿,就去找锦娘申请现场唱k。她点了一首《弯弯的月亮》。这时候,爽爽姐也退下来了:“我陪你一起唱。”

毫不夸张地说,那是明霞那次出游最幸福的时刻。

《弯弯的月亮》《轻轻地告诉你》《套马杆》《康定情歌》......那天晚上,明霞和爽爽无愧于“老歌磁带”这个外号,作为新一代,平日里听的老歌本来就不多,为了迎合叔叔阿姨们生长和学习地年代,也为了更好地融入这个班集体,她们俩搜肠刮肚地找遍了会唱的所有老歌。

晚会开完了,业余活动能少得了吗?第二天她们就参加了一场无比激烈的拔河比赛和跳大绳。拔河比赛对于明霞和爽爽来说,基本不相干,因为两个人力气都很有限,巧劲也不知道怎么用。但是跳大绳是明霞和爽爽姐在学校里经常玩的游戏,爽爽还带领自己学校的队员赢过比赛,据说在三分钟内跳了将近200个没有间断。明霞虽然没有参加过比赛,但是她跳得也算不错。所以这次妈妈们得同学会上,她们俩的表现也非常出众。

和爽爽姐的相识来得很快,活动结束以后的离别来得也很快。但是十几天的交往,已经打下了两个人的发小之情。因为那次分道扬镳时,这种明霞和爽爽姐互留了联系方式,从此就一直没有断联系。这样的联系,保持了将近十年。

其实所谓的联系,也只是逢年过节送个祝福、关注对方的动态、时不时关心一下对方的近况而已。但是事到如今,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工作和学业的需求,使得两人产生了距离那是人之常情。距离改变不了,每次聊起来还能和见面一样去营造气氛、去制作话题、去关心对方。说得再通俗一点儿,没忘记对方,这已经难得一求的事情了。

还好,明霞和爽爽姐,始终没忘记对方。时间在流逝,她们也在逐步成长。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