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青阳是明霞的学姐,虽然小学、初中、高中和明霞都是一所学校,但是明霞和她一直没见过。和青阳的情谊,是明霞上大学以后,偶然翻到了一个校友群,发现是中学学姐后无意间加的。

更奇妙的缘分,是加了好友以后,明霞偶然看到张文在青阳的动态底下点赞评论,看回复的语气,明显是熟人。虽然明霞和青阳从来没见过面,但是明霞却装着自己认识她的样子,找她私聊。当她得知这是自己一路的学姐时,即使没见过,这两人也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情。虽然没见过,但是明霞厚着脸皮、试探性地问了青阳几个话题(比如旅游、创作、家庭关系、所学专业等等)以后,发现她和自己在某些方面非常有共鸣。比如有一次明霞说自己在网站进行创作,青阳秒回:“哇,什么网站?我要去看!”面对秒回,本来只是想分享自己经历的明霞,变得稍微有些飘飘然了。她就开始大谈特谈自己已经写了10万字,以及主要写的是自己和家里人出去旅行的故事,走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人、很多事,体验了很多活动。

说的时候,她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这么说是否很失态,或者过于骄傲。因为当她一点点吐露自己的生活和尝试的时候,青阳始终是支持的语气:“你居然去了这么多地方,你爸爸真的太好了!你去了这么多地方,给你的作品添了不少素材吧?难怪你能写这么多,真的很优秀了!”

越说越飘,聊了几次后,明霞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对方一直支持你体现出了人家的尊重,但是聊天是一个双向行为,双方都是传播者和接收者,聊天的双方和平台构成了一个系统,只有双方都有回应才能让其正常地运行。之前明霞一直在自言自语,并寻求别人回应自己。即使对方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反感,时间久了,谁能说自己心里会没有想法呢?

所以时间长了,每次和别人聊天,明霞就开始注意关注对方的生活了。

一天,明霞写完了当月的稿,闲来无事拿出手机刷动态,看到青阳发了一条记录爸妈的推送(自己开的号),她很感兴趣就点了进去。看到她用略带俏皮的笔触去写自己的家庭生活,明霞也有了一种想和她分享自己父母的欲望。“我爸爸妈妈对我是放养,平时我喜欢做什么,他们都会尽量满足我。而且我爸爸虽然在事业方面是一个企业老板,说话多少会带一些官腔。但其实,他在生活中是非常非常幽默和平和的......”说起自己的家人,青阳也有很多发自内心的感想。

以至于从某种程度说,明霞都有几分羡慕她。

“你爸妈对你也不错吧!我之前看了一部分你的朋友圈,看到过他们带你出去玩的照片。”“嗯......我爸带我出去的次数比爸妈一起带我出去的次数多,因为有时候我妈妈会发无名火。”“那也没事呀,你过得开心就好了。我爸妈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和颜悦色的,他们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不知道哪次我就会‘无辜躺枪’,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聊多了以后明霞也明白了:别人的生活在自己看起来也许很完美,那是因为人人都有秘密,那是属于自己的空间,只藏在自己心里。

她是学中文的,和明霞的专业有一部分重叠的知识。“学姐你知道吗?我们专业涉及教育学、汉语言文学还有外语,听上去挺高大上,实际学起来还是挺有难度的。就比如那个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在上课听不懂的时候,我只能课下自己翻教材或者找朋友一起研究......每次上课如果作业做得好,我就会设想期末也能考好......”“这算是一种自我安慰了,我们专业在学习现代汉语的时候,也遇到了各种坎。音节分不对,词性写不出来,到最后话都不会说了都是很正常的事。”“唉,彼此彼此啊!不过还好我这门课最终考得还不错,顺利过了关。其实我们专业更偏向教育领域,我们平时会做很多当堂的汇报。”“那你讲课应该很厉害吧?”面对学姐这么真挚的发问,明霞打心底感觉自己的成果配不上。

“......还可以吧,每次我准备课件都是磨洋工,花的时间会比较长。大部分时间不是为了找资料,而是为了理清自己的思路。开始我只是对付作业,做多了我才明白这相当于一种备课。如果自己都想不明白、说不明白,怎么给其他人讲?”“说得很对呀,说明你也在逐渐成长,这很好啊!”“谢谢姐!还好我得到过老师的表扬,也逐渐有了自己的讲课风格。这应该就是我学了这个专业最大的收获了吧!”

虽然明霞和青阳从来没见过对方,但每次线上见面都能和多年老朋友一样自然地开场、平静地叙述、轻松地收尾。

她也是明霞的众多朋友之一,是她生命里的又一束阳光。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