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春天的一天下午不上学,我和我的小伙伴拿着自制的纸风筝去荒地玩,荒地是一片矸石地,地面长了一些野草。这片荒地是一个旧斜井井口为采煤,掘进巷道拉上来的矸石,这些矸石运放在这里,是解放前的事。我们在荒地上正放风筝时,又来了一个男孩子,他放的风筝比我们的高,就和他聊天说起风筝线的事。

“咱这地方没有卖风筝线的,我这风筝线是我大爷给我的。”男孩子说:

“你大爷还有多余的线吗?你大爷在哪里上班?”我的小伙伴问。

“我大爷在做水泥盖板的车间,他告诉我就这些线,没有了。”男孩子说。

“做水泥盖板车间在哪呀?”

“就是那个厂子里。”男孩子抬手指着荒地西面过河套不远处的地方。

“是有高烟囱那个工厂吗?”

“是的。”

几天后,我们知道做盖板用水泥,水泥是用纸袋子装。纸袋子有封口的线,那个线就可以做风筝线用。装水泥的袋子倒出水泥后,剩下的的纸袋就回收,而上面的封口线可以拆下来。另外有时倒水泥的纸袋坏了,就会当成垃圾处理。一般垃圾都倒掉在工厂后院一个大坑里,时间大致一个星期扔一回,选择在星期五下午四点左右扔垃圾。我们学校下午三点半下课放学,我和我的伙伴在水泥盖板车间扔垃圾时间去捡损坏的水泥袋,把水泥袋上面的封口线再拆下来。虽然捡拾水泥破袋子,手上或衣服上沾些水泥,很不干净。但是看到那些封口线,被我们拆下来时,高兴胜过一切了。

有一天,倒垃圾的工人听我们说拆水泥袋的封口线的事,就说:“你们下星期五再来,我在中午休息时给你们拆点。”

我们一听倒垃圾的工人帮我们拆些水泥袋封口线,特别高兴,走时我们连声说了几个:“辛苦你了,谢谢!谢谢!”

大约用了四星期的时间,我们几个小伙伴每人就有了很长的封口线。我们把封口线用水洗了,凉干后就用在风筝上。我们在休闲的时间里,天气适宜情况下,我们就高高兴兴的去放风筝。

蓝天,白云,阳光灿烂,风筝,我们,大地。美好季节,美好的年令,美好的风筝。

我们做的最好的风筝是象小燕形状的风筝,是跟一个老爷爷学的,这位老爷爷我们是通过一个同学认识的。有一天我们看到这位同学放的小燕形状风筝很好看,就问:“你的风筝谁给你做的?”

“我邻居的老爷爷给我做的。”

我们几个小伙伴就求这位同学带我们见见这位老爷爷,想跟老爷爷学做风筝。这个同学开始不同意带我们去,经不住我们耐心的请求,他同意了,说:“我可以带你们去,但是老爷爷不见你们或不教你们做风筝,你们不能蛮怨我。”

“不蛮怨,不蛮怨!”

老爷爷家是在我们住宅的东面,大约有两里路,是自建房。我们在老爷爷院外跟老爷爷说明来意,他热情的把我们让进院里,而且同意教我们做风筝。不过他说:“我这里做风筝的材料不多,正好还有做一个风筝的材料,用来教你们怎样做。”

老爷爷能教做风筝,我们心里好高兴啊!

做风筝並不难,难的是要细心,不能急躁。每根竹子簿棍,每捆绑接头,每糊一张纸都要慢慢的处理,真的是要精益求精。

老爷爷告诉我们:“这种风筝用的风筝线要结实一些,风筝线太细,易断。风筝线太粗,增加了风筝上升的力量也不好。”

学习做风筝后,我们几个小伙伴共同先做了一个小燕子形状的风筝,我们把各自的风筝线都拿出来,用两根线拧成一股线,用在新做的风筝上。我们高高兴兴的来到荒地,放起了风筝。风筝越放越高,我们抬头看着,说笑着。正当我们兴高彩烈的欣赏成功制作的风筝时,天有不测风云,不知从哪个方向来了一股风,风筝遇见强风,右左划弧,下落上窜,突然风筝线不知怎么就断了,风筝就飘浮落下去。我和我的小伙伴,除了缠绕风筝线的外,都跑去追风筝去了。我们找到风筝了,它掉落在荒地西面的大河套里。大河里有河水,虽然不算大深,我们捞上来时,风筝已经坏了。我们最后寻找风筝掉落的原因,一是风二是风筝线的按头没有打好结,风筝线才断开的。

我们几个小伙伴又去倒垃圾的工人那里要些封口线,各自又做了一个风筝,各放各的风筝。互相欣赏,快乐在心。本来放风筝是高兴的事,可是有一天,因放风筝有一个同学把脚崴了。我们轮换把他背到家,休养近一个月才好了。那天风力不均,时大时小,风筝有些下落,他立即拽着风筝线顶风跑几步。结果脚下的荒地因是地面都是矸石,有些凸凹不平,没有特别注意,脚落在一个坑里,脚不幸崴了。

风筝放飞或低或高,只是一种游戏,不见得你从中学到多少知识,但这种经历是最珍贵的经历,是童年自由快乐的经历,是童年幸福的经历。事事皆有学问,经历中也有学问。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