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太阳就像一个干渴而不知足的老头,每天拼命汲取着每一滴它所能汲取的水分;任凭植物枯萎,土地干裂,这炎炎烈日似乎没有了尽头。风云凡到要塞已经快两月了,仍是滴雨未下,今年的干旱已成定局,农作物已经不是欠收多少,而是还能收多少的问题了。但这并不是风云凡所关心的,他关心的只有流民的动向。虽说经过几次大缴,流民肯定知道硬碰硬的下场,但背靠雪原的流民没有选择,正如幽国的为国而战,流民则是为了生存而战。当然了,如果有钱,那这场没有尽头的战争就毫无意义,通过钱,流民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一切,幽国也可以从中获利,这对双方都是最好的共赢。问题在于荒原实在过于贫瘠,不要说矿产和其它在星月大陆上有价值的东西,就连自力更生都困难,这才形成了今天难解的局面。流民不惜牺牲少部分人也要火中取栗,幽国自然也不会手软,巴不能把流民都赶进雪原让他们自生自灭。两月来,风云凡无时无刻不在留意和搜索着关于流民的任何最新消息和情报,但与以往比起来,今年得到的信息和情报都极少,有用的更是几乎没有。干旱在加剧,风云凡明白流民为了生存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必然会奋力一搏,对此风云凡也做好了准备,他完全有信心挫败这场以争抢粮食为目的的战乱。可他身负皇兄之所望,就绝不只是平息一场两场战乱这么简单,他明白,皇兄所想要的,是彻底解决这个遗患。所以信息和情报对风云凡才如此重要,他不想打草惊蛇,哪怕要为此付出一点代价。身于荒原的流民好像就是天生的战士,他们没有军队的训练和军师的辅佐,却有猎人般的机智和果敢。被守军追击时他们不会慌不择路的逃,而是会边逃边小心观察守军的人数而后利用地形迷惑守军,一旦被他们发现追击的守军人数过少,他们不仅不逃,反而会扑回来与守军厮杀。在与流民的冲突中,追击不成反被全歼的例子不胜枚举。可为了准确的情报,风云凡还是决定派侦查小队深入荒原侦查,这样做的代价就是风云凡要有侦查小队被全歼的心理准备。对于被侦查的对象是流民而非军队来说,这样的代价不可谓不大,军官们对此都颇有微辞。但风云凡觉得只要是战争就难免有伤亡,只要利益足够大,代价就可以忽略,便力排众议执意而为了。两月来风云凡第一次感到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虽然侦查小队才刚刚启程,但对于风云凡来说,守株待兔般的煎熬终于结束了;他想,无论流民是何种情况,他都必须做好以雷霆一击之势彻底解决这个遗患的准备。十六岁就随军出征,大小战争经历过无数,风云凡本以为侦查小队的出发拉开了大战的前幕,不料大战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侦查小队早上才出发,下午就带回了让包括风云凡在内的各位军官震惊得一时间无以复加的消息,从消息中他们知道流民的问题不但兵不血刃的解决了,而且是彻底的解决了。这么突然而来的好消息,风云凡一时之间还难以接受,实际上他到现在还不敢确信,但是侦查小队所带回来的信息又绝无仅有,风云凡相信这不是几个士兵能随便编出来的故事。不只是风云凡,军官级别的将领都无不对信息中所传述的那位堪称创造了“奇迹”的奇人充满了好奇和仰慕,无不想马上就去亲眼目睹这一“奇迹”。风云凡自然也想去,况且他有更重要的理由,不过军官们却一致反对;没有人知道流民会怎样对待一个幽国驻守要塞的统帅,也没有人敢对流民心存侥幸。最后军官们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由几位自愿前往的军官前去了解流民的情况,若能见到那个奇人更好,见不到至少也要看到流民所谓的“奇迹”。侦查小队其实并没有见到所谓的“奇迹”,他们身负使命传递情报是首要任务,故而一听说军官要去拜访这位奇人便踊跃的自荐为军官们带路,一行人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风云凡则只能在要塞内静候佳音。和侦查小队一样,军官们也是当天就打转了,面见风云凡时,军官们都争先恐后的开始讲述这一天各自所听所见的关于这位奇人,流民所谓“奇迹”的各种传闻和见闻,风云凡从军官们七嘴八舌的话语中大概听清了事情的全貌,略略总结了一番。事情要从两月前流民的一次追猎说起。荒原广袤,紧连着荒原的是另一片更为广袤的雪原。雪原的被发现在流民一代代的口耳相传中已渐渐成为了一个传说,但自从发现后,性喜热怕冷的流民就一向对那个寒冷的白色世界敬而远之。两月前,一伙流民青年为了追捕一只在荒原上难得一见的雪鹿,便仗着人多一直追进了雪原;不过他们很快就被雪原上的寒冷所逼退,在退出来的路上,他们意外的发现了一个躺倒在雪地上的中年人。在发现这人还有生命的迹象后,他们就把这人带回了所在的部落。流民本不善治疗,尤其是中年人这种重度昏迷的,所以他们能做的就是每日供给必要的水和流质食物,也许这人命不该绝,在昏迷了两天之后终于醒了过来。而后流民才从这人口中得知,他本名冰风,来自于雪原上的一座神殿。因神殿周围常年布有特制的法阵,所以一年需开启一次进行维护,这次刚好是冰风轮值,不想遇上了雪原上也罕见的飓风,冰风还未待反应就随风而起,在风的漩涡中失去了知觉,醒来时却发现已躺在流民的部落中。在得知冰风的来历,看着冰风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后,流民对冰风的关注就渐渐减少了。这对冰风而言反而是好事,他得以每日在流民部落周围闲逛,时间一长也看出了流民所聚之地不但水源甚少,土地也极为贫瘠,料若收成不好或天降大旱之时,必裹腹都成问题。遂向部落族长建议,可派人取雪原的冰雪来待融化后不但人可以饮,土地亦可以灌溉,而且还有意外的收获。族长和在场众人才听完前两句就纷纷摇头,不要说冰雪在荒原这种气候条件下根本不可能保存超过两天,就算能,从雪原到部落聚居的地方也绝不是两天就能到达的,他们都认为冰风是在异想天开。不料冰风也不反驳,只问族长敢否给他一辆车和几个帮手。族长和众人当即一脸惊愕,没有人相信冰风真能从雪原运回一车冰雪来,但是……族长大手一挥,片刻后车和人手都备齐了,对于流民来说,水就意味着生命之源,只要能活下去,任何方法都值得一试。看着人车渐渐消失在视线的尽头,虽然没有抱希望,可族长心里总掩不住的有一丝期待,若这个方法真的可行,就算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流民的现状,至少将大大缓解流民生存的压力;如果再能从中想出一两条赚钱的路子来,那么流民每逢天灾就要争抢粮食、忍饥挨饿的日子就要一去不复返了。想到这族长的唇边不禁荡漾起一丝笑意,不过马上又被坚毅的神色所取代,因为一切都还未成现实,就看这一车冰雪能不能拉回来了!族长怅然的想着。等待是漫长的,对于救回冰风的流民部落族长来说,等待却是一种煎熬,好在这种煎熬终于也结束了,因为他听见车轮碾压地面的声音远远传来。走出流民居住的帐篷,远远的族长便看见已被人群围堵得水泄不通的马车正缓慢的往前移动着,看着人人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他虽猜到了结果,还是迫不及待的迎了上去。当看见白色的冰雪就在眼前时,没有什么能形容此时族长心中的激动和兴奋,他向着冰风深深鞠了一躬,旁边围观的流民也停止了热议,齐齐向冰风弯下了腰,这是流民对有恩于流民的人行的大礼,在流民历史上也难得一见。冰风看见这情形,虽不解其深义,却能感受到流民对自己的感激和尊敬,所以也有样学样的对着流民鞠了一躬,因为流民也曾相救过他,而且运冰于他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热烈的欢迎仪式很快结束了,流民们沉浸在融化而来的冰水的甘美中。一双眼睛却突兀地牢牢锁住了冰风的一举一动,几乎片刻不离,冰风当然感觉得到这眼神来自于何人,没有人比他更能体会族长此时急迫的心了;于是本就无意隐瞒的冰风把怎么保冰雪不融的方法教给了族长。其实这方法对修有玄功的冰风而言就是两句简单的口诀,一句施放,一句收回,而流民没有玄功所生的灵力,施放口诀时只能以自身体力代替,故不能长久。冰风嘱咐族长一人体力只可维持一昼夜,第二天必须换人顶替,以此来反复才能保证人和冰雪都完整的运回来。族长听完又是一番感谢,并着手安排流民开始运冰。此后两月,经不断对人、路、车的改善,流民运冰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一经灌溉土地后才发现,果如冰风所说,有意外的收获;经雪原冰水灌溉过的土地不复以往的贫瘠,不但肥沃无比,而且易于耕种。自此流民的热情都投入到了运冰和耕种上,忙得不可开交,哪还有心思关注要塞,风云凡收不到情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自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风云凡知道流民之患算是彻底解决了,一门心思便在这奇人身上。奈何几番想前去拜访均被军官们拦了下来,相邀又久久得不到回应,心下便有几分悻悻然,但亦无可奈何。平乱之事已了,风云凡需回皇都向皇兄复命,所以一面写了书信给冰风言明爱子所患之病,烦请他一定到府上一看,一面整军备马准备启程回皇都复命。风云凡本也不抱希望,只待回皇都复命后再做打算。不料信才发出即有了答复。冰风回:可以到府上一看,但需以冰心果为交换,此信即可为凭证,如有冰心果消息焚化此信即可。收到回信的风云凡将信将疑,一面仔细检查此信,一面寻思冰心果为何物,半晌倶不得解,但到底有了一线希望,于是收好纸信上了车,军队浩浩荡荡的往皇都而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