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满载而归的辛怀英,妈妈和姐姐都喜出望外,这些日子没少为他牵肠挂肚,毕竟他从小到大一直没离开过她们。向家里报了平安后,辛怀英马上去找师傅,将草药、金钱豹、蝮蛇一并交给他。师傅告知他,这一带的村民都善良且辛勤,加上农林资源丰富,也不是很困苦,因此所患疾病大都为常见病,一般的草药和方剂即可治愈。因此,师傅只留下了行医所需的几株草药,便都交还给辛怀英,还依照药材的炮制需求对豹子和蛇进行了处理,让他去集市上的药铺卖掉以贴补家用。结果,一下子竟然卖了40两银子,把辛怀英乐坏了。他兴冲冲地给师傅买了酒和肉,又买了些糕点送给了妈妈、姐姐和师傅的小女及师娘,剩下的银两都交给了妈妈。妈妈也是乐得合不拢嘴,用红布包了起来收藏好,“等将来给你娶媳妇用。”“嗯,我今后多进山几次,姐姐将来的嫁妆也有着落了。”姐姐一听,立马扑过来,拉着他的手一个劲地夸:“好弟弟,真没白疼你,不枉从小带着你。”
然而,一家人的和美日子梦想再次被秃鹰国的强盗击碎。自从告知有内奸通敌外国强盗后,郎中师傅就立即上报给周边几个村的村长,加倍留意。这一天,郎中十万火急地告诉辛怀英,内奸传递的情报被截获了,秃鹰国强盗得知了附近山里有金矿的信息,将纠集数百人,携带枪支弹药,来此烧杀抢掠。他们的舰船或将在五个月后登陆。鉴于此前桑园村遭受的惨烈袭击,村长们统一了意见,以目前这一地区屈指可数的国家驻防力量以及武器装备,根本无力抵挡,只能先把金矿破坏,然后向深山转移避祸,让大家各自逃难。无奈,妈妈带着姐弟俩,泪别桑园故乡。“咱们去找你舅舅吧,他目前定居在几百里外的西山郡,相对贫穷落后,强盗不会去那里。”“妈妈,我先不跟你们去了。我想去京师,找我师傅的师妹。她也是高人,我求她想想办法杀退强盗。师傅也给了我联络的信物,相信她会帮助咱们的。”
妈妈一下子落泪了。“儿子,你才刚十二岁,妈妈怎能放心呢。但妈妈很欣慰,你有胆略,有风骨,不愧是辛家子孙。妈妈决定陪你一起去,不去你舅舅那儿了。”“太好了!”自此,一家三口晓行夜宿,向京师进发。考虑到在京师举目无亲,谋生不易,辛怀英和妈妈商量,暂时在近畿地区安身,那里租房便宜,有田地可开荒种些粮食果蔬,自给自足。一路上,辛怀英有意在附近山上找寻草药,卖掉后又积攒了些银两。他还精心选了一些卖价高的草药,留下种子或根茎、幼苗,种在花盆里,用筐背上,想着日后扩大种植,给家里多挣些钱。
一家人不疾不徐地走了半个月,这一日来到“温榆河”,渡口名为“孙堠”,自古为“南北使臣宿息饮饯之所”,繁盛一时,再前行不远即“望京墩”,距京师仅二三十里之遥。涛涛河水滋养两岸,处处良田,俨然鱼米之乡。当地村民摆渡、修桥为主业,生活富足安定。“妈,咱们就先住这里吧。”“好。”村里客栈不少,妈妈最终寻得一处收费低廉但干净利索的院落,距渡口有些远,但紧邻河滩,便于耕种。安顿下来后,辛怀英第二天一早就收拾行装,带上干粮、水囊,借着淡淡的星光前往白云观。
类似于长城上的烽火台,墩台也是防御体系的一环。墩台之间的距离,一般是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也会根据地势旷阔不同进行调整。景泰年间,于谦奏请皇上:“京城四面,因无墩台瞭望,寇至不能知其远近及下营处,卒难提备,可用四面离城一、二十里或三十里筑立墩台,以便瞭望。”“望京墩”就此矗立。白云观位于京师西便门外,辛怀英便从“望京墩”折西而行。穿过成片的农田、菜地,辛怀英忽的感觉似有似无的一股灵气从远处飘来。他立即盘坐于地,静心冥想,感知灵气。这股灵气很特别,阴阳调和十分自然,而阳气又与辛怀英在桑树上感知的太阳能量很是相近。用全身心的神识追溯着灵气,辛怀英以近乎入定的状态旖旎前行。不知不觉,来到一处庙宇,寂静无人,大门匾额上书“龙泉庵”。
辛怀英定住身形,面向初生的红日,再次进入冥想,身心如同置身穿越地球大气层的万丈阳光中。正神思遨游间,似隐隐听得耳边传来一句低沉的声音:“你进来吧。”他睁开双眼,仍四下无人,踌躇片刻,便全力运转意念和神秘声音建立了感应,从容地推门而入,径直来到正殿,一束光洒在居中供奉的神像上:北海龙王敖顺。“应该就是这里了。”辛怀英向神像施礼,将目光和意念聚焦在那束光线上。此刻已至辰时,神话传说中群龙行雨的时刻,阳气生发渐强,阴气渐弱,辛怀英的神识沿着光线轨迹朝着殿外明阳一遍遍扫描。光线中,每一粒细小的尘埃都被映射得异常清晰。它们并非静止,而是似遵循某种规律运动不停。辛怀英再将神识范围缩小,用眉心一点去全神感触。良久,他忽心有所动:原来,光并非表面看上去那样线性前进,而是类似于水面波纹,以细小粒子群呈波状推进。也就是在这时,万千尘埃中,一个人首蛇身的中年男子虚像慢慢显现。
“我是敖顺,我感应到了你体内存有嫘祖的一丝意念,想必你来自她的故乡桑园。既是有缘,我便指点你一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之强,一曰聚,二曰势,此二者得成,纵有万土之基,冲而毁之,纵有铜墙铁壁,淹而埋之。太阳的能量便如水一样倾泻而下,人体内的能量运转也要像水一样流动。此外,天地交泰,阴阳和合,万物翀华。除了汲取日月星辰之精华,大地山河的能量同样似水流一般充溢四方,其能量状态与航海所用思南罗盘相似,你需要细微感触。当你将天地的能量场与你体内的能量场像海纳百川一样融为一体时,你的境界提升将如蚕化茧成蝶,不过这必将经历几次脱胎换骨的蜕变,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艰苦,去吧。”随着敖顺的身影渐渐消退,一滴折射着七彩光芒的晨露顺着那束穿透尘埃的光线轻轻地落在辛怀英的眉心间,又悄然而逝。
辛怀英顿然从入定中醒来,浑身一震,倍觉神清气爽,特别是意念世界分外明朗。于是,他再次朝神像施礼致谢,转身行至殿外。看着这处庙宇,辛怀英不禁思索:冥冥之中,似有一种力量指引自己前来,为自己的修行打开了一扇窗。它是谁?带着思绪,辛怀英离开“龙泉庵”,转向南行。一边走,一边遵照龙王的指点,脑海里不断描绘家乡弯弯的小河、暂时栖居的涛涛温榆河,以及老桑树上亮光点点的朝露,思索着水流的各种形态,探究着不同形态背后的能量场交织。不知不觉间,一大片水塘呈现眼前。沿岸酒肆歌台林立,商铺作坊云集,商客游人往来,空气中时不时飘来炙子烤肉、爆肚、卤煮、灌肠等诱人香气。原来,已近正午,辛怀英寻得岸边一处巨石坐下,掏出饼子、咸菜、水囊,慢慢食用。
向水面望去,波光粼粼,微风拂过,一圈圈涟漪荡漾开来。辛怀英盯着波纹,畅想天地间能量场的运转,不觉又痴痴入定,一时间竟忘了吃食。恍然醒悟间,他将饮食放下,开始习练易筋经,同时运转道家呼吸吐纳之法。当二者达到行云流水的融洽匹配之际,体内气血的运转瞬间如春水东流,一畅到底。稍加克制,又如山泉细流无声。欣喜时分,辛怀英从旁边树上扯下一段树枝,乘势演练“天行”剑法。体内能量场在一呼一吸间蓬勃释放,柔弱的树枝在舞动间竟陡然发出剑啸般的声响,随之碎裂一地。“差距还是不小呀。”想起师傅以一段树枝直刺强盗,树枝完好无损,辛怀英深刻认识到未来的修炼之路还很长很难。于是,他收拾好行装,顾不得欣赏岸边的风光,再向南发力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