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问:“哪七项?“
赵文华说:“一、祭祀海神;二、广布德音,掩埋饿殍尸骨等;三、增召水军;四、差派赋税,超过百亩土地者加重赋税;五、贡献财力,给贡献财富者立功名或免除其罪;六、派人督军,派重臣监督部队练兵;七、暗察敌情:查明倭寇的情况。”
胡宗宪点了点头,问:“你身负这么多的使命,该先干哪一件呢?”
赵文华说:“先祭海,祭完海后立刻命令张经对倭寇开战。”
“好的。”胡宗宪说:“我即刻就安排祭海仪式,祭海的地点就选在大海边的的天后宫吧。”赵文华点头表示同意。
胡宗宪把祭海的事情布置完后,看到赵文华还一幅愁眉苦脸的样子,胡宗宪笑道:“梅村兄,你从京城打老远来到江南,想这锦绣江南,美人成群,何不消遣消遣?我深知梅村兄好美人,因此已经找了一些美人,特邀梅村兄前往。”
赵文华笑道:“恭敬不如从命。”胡宗宪拍了拍手,立刻从后堂进来一批香艳女子,上前便勾住了赵文华和胡宗宪的脖子,赵文华大笑道:“还是汝贞老弟会享受呀——”
两天之后,祭海仪式正式开始:渔民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至天后宫。天后宫也按祭海的要求布置好了:人们把神殿、庭院、戏楼等处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把天后殿里的“锏瓜钺斧朝天镫”等锡制仪仗搬出来,除去平时套着的丝织套子,擦得锃明瓦亮。然后,再把殿里的布幔、匾额摆布整齐。祭海的贡品也准备好了,最主要的是“三牲”猪、鱼和鸡。猪以黑猪为主,把猪杀死后,猪头上方一定要留下一缕黑毛,这代表着全猪的意思。祭海时将杀死的猪冲洗干净,然后将猪绑在一张小桌子上,并在猪的头上披上红绸子和大红花。鸡要先择大个的,鱼必须选择鲈鱼,以表吉祥。这一天,渔民们都纷纷前来龙王庙、海神娘娘庙等进香。前来进香的人有本地的渔民,也有许多外地行舟路过的海客。但是不论南北东西,他们都可归于两大类:许愿的和还愿的。许愿者焚香膜拜后,俯首在地,嘴里喃喃地向海神倾诉心愿;还愿的上过香后,则取来去年许下的供品,燃放鞭炮,在伞盖旗幔的拥簇下大肆张扬。天后宫人山人海,六对约十丈高的旗杆左右排列,十二面杏黄大旗迎风飘扬,斗大的“天后圣母”字样高耸入云,无数信士翘首凝眸,心悦诚服。这一天,也有到海边就近在沙滩上、渔船旁烧纸焚香,鸣放鞭炮,面海膜拜海龙王的。活动不但规模宏大,而且延续时间长。除了庙里的活动以外,大街小巷,挤满了踩高跷、舞龙、耍狮子的人群,气氛比过年还要热闹。祭拜仪式的高潮在晚上。入夜,各个海口灯火通明。当地商家和渔行出面组织,向各行各业筹资举行盛大的“放海灯”仪式。仪式的规模类似于佛教的盂兰盆节。放海灯前,于宽敞处设置巨形香案,摆放祭品,焚香烧纸,并请僧道两众筑台诵经作法,同时向海里抛施舍即预先蒸好的小馒头。深夜,在低沉、苍凉的锣鼓声中,人们聚集在海边放焰火,抛施舍。此时,海上灯火一片,随浪起伏,非常壮观。以后的几天,各村都要组织唱大戏,白天唱,晚上唱,最多的连续唱四五天,整个渔乡,沉浸在狂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