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闲聊下来,司马懿的博学多闻和以及对于各家势力长短之处的见解,让刘荡暗暗心折。
刘荡不知道的是,他的坦率,言语不多却往往能利用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观发表独到见解,也赢得了司马懿的好感。
酒过三巡,司马懿放下酒杯说道:“刘将军来访,必然不是为了和在下喝酒聊天,不访把话直说吧。”
“好,那在下就直言相告了。”刘荡离开座位,再次深鞠一躬,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司马懿听完刘荡的话沉吟半响,一言不发,就这么盯着刘荡看。
刘荡被司马懿看得心里发毛,他那双眼睛似乎能把人看透一般,“奶奶的,这些顶级谋士都那么厉害吗?不是说司马懿善于藏拙,还是说我根本不配他藏?”
心念电转的刘荡忍不住打破沉默,开口问道:“先生…”
“哈哈!请恕在下无礼,以在下观之,桥家能有将军相助实是大幸。”司马懿起身躬身说道。
“哦!?怎么说”刘荡说话被打断也不恼,也不敢怠慢,同样起身施礼。
司马懿捋了捋自己因为年轻尚且稀疏的胡子微微一笑然后说道:“以在下观之,阁下决非池中之物,将来定能飞黄腾达。而桥大小姐性子沉静聪慧,你俩的组合定能在江南搅动风云。”
刘荡想不到司马懿对自己评价那么高,心中暗喜,然而又有疑虑暗:“难不成我有什么特别的才能我自己都不知道,还是他能看出我有系统附身?不可能吧。”
刘荡谦虚道:“先生过奖了,我可没想那么多,只是桥家对我有大恩,在下是拼了命也要保住二位姑娘,还望先生相助。”
刘荡说完话不顾司马懿拦阻,坚持再次下拜,一躬到底。
司马懿像是被刘荡的诚心感动,或是出于别的原因也未可知,总之是他最终不但帮助刘荡分析了眼前的形势,还推荐一个难得的人才给刘荡,自己则谢绝了刘荡的招揽,洒然而去。
刘荡知道自己目前是没办法让这样的牛人留在自己身边的,也不强求,立马回到城主府向桥璃禀报,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刘荡向桥璃禀报,并召集各高层商议后,大家很快就同意了司马懿的方案,毕竟能有一个安身之地,所有人都不会想像丧假之犬一样四处逃亡。
按照司马懿的分析,此时对于庐江来说威胁最大的就是江东孙策,毕竟庐江可算是就在孙策的家门口啊,家门口有块肥肉摆着,你能忍住不吃?而北面曹操与刘备本就不是什么正经同盟,只要袁术一败,他们之间很快就会翻脸,他们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逐鹿中原上,暂时没兴趣到淮南插一角。西面刘表则本来就与孙策有杀父之仇,派人去联合黄祖应是不难。
司马懿也说了,威胁最大的孙策也有他的顾虑,此时孙策刚刚平定江东,人心不稳,如果冒然出兵庐江,很可能会后院起火。
这就需要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去江东说服孙策,让他暂时打消进攻庐江的念头,如果能够结盟那是最好。
这就引出了司马懿向刘荡介绍的人,严畯,字曼才,彭城人,为人好学,有辩才,精通《诗》、《书》、《三礼》,又好《说文》。
这些都是司马懿告诉刘荡的,短短十几言并不能看出此人有何特异之处,但是刘荡相信既然是司马懿的推荐的,那么此人定然有能完成说服孙策的任务。
招揽严畯的事情刘荡决定让桥璃自己去处理了,他刘荡总不能事事都要操心,况且他也实在不喜欢跟这些古代文人打交道,实在是礼数太多了,桥璃也该承担起作为主公的责任了。
而且刘荡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决定自己来,他要去江夏与黄祖结好并与蔡琳(刘表)结盟,顺道去见一位猛人。
决定好以后,刘荡就准备启程去江夏了,江夏离庐江有上千里的路程,骑马也得三四天才能到,一来一回加上江夏逗留几天,半个月就过去,他得赶紧出发,他可不能离开庐江太久。
剩下在庐江的人除了桥若可都还不那么让人放心,程银和杨弘都是临时加入桥璃阵营,忠诚度还说不准。
本来小桥还闹者要跟刘荡一起去江夏,刘荡好说歹说才把她留下,庐江不能不留下一个令人放心的人保护大桥,协助大桥守住庐江,以小桥的实力也足够对付一般的贼人了,只要坚持到刘荡回来就万事大吉了。
十里长亭外,官道边,两美丽动人的姑娘带着护卫来给刘荡送行了。
临行前刘荡把1900骑兵都交给了桥若带领,自己只带100骑兵去江夏,小姑娘被委以重任,小脸蛋红扑扑的很受用,眼神里坚定之中透露出了一些对刘荡不舍,真是可爱非常。
1900的骑兵就这么交给小桥,说实话是有些不靠谱,不过好在这些骑兵队长要么跟刘荡经历过生死之战,要么就是刘荡一手提拔上来的,还是相当信得过的。
再说小桥有什么搞不定的,不是还有大桥么。
桥璃小姑娘现在是越来越聪慧了,她只是静静地站着不说话,眼里有些担心,又有些复杂。
刘荡自知自己的身份奇异,很多事还瞒着桥璃,以桥璃的聪慧,相信心里也有很多疑惑。只是眼前还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
刘荡走到桥璃跟前,厚着脸皮捉住了桥璃的双手,感觉到桥璃的手微微挣扎了一下却没使劲,他裂开嘴笑了:
“桥璃妹子,你一定要相信我,守好家,等我回来,我把一切都告诉你!”
桥璃这时也笑了,眼里的疑惑也消失了,似乎她就在等着刘荡这句话,这一刻满世界的花草都黯然失色,“嗯,我相信先生,先生一定要保重。”
“那我走了,你们回去吧。”
刘荡话一说完,翻身上马,挥了挥手,带着100骑兵向西往江夏进发。
看着刘荡远远离开已经看不见以后,好奇宝宝桥若忍不住向姐姐桥璃问道:“姐姐,刘荡哥哥怎么叫你妹子啊,还有他回来要跟你说什么呢?”
桥璃脸上微微一红,啐道:“小孩子不要乱打听。”
“哼,你不就比我大两岁么,你不告诉我,等刘荡哥哥回来我问他去。”
……
刘荡带着一百骑兵一路晓行夜宿,由于路上实在无聊,那些毛贼又不敢打他们主意,所以刘荡这一路上是打算一面行军一面练兵了。
刘荡按照自己的记忆,把二十一世纪军队的那一套般了过来,他开始在他的队伍里灌输队列整齐的重要性。
他在军中制订了一项新的规定,他要求他麾下的骑兵们除了吃饭睡觉和休沐以外,无论是走路还是骑马时时刻刻都要保持整齐划一,如果做不到那就不能成为他手下的正式骑兵。
新的办法施行一开始总是困难重重,很多骑兵对这种奇怪的练兵法都不理解,有抵触情绪,他们觉得这些训练与他们的骑术没有用处。
刘荡也不解释,他仗着一战枭首张勋的威望,硬是压住了这帮兵痞子,谁要是不听使唤,做不好动作,直接就是一百个俯卧撑,他可是打算把着一百骑兵训练成功作为种子在全军推广的。
话分两头,庐江方面,桥璃听从刘荡的建议带着桥若和杨弘一起去招揽严畯,没想到此事顺利非常,根本不像刘荡说的大凡有才华的人都自视甚高,不肯轻易效忠。
这话要是让刘荡听到一定会大喊天道不公,想他去见司马懿那是几乎就差下跪了,这才说动他出手帮忙,这桥璃出面招揽人才怎么就如此轻而易举呢?
应该说严畯此时的处境也是不太妙,他因家道中落,此时已穷困潦倒,正需要找人投靠,桥璃来得很是时候。而且严畯也是儒生,对于桥蕤之父,当年名满天下的士人领袖桥玄也是倾慕非常,所以对于桥家具有相当程度的好感。
严畯听闻了桥璃的请求,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他初来乍到也想尽快建功立业,话不多说,第二天就由桥若派人护送过江去了。
……
第二天,刚刚平定江东的大小色鬼孙策和周瑜正在秣陵城(今南京一带),一面处理江东六郡的繁杂政务,一面筹谋如何能够轻松拿下庐江,而不需要大量调拨兵马。
只见小色鬼周瑜叹道:“本想利用广宗一带人口为诱饵,将刘勋赚出庐江,伯符则精兵简从奇袭庐江,那是易如反掌。只可惜,桥家抢先一步拿下庐江,据刺侯回报,此时桥家掌舵人竟是一漂亮女子,其麾下文武兼备,此计怕是难以凑效了。”
“啪!”大色鬼孙策用力拍了一下案台,怒声回道:“无论如何,庐江必须拿下,庐江可是我等北上的咽喉要道,岂能容旁人占据!”
“伯符勿怒。”小色鬼周瑜刚想说几句安慰孙策的话,只听见门外突然报来消息,说是庐江遣使者来求见主公。
“呵!此定是庐江等人惧怕我江东实力,遣人来求和也,伯符,且看来人如何说再做打算不迟。”
“好!传使者到议事厅,我等随后就到。”孙策下令道。
“是!”传令兵领命出门传达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