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们先来统计一下当时的破烂不堪的状况:从纪元1年始皇帝至今为止,76年,人口100万以上,人均寿命不到60岁,GDP1亿元左右,国库基本空虚。星球开发度60%。

是时候进行一次经济改革,促进帝国快速发展了。希望这位财政部长能够不负众望吧!

谭八世谭财,人如其名是个敛财的好手,就是有点抠。出生在西国,从小跟随父亲走南闯北,靠贩卖各种商品发家致富。是西国财富排行榜第一首富,他家的商铺遍布西国,在其他国家也有分部。能够在那个重农抑商的社会中脱颖而出也充分说明这个人必有过人之处。他极其聪明,每天早上运动然后看新闻,了解天下大事。他不认命,坚信努力奋斗可以改变人生。他的人脉资源极其丰富,朋友遍天下。他虽然有很多钱,但不会把钱放在银行,他的钱总是一大部分在投资。他能言善变,最会夸人了。积极乐观,每天都努力读书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谭八世继位的第一件事是决定谭七世的丧葬问题,以他的功与过能否进入皇帝陵呢?大臣们意见不统一,大部分认为不行,少部分认为可以。支持者当中最有发言权的礼部部长,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前几世的皇帝基本都葬在了黄帝陵,还没有出现什么罄竹难书的恶人。偏偏谭八世跟谭七世有仇,谭七世在位时很缺钱就巧立名目多次搜刮谭八世的财产,几乎抢夺了一大半谭八世的财产。当时还是财政部长的谭钱毫无办法,但已经在内心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既然谭八世以继位登基为皇帝,自然是皇帝说了算,大笔一挥,否决了谭七世葬在黄帝陵。所以说千万不要得罪那些有能力有权势的人,要不然后果会很惨的。

时间来到纪元77年,慢慢找到感觉的谭八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首先是重新整合建立新的中央银行,在每个县级单位建立银行分部,并允许县级银行分部地方管理,采用集体所有制,共同集资,共同承担风险,有能力的可以独资私有化。各县分部银行归县级管理,省里设置省级银行分部,国家银行分部,归各个国家统一管理,由政府出资按照企业商业管理,不得随意按照政府干预。国有银行再由中央银行统一管理。银行实行贷款存款发放债券基金等各项业务,其中存款利率1%,贷款利率3%,并每增加一年利率相应增加存款贷款利率1%。

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减少国家税收,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政府增加购买物品和劳务花费,包括买矿产,基础设施建设,裁剪公务人员,精兵简政,增加老人和失业人员救助金。

国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发行大量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但保持在一定限度内。

国家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降低信贷获得难度,利息率适当降低。

简单来说就是多印钱,多花钱,多信贷,让钱流动起来。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钱权是一体的,有权就可以有钱,而有钱就可以有权。为了快速地增加财政收入,开始了卖官鬻爵,价格也是非常高,但还是有好多人去买。商人是以盈利为目的,其在管理国家之时,首先想到是为自己谋利益,其次才是为国家。而商人当皇帝又会给自己市场垄断的地位。

商人治国有好处有坏处,人人视财如命,唯利是图,即便是人人都很有钱,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民精神内部空虚,完全背离了科学主义的信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纪元80年随着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高度集中,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控制了部门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赚取高额利润。用各种手段剥削压榨工人商人农民。谭帝国俨然变成一个公司,满世界的赚钱,西国西面的几个岛国部落就被谭八世收购了,打仗多难啊,有钱就行,收购了他。

到后来纪元85年,彻底失去控制,钱币大量贬值,通货膨胀高达200%,人民失业率急剧攀升。国家社会再次失去控制。人民财富差距极限扩大,人民矛盾逐渐激化。工人罢工,商人休市,学生罢课,天天跑到街上集会示威。

商人谭八世治国也是不行啊!这时候的谭八世成为世界首富了,他积聚的财富占到国家一半。可是有什么用呢,一旦激怒了人民,早晚给你瓜分了。可是谭八世不明白,他以为能带领国家和人民走向富强,结果富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越来越穷。穷人也是人,投票选举的时候富人也没有多几票。大部分人反对谭八世继续当政。这可把谭八世愁坏了,他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希望在当几年皇帝,毕竟这个权利实在是太大了,有人给他出主意,选举的之前给全国人民发福利,每人发100元,好歹的度过了难关,但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人民天天在街上闹,工厂也停了,没人生产产品,店铺停了,没人卖东西了,啥也吃不上,就等着国家养着,这怎么可能长久,很快就发生了暴动,各国之间互相战斗,好端端的谭帝国转眼分裂为五个国家,每个国家都各自为政,各自为战,选举出各自的国王。这时候言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占领中央,挟天子以令诸侯,命令各国会盟于中央议会厅。谭八世颤颤巍巍小心翼翼的跟在言王后边,俨然是言王的小弟。在这个唯钱至上时代,言王有钱,有军队,谁敢不听。表面上唯唯诺诺,但私下里又形成两大阵营,以言国,谭国为首组成的工业资本国家,以西国日国十国组成的非工业资本国家,开始打仗,各种征战讨伐,今天你胜了,明天我胜了,双方各有胜负,但人口财产却是日益减少,慢慢的人民疲倦了,大家迫切的希望能够和平相处,完成统一。

纪元90年,满目疮痍的国家,满身伤痕的人民,积贫积弱,世界满是残垣断壁,触目惊心啊!战争是对自私的人类的惩罚。人民开始反思,开始后悔,终于有人走出来了,西国国王提议在谭国再次会盟,大家都真心实意的坐下来,有话好好说,会议进行的非常顺利,停战,各国签订和平共处条约,五国重新回归统一。

此时的谭八世已经接近老年了,再说是个商人不适合再继续当皇帝了。那就重新选一位吧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再选皇帝上也是如此,前朝的功臣,贡献巨大的人最有可能成为下一朝代的皇帝。达成此次和平统一的最大功臣是一位政治家--西国国王谭西王。他本来就是位国王。是个搞政治的老手。

纪元90年,谭西王继位皇帝,就是谭九世,这位政客,有理想,能为国家和人民着想,为人民谋福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他代表着官僚阶级,掌握核心权力的政治主体。他创建了一个新的党派--科学主义党,简称科学党,是全国的皇帝,又是国家的立法领袖。他是政治系统的协调者和组织者。作为政治权利的核心,他擅长与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政策。他有智慧有责任感,深谋远虑、顺应时势、善于决策,速决明断,见微知著,胆略过人,意志坚定。这简直不是人,也太完美了吧!几百年才出一个的伟大领袖啊!

他建立科学党,要经过层层筛选才能够加入科学党,只有在某一方面优秀的人,才可以。想当官先入党,想入党,先优秀。这就促使人们在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科学党遍布在各行各业的领导岗位上公司领导,政府官员,军队领导干部,农村代表,教育官员,社会优秀青年,都是科学党成员。并且是先决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不是党员严禁录用,先入党才能当官。

科学党成员严禁信仰其他教派,包括佛教,尹斯兰教,基督教,儒教,道教,天主教等,只能信奉科学党唯物主义者井产主义,以人民为主导,为人民服务的态度。

国家实行按宗教分类,信仰佛教推荐去日国,信仰基督教推荐去西国,信仰尹斯兰教推荐去言国,信仰儒教推荐去谭国,信仰其他教派或无信仰者推荐去十国。虽然不是强制要求,但你自己单独留在某个不一样的国家很容易出现矛盾,例如你在信仰佛教的国家说起你的信仰,你的教义很容易挨揍的。所以最好还是去推荐你去的地方。

但这都不是主旋律,大部分人都对科学党趋之若鹜,都已成为科学党人而自豪,这或许就是政治的号召力量吧!加入科学党你就可以在各个国家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不管到哪就是当领导当官的前奏啊。

谭九世创立的这个优秀的科学党,自封为党领导人。即谭九世皇帝党领导人。一切行动听党指挥,党领导国家,党代表人民,为人民服务。

另外完善国家各个部门,设立:国家立法委员会管立法,检察院管监察,法院管审理案件,发展改革委员会管理社会改革发展,社会科学部管促进社会科学研究,民族委员会管理民族事务和促进团结,财政部管理国家财政,人民资源委员会管理人口和社会资源,教育部管人民教育,建设部管理国家建设,军事委员会管理军队事务。

保留原来的中央银行制度,以及军队建设制度,以及官员选拔任免制度,三权分立制度,少数服从多数,至少达到3/5,保留原来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家在谭九世的带领下逐步走向成熟。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实现分产到户,以户为单位组织生产,使农民有田种,人民有工作,降低社会失业率,控制减小通货膨胀率。减小各国之间的财富差距,使各国人民均衡财富,优化产业结构,缓和社会矛盾。并设立每五年奋斗目标、每十年中期目标,和二十年长期目标。

还有10年马上就是建国100周年纪念年了。谭九世想利用这十年实现人口由现在的500万增长到2000万,GDP由现在的5亿发展到20亿,人的平均寿命由现在的65岁增加到70岁。星球开发度由现在的70%增加到80%。目标已经建好了,就开始努力奋斗吧!

政治家谭九世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好大喜功,有些目标真的很难实现,你立下这些目标过过嘴瘾,万一实现不了,啪啪打脸啊!有些政策又是互相矛盾不合时宜的。比如你要精兵简政,减少政府公务人员,却设立那么多政府部门,这岂不是互相矛盾吗?你要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各国经济平衡,却按信仰分配人员,这不是加深了贸易壁垒和民族茅盾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指望谭九世能够人无完人,毕竟他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在实践中前进。具体实效如何呢?就让时间去检验吧!

谭九世的思想是先进的,超前100年,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他废除了当时的帝国金币,盲目推行各种新币,使货币流通和信用受到严重的削弱,使财政经济陷于瘫痪,他本意是削弱各大豪强贵族的经济实力,但由于币制混乱,导致民间交易不顺畅,造成了物价极度不稳定。并且新钱币越印越多,实质上造成民众财富削弱。

谭九世为了抑制商人贵族对平民的过度剥削,制止高利贷,控制物价,但百姓无钱时可以向政府借贷,利息较低,这本是好政策,如果认真执行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但这必须要在国家掌握相当数量的货币,并且有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前提下。由于条件不足,谭九世只能依靠那些富商大贾来推行,反而给了他们搜刮群众的机会,形成了危害更大的官商垄断经营。国家对盐铁等实行统一管理,早已实践证明是不行的,实际只是给主管官员增加了财源。最终国家没有增加收入,百姓却加重了负担,正当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也受到打击。

谭九世还掀起了空前绝后的改名运动,地名、官名、建筑名,几乎都进行了修改,导致了官吏和群众都迷糊了,频繁的改名对行政工作和群众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麻烦,造成官民心理上的厌恶。

谭九世在西国以西的岛国部落要求强制移民,那蛮荒的孤岛,哪有人愿意去。一时间民怨沸腾,千夫所指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边境战乱不断。

纪元95年,天灾人祸不断,旱灾蝗灾肆虐。谭九世的改革不仅没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天下大乱,国库也是耗费殆尽无法拨款赈灾,造成了民众难以生存。

第二年,终于逼迫的全国各地战火纷飞,起义不断。谭九世一看大势已去,就在皇城上吊自杀了。临死前他留下这样的遗言:

我本是出色的政治家,想当年力挽狂澜,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际,临危受命,力求建立一个富强文明的强大国家,我的那些政策都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怎么就得不到好的结果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啊?我愧对国家,愧对人民,我愿以死谢罪,只愿天下人能越来越好。我是做不到了,希望后来人能做到吧!说罢,上吊自杀了!

真是让人感到惋惜,明明就是为了人民好,那么好的政策,如果认真执行怎么会到今天这般地步呢?时代的悲剧啊,时代不允许有那么超前的理念,不合时宜,不切实际,想得美啊,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纪元96年,人民还在为了生存苦苦挣扎,徘徊在生死边缘。各个国家地方都在各自为战,哪有人关心政治了,谭帝国就一直处在自由状态。但总要有人出来管理国家事务吧?但现在政府信誉基本为0,人民都不信任,他们觉得选出来的人也只会为自己的利益,不能全体人民。于是总是不能达成一致,最后各个国家都决定自己选皇帝,选出能代表自己的皇帝。于是谭帝国就此分裂为五个国家言国、谭国、日国、西国、十国。其中言国实力最强,西国第二,日国第三,谭国十国最弱。他们都以自己为谭帝国正统皇帝,谁也不服谁。不服就打。谭国实力较弱又地处国家中央,处于五战之地,只能四处讨好,宣布成为中立国,不参与各国的争霸,这真是一个聪明的选择,要不然很快就被灭了。

实力也较弱的十国,却是不识时务,不服从西国和言国,非要独立。按说实力不行你就找个靠山啊!真是夜郎自大。言国看他这样狂妄自大,必须要灭了他,于是出兵攻打十国,十国一看这形势才开始害怕起来,但为时已晚,很快十国王就被言国抓住当了俘虏。这十国王眼见性命不保,只好放下身段当了言国王的侍臣,每天为他鞍前马后,照顾起居。但回家就暗暗发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总有一天我要杀了你。他怕自己忘了这灭国之仇恨,每天早上起床就要拔自己一根头发,来提醒自己。

纪元98年,十国王给言国王送了很多钱财,又说了很多好话。言国王看十国王这么听话,以为他已经被驯服了,一高兴,一心软就放他回国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小小的错误决定会给未来带来严重的后果。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十国王回国之后马上下罪己诏谴责自己:全是因为自己的狂妄自大,得罪了大国,与之结仇,导致最终的灭国惨案,如今自己侥幸逃脱回国,自今日起举贤才,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富国强兵,报仇雪恨,希望大家勿忘国耻,积极生产,共同努力。

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马上就激发的人民的热情,从此十国逐渐强大起来。十国王亲自下地耕作,穿戴简朴。发展生产广分田地,减轻赋税。还鼓励生子,每户至少生两个孩子,生多了还有奖励,养不起的国家给补助。对于鳏寡孤独也进行各种照顾,宽刑薄赋,收买人心。

他还招贤纳士,整饬吏治,重用了一大批能臣武将,加强军事训练,强化国防,制造强弓利剑,训练军队,毕竟是被欺负怕了,没有强大的军队免不了又要被欺侮。

在外交政策上,奉行怀柔政策,与其他国家结好,不时的送些优厚的礼物,放松他们的戒备。十国王的种种措施,收效非常显著,壮大了自己,削弱了敌人,争取了时间。十国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发兵讨伐言国,称霸世界只是最佳时间和有利时机的问题了。

纪元99年,言国和西国一直在打仗,国力日渐式微,十国崛起为最强王者,日国也是发展缓慢。留给其他国家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十国先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日国最远,主力尚存,采取拉拢策略,给他们送去了大批的金银财宝。言国比西国强大,又有灭国之恨,必须要把言国打败,但现在还没有实力与言国西国同时开战。于是十国王派使者去西国结好,送去很多财物,并许诺打败言国就与西国平分土地和人民。西国王也是见利忘义鼠目寸光之人,就高兴地答应了。

秋收之前是最难的一段时间,真是青黄不接。终于到了报仇雪恨的时间了。十国王亲率领精兵强将100万,浩浩荡荡的攻打言国。言国王还不信,那十国王是我小弟,我们友谊深厚,他又穷又弱,怎么可能来打我呀?前两天还给我送了很多奇珍异宝,不可能,不可能!

可事实胜于雄辩,十国王的军队马上就到达言国王宫了,他才反应过来,准备组织兵力抵抗,可大部分兵力都在于西国打仗,来不及回撤了。他龙袍都来不及穿,迅速往撤离,并让军队迅速回来勤王。京城是守不住,好在军队主力还在,终于言王与军队汇合,誓要与十国王决一死战。

年冬天,天空飘着雪花,双方在平原南北两侧列阵,一方是灭国之恨,准备充足兵强马壮士气高昂,一方是保家卫国,仓促回防,人困马乏,情绪低落。结局已定啊,从言国王放走十国王那一刻起,就注定会有这么一刻。战争的号角吹响了,战争的车轮无情的碾压,言国王败了,他还寄希望于十国王能念着旧情放他一马,十国王不会的,那些仇恨压在心里太久了,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你当初若是没有欺侮与我,今天尚能留你一命。但你必须死,必须的。言国王死于乱军之中,言国就此覆灭成为了十国的附属之地。但十国王还真不是一般人,他要的可不仅仅是一个言国,他是要整个天下,要做谭帝国的皇帝,你们看着吧,早晚我要称霸世界,你们谁也阻止不了我。

他现在先要稳定人心,下诏昭告天下,我只是与言国王有仇,当初他灭我国家,欺侮我好几年,今天我大仇已报,与你们无关,言国就此成为我十国的附属之地,你们都的生活一切照旧即可,他只有几个要求,杀人偿命伤人抢劫放火的一律抓起来。大部分人都同意,还有少部分人反对,叫嚣着要把十国王赶出去,聚众造反作乱。十国王立刻派兵抓起来。

言国灭了,西国王还在家里做他的白日梦呢!派使者前来要钱要地要人。十国王笑嘻嘻的好言相劝,暂时没有回去等着吧。西国王一看十国王翻脸不认人,又经人提醒,这是要翻脸啊,十国言国那一仗打的十分惨烈,言国军队那么强大都不是十国军队的对手,我这肯定打不过啊,怎么办呢?还好反应快,要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赶紧派人去日国结盟。日国本来就弱小,现在西国来人商量结盟,日国王有心求和,又怕得罪了强大的十国,正在此时,十国的使者也来了,他们也要跟日国结盟。这可如何是好啊?,是跟着强大的十国攻打西国,还是跟着不太厉害的西国去攻打强大的十国呢?真是左右为难啊!还好有个明白人出现了,这是个衣冠楚楚的书生,手拿羽毛扇,仪表堂堂一表人才,一看就是个洞悉天下大事的能人异士。他给日国王细说天下大势: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