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自从西国日国联盟,各国都在训练士兵,筹备军械粮草积极备战。

足足准备了大半年。纪元100年春天,双方在边境集合对阵,一方十国王亲率兵150万,西日联盟这边兵士120万,大致相当,但一场战争的胜利关键看统帅,兵再多不会用也不行,十国王以当年拔头发自勉久经沙场百战百胜,而西国只有一个书生意气的能人异士,才高八斗,经天纬地,意气风发。也真是针尖对麦芒平分秋色。这将是一场持久战啊!就看谁能看的更远,不出现失误。

渐渐的书生意气毕竟不是久经沙场的对手啊!长时间的谋划,书生吃不消战场那么大的压力,一病不起。没有的首脑的指挥,联盟军一败涂地,兵败如山倒。纪元101年十国王统一全国,先后灭掉西国,日国,最后又将中立国谭国收服,至此全世界终于归于一统天下。十国王就此登上宝座,名正言顺的当上了谭十世皇帝。谭十世可是个不简单的人物,能让贫穷落后的十国逐渐强大,灭掉其他国家统一全国靠的是他隐忍的秉性,厚积薄发,变法革新奖励耕战,举贤任能,厉兵秣马,富国强兵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他经受住了历史和战争的考验,他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但他是个优缺点都很突出的人物,他能管理那么多军队士兵,靠的是以法治军,以法治国理政,对将领赏功罚罪皆依法,但他很专治,认为朕即天下,其法严苛过甚,动不动就杀就伤,就囚禁。这就把人们逼急了,你打仗治军严厉点也就算了,这人民群众又不是军队,你这么严苛,谁能受得了啊!

不过谭十世还是做了一些好事,他统一全国,统一文字和官方语言,全部要用谭文字,统一全国法律,统一货币制度收回地方印钞权,统一道路规制,统一设置国家政府部门。

为了加强国家对地方的管理,设置邮局驿站,方便信息政策的上传下达。

在教育方面设置军事科目,加强人民体质锻炼,毕业时军事科目考试不合格一律不能毕业。

谭十世是十国人,他信奉道教,相信长生不老之说,他当皇帝之后就派人到四海八荒之地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又派道士在京城里炼丹,弄得京城乌烟瘴气,人心惶惶。

为了加强人民思想统治,他把那些不利于他的书全部收集烧了,凡是私藏的一律死罪。人的思想怎么可能控制住呢?就像手里的沙子只能越攥漏的越多。这可真是个铁血皇帝,简直不把人民当人看,就像是任他摆弄的牲口一样,当时求取仙药的人也杳无音信,再加上整天吃那些有毒的丹药和连年征战带来的伤病,谭十世对长生不老不抱什么希望了,他觉得那些书生骗了他想害他,于是下令把他们都给杀了。一时间民怨沸腾,人民敢怒不敢言,都有了反意,只是在等一个契机罢了。

纪元102年谭十世觉得活着不能长命百岁,死了也要统治天下,于是大规模的修建皇陵,召集了民夫40万,外加军队20万,为他修建一座极其奢华的皇帝陵墓以铜铸顶,以水银为河,遍布机关,必须要在死后能继续统治天下。并打算在建成之时把那些工匠通通活埋。真是狂妄自大,丧心病狂啊!活不下去了,就反抗,为了生存什么都可以做,以前谭十世灭五国时就杀孽太多,现在更是变本加厉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什么你就能高高在上,不把人民当人看呢?你算老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转眼间各地纷纷起义,誓要推翻谭十世残暴,当时支持谭十世的军队都在监督民夫建造皇帝陵,光那四十万的民夫就震慑不住,更不用说天下的起义大军了。谭十世连皇城都逃不出去,就被身边的侍卫一刀砍死了。侍卫立刻以新皇帝的名义下昭全国昭告天下,他已经为天下专治仇雪恨杀了谭十世,请人民都回家继续生活吧!请大家放心,不会再有严苛的律法和沉重的赋税徭役。并打开粮仓国库给全国的人民分粮发钱。这才平息的这场民怨沸腾的起义。这个侍卫为什么这么好心帮大家的忙呢?他真是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大善人吗,其实他也相当皇帝,过过当皇帝的瘾。他自封为谭十一世,于纪元103年继位大统,承接帝位。由于人民都收了他的好处,也就随他去了。

这位只杀了一人就登上皇帝宝座的谭十一世,是个尹斯兰教的忠诚教徒,他来自言国靠近边境的沙漠地区,虽然是沙漠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所以他家族想当富有,但他不满足于仅仅是有钱,他还要有权,于是他抛家舍业,抛妻弃子,跟随谭十世征战沙场,战功卓著,一步步晋升终于当上了皇帝的侍卫。眼看这个皇帝不行了,他也在为自己的未来考虑,好不容易才有今天的地位,难道就此放弃吗?不行,既然你已经不行了,就下来,让我登上权力巅峰,我来做皇帝吧!于是他一刀就把谭十世砍死了。虽然他身在江湖,但他从小耳濡目染的接受尹斯兰教的熏陶,现在还是个忠诚的慕斯里,他不论到哪都随身带着一本《古兰经》,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遵守教义。既然他登上皇帝宝座,于是也自封为圣主安拉的合法继承人,你当不当皇帝其实无所谓,但你要自封为尹斯兰教的合法继承人,很多言国的慕斯里可不愿意了,怎么平白无故出来这么一位来历不明的继承人。于是尹斯兰教就此分裂为两个教派,对外都宣称自己为合法的尹斯兰继承人,以谭十一世为首的称为式叶派,以言国为首的称为孙尼派。不过他们都是慕斯里兄弟都想要将尹斯兰推广天下,他们信奉同一部《古兰经》,遵圣训,都是诚信真主独立,承认穆罕默德圣人是真主派来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并认同真主的独立、全知、全能本然自立,无始无终、无重量,无动静,无匹敌、不占据时空、无形无相、公正完美的存在。

谭十一世,立志要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谭帝国,他规定人民尽可能多的人物信奉尹斯兰教,凡政府官员、军队长官和公司领导必须信奉尹斯兰教。教徒每日必须履行五项天命功课--念诵清真言,力行拜功,封斋,完纳天课,朝圣觐见以及其他礼仪。在教育中必须增加尹斯兰教课程。规定人民必须尊重教徒,教徒地位高尚。又统一规定教徒要信安拉,信穆罕默德使者,信古兰经,信天使,信末日,信前定,但不是宿命论。

如此大张旗鼓的宣扬尹斯兰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推广了教义教徒,但也未免操之过急,一时间人民来不及反应,很多人都是生来已久的信仰怎么能说变就变呢?很难接受啊!好在还不是强制执行,留给人民一定的自主权,但凭什么你尹斯兰教慕斯里就高人一等啊!

接下来谭十一世做的就更加过分了,他下令禁止人民买卖猪肉,禁止人民杀害猪,吃猪肉。禁止女性不带围巾就在外面乱逛。

在这个男女平等,名族平等,人人平等的时代,你搞个一家独大,这不太合适吧!

反对无效,谭十一世立刻下诏书给全国人民发钱,说这件事给大家带来了不便,我给大家补偿。钱可真是个好东西,钱能办成很多事啊,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好在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个猪肉不吃就不吃了,不是还有鸡肉牛肉鱼肉吗,这围巾带着也就带着吧,就是稍微麻烦一点,又不是什么你死我活的大事。渐渐的也就习惯了,习惯就好了吧。

纪元106年,本来人民都已经慢慢习惯了不吃猪肉,习惯了带围巾,习惯了慕斯里高人一等,谁让他发钱呢,但人千万不要得寸进尺,有些事情真的不是靠钱能解决的。谭十一世有些得意忘形了,真以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他不顾孙尼派的反对,非要强制性推广尹斯兰教,昭告天下:从今天开始每个人必须信奉尹斯兰教,不信教者要么抓进监狱,要么就去做苦力,更有甚者直接杀掉。这就太不像话了,怎么能这样干呢?你以为你是谁?你算老几啊?

当初都是一些烦琐小事就不跟你计较了,你现在还搞到杀人放火的地步了?全国各地的人民都开始反抗了。特别是西国的基督教徒和日国的佛教徒还有谭国的儒教文人,纷纷起兵反抗,就连言国的孙尼派慕斯里也是强烈反对。谭十一世一看把人逼急了,马上就天下大乱,他胆战心惊,丢下这个烂摊子一溜烟的跑回言国老家了。很多式叶派慕斯里也跟着他回去了,于是言国分裂为两个小国,式叶派慕斯里和孙尼派慕斯里,对外都称为慕斯里兄弟,有外敌就共同抵御外敌,没有外敌,两兄弟谁也不服谁,整天吵的昏天黑地,这可拖累了言国经济,言国就此进入了低速经济发展时段。

其实还有一部分极端主义慕斯里,潜伏与世界各国,伺机报复社会,图谋复国,制造各种各样的恐怖活动,世界各国都深恶痛绝,言国对此也是持反对意见,明确表态反对以恐怖活动暴力复国,在言国就挺好的。

经过谭十一世的宣扬,慕斯里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最大宗教。这也挑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教派大战。

我们来统计一下各个教派力量对比:

谭帝国总人口1600万人,西国王有300万人信奉基督教还有新培养了50万慕斯里教徒。言国有150万人式叶派慕斯里和150万孙尼派慕斯里。日国有200万佛教教徒还有新培养慕斯里100万人。十国有道教100万人和其他或无教派人士100万人还有新培养慕斯里50万人。谭国有儒教人士300万和只信仰科学党人100万人。由于历史原因,想当官或者军队长官或者公司领导必须是科学党人,这是历史传统。虽然后来让谭十一世改为尹斯兰教,但并没有废除科学党派,只是在科学党的基础上再信仰尹斯兰教,很久以前就废除科学党不能信仰其他宗教的规定,所以有很多科学党人信奉双重教派,只是把他当做上位的基础条件而已。全国第一大党是科学党,共计600万,但组织散漫,如同一盘散沙,没有明确的教义和权威的领导系统。第二就是尹斯兰教共计500万,虽然此次谭十一世潜逃回来老家,但慕斯里已经在实际上成为了社会第一大党,慕斯里教徒的影响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之后是基督教和儒教各有300万,最后是佛教200万无党派人士100万。其中变化最大的事日国,新产生了1/3的慕斯里,现在谭十一世卸任,他们不愿再跟着日国这个佛教为主的国家,觉得在日国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于是佛国开始了残酷的内战。相比佛教徒,慕斯里更加激进,虽然人数少,但更加团结,渴望战斗。人们聚集在一起示威游行,甚至殴打佛教徒,事态严重,随时有大规模战争爆发,这时候日国佛教徒首领开始带领大家举行非暴力集会游行,就是静坐,反对暴力。政府正在焦头烂额的维持稳定,不让大家集会,谁带头集会就抓起来,于是就把佛教首领抓起来了,佛教首领,就在监狱里绝食抗议。佛教徒们不干了,开始围攻政府部门,政府只好又把他放出来了,局势彻底失控了。政府干脆不管了,让两大教派自己解决。佛教首领还是领着教徒们非暴力静坐集会,日国的慕斯里就在旁边集会游行示威。双方就在广场街道上对峙,偶尔会发生大规模械斗,互有损伤,但问题不是对峙械斗就能解决的。双方首领开始对话协商讨论。佛教不允许慕斯里进入日国政府高层,只允许他们做低级官员,不允许他们进入权力中心。慕斯里当然不会同意了。谈不拢再集会斗殴,然后再谈判,谈谈打打,打打谈谈,这样一直持续了快一年,直到纪元108年才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在日国东部靠近言国的地方划出一个省给你们当做生存的土地,是生是死,是穷是富,就此一刀两断,不再归日国管理,至于你们是想独立还是想并入言国你们自己决定,本来地方就小,又不富裕的农业国家还要壮士断腕以图自保,日国的经济直接掉了1/3,就此成为最落后的国家,很久没有发展起来。分裂出来的慕斯里兄弟经过投票决定加入到言国大本营,他们也是害怕日国那天看他不顺眼又打他,把土地要回去,还是去言国吧!但言国这时候还在内部争吵不休,也没空管理这个新来的小弟,同意他们加入,就让他们在边境自力更生,相当于一个特区一样,只是名义上加入,经济军事政治都是觉对独立,只是答应在受到其他国家侵略时出兵保护。言国一直忙于党派斗争,经济发展也很差。跟日国可以说是同病相怜。

再来看西国这边的情况,也真是势同水火啊,西国言国本来就是老对手,老冤家,西国怎能容忍这里有敌国的奸细,时时刻刻歧视慕斯里,绝不允许他们生存,非要把他们赶出西国,这些慕斯里真是太惨了,离言国那么远,言国忙于内乱也没空管他们,孤立无援苦苦挣扎着。有一部分忍无可忍转入地下,建立了反对西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恐怖组织,有一部分逃到不怎么仇视慕斯里的谭国,有一部分历尽千辛万苦回到言国,言国王就把他们分配到从日国回归的特区一起。也算是落叶归根吧!

而十国和谭国对于慕斯里持包容态度,允许他们在本国生存,才没有发生大的骚乱。

经过这几次世界范围内的教派斗争,世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各国经济普遍发展缓慢,西国基础较好发展较快,谭国地处四战之地,一直忙于处理外交和边境以及人口问题,经济发展一般。言国人口增加了150多万,人口最多,但内乱不止,但根基深厚,相信很快就能恢复。十国和日国国力较弱,也无心参与世界争霸,依旧默默无闻,缓慢发展。

纪元110年,世界各国逐渐走出低谷期,开始积极生产发展,现在也是时候选举出新的皇帝了。至此百废待兴之际,最需要的是能带领大家走出低谷,快速发展生产,走向复兴的伟大领袖。各国纷纷举荐自己国家的财政部长,发展改革委员会领导人,建设部长。经过层层筛选,逐个考核,最终选出来一位社会科学研究院的院长。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