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徒,老道为你卜了一卦,此次下山你可要留足8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小子的脾气,你家中有变数,你也是这一变数,于老爷子三年前向我请卦,就知道于家之后要冒冲,故设法让你小子避开。”
听着老驴子的话,于尘若有所思,自己只不过是于家长家的小儿子,自己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妹妹,怎么就要自己避开,老爷子对于垌的疼爱一家人都看在眼里,为什么会是自己,总不应该是三年前那天晚上的事儿吧……
“但是三年里这冲我也没解开,已经快孕育成劫数了。你命中也在三个月后有场劫,且是避无可避,所以为师让你下山赌一把,再是如何不过是世上再无于家,不过为师我虽没什么天大的本事,却是能保你一家人身体无恙。就看你小子了……”
于尘这倒是听明白了,他早在三年前便已被于老爷子算进了局中,执棋人却不是自己的爷爷而是另有其人,自家师傅的本事他还是知道的,这冲恐怕不是自然形成,那执棋人到底是谁?若想破局,棋子必要跳出棋盘,形成对弈之势。
想着想着,他倒是好奇眼前这本万和经,伸手翻开,之间扉页上写着“万物生,万法顺应”,除了非也上的7个字,整本经书便再无内容,难道是无字天书。
“这本万和经,其实就是为师修的道,换句话而言只不过是为师的心念,同场相联系,万物讲求相生相灭,此消彼长。所谓的道,就是这个道理。用你的话说就是等价交换,积德行善求换良缘,攻伐罪过自有杀罚。为师用尽迄今为止的功和罚换取了于家身体无恙。这场劫数就看你小子的造化了。”
声音戛然而止,再无延续,于尘也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他知道的是,他还活着,老驴子没有要害他,还送了他道法,额,看着更有点像系统。
三合在观中听到于尘的心声,眼角边的青筋暴起,用手拽着山羊胡使劲。
于尘心中明白,他所悟的道确实有所道理。“积德行善”,于尘想了想,“拯救于家”,唉,责任太大,我不过是个浪蹬子,只想逍遥一生,开摆,既然下了山除了于老爷子和那个男人,谁也管不到自己,至于劫数,随缘吧,不是说了么随缘生随缘灭,八年后再躲回道观,谁也别想叨扰自己。
3分钟后,于尘便到达了莲潭,梳洗一番,颇显英姿,气宇间自然有着来自豪门的瑞气,五官么还算的上端正,就是这一身行头过于朴素,虽说不上是流浪乞儿,但绝无可能让人能联想到豪门富少。
饶了一圈来到东侧的步梯起点,因为快要到凌晨了,于尘想了想,掏了掏口袋却是没有一分钱,肚子忍不住的呜鸣。
于尘脸上有些窘迫,迈步走向了山脚下的早餐店。
由于寒城的百姓时常来芙蓉观烧香,向师傅和师兄弟请卦,为了显得虔诚倒是图个早,但也有些人是扛不住饿的,从这早餐店的红火生意看来,这样的人不占少数,实际上也没有什么虔诚不虔诚的,但是人心中总觉着只有虔诚才能灵验。
老板见于尘,熟悉又觉得陌生。
于尘虽是上山三年,但是却没呈递入观帖,连拜师也是相当随意,占卜算卦,师傅都不让他来,在外人和师兄弟面前,说他道法不通,心术善浅,倒是大师兄常为他争辩。于是也很少在前殿露面,寒城百姓多同大师兄,二师兄和小师妹熟悉,却不知道三合道长还有他这个徒弟。
不过老板在山脚下过活多年,虽不与于尘常见,但也知道芙莲观有这么一个神神秘秘的人物,且拜三合道长为师,却不入门。
老板是一名叫做兰鑫的妇人,同丈夫一起经营这家早餐店多年,从三年前的一偏屋做成了酒店般大小的店面,在去年也开成了寒城连锁,也成了寒城里有名头的富人。不过天不随人愿,一年前有人爆出他们用料不讲究,于尘虽不大相信,但是也就在那年正是夫妻打算开连锁的节骨眼,不用多想于尘也明白了其中道理。
那天下山,他特地绕路来了这,为老先生卜了一卦,卦象不想但不算差,他们夫妻俩诚信经营多年,乐善好施,也积下了不少良缘,“老先生,果由因生,我自然信得过您夫妻二人的,此灾不在财气,注意身体。”
虽然夫妇二人不知道于尘算的准不准,但是还是感谢了于尘,便送了一份皮蛋廋肉粥和豆花。那时,于尘心里可美了,他知道他的本事化不了灾祸,但是手上的早点却是他在山上不为多得的口福了。
后来听闻,那位老先生开诚布公,将厨房等闲人勿入的机关要地改装成了透明玻璃,对手下的员工颁布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入寒城的CBD,开起了连锁,但是却在医院查出胃癌晚期。
老先生明白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一飞冲天便指望在今朝,他没有听取医生的治疗方案,选择回家静养对着老妇人说:“没事儿的,你看看新闻上多少人说到深山里呼吸新鲜空气,规律饮食就康复了,我看啊,这也不是大病,你们都紧张些什么。家里的生意正要飞腾,少在我身上劳神费力的。”
后来,于尘只是知道那位老先生葬于山腰,立了碑文,算是山腰上比较阔气的了。芙莲山,因有风水气运,受各个家族重视,寒城多半的豪门贵绅都归于此处,看似阔气的墓在比较下也变得平庸。
后来受国家政策影响,这儿的墓便不会再多了,更成了宝地,多少人家想着和别人换,真是糊涂,更换他人的墓穴可是要亏了阴德的,不得往生啊。
老先生入葬的七天后,于尘怀揣着从香台上偷来的供果,来看望老先生,笑道:“老先生您操劳一生,儿孙自有儿孙福,求不来的,您幸苦了,便休息吧。这些可都是真君赐给您的,算是您的福报了。”放下供果,于尘自然是要回去领罚了,心想:哼,真君托我给的,不就是跪香么,又不是第一次了。
【实际上对道教文化了解的比较少,所以很多专业性的内容可能存在纰漏希望在相关方面从事工作及学习的书友多加批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