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
清脆而轻灵的银铃声,萦绕耳边,很熟悉,好像在哪儿听到过。
“收你为徒?你为什么这么想。”
“达者为师,你说的。”
秋雁归迷迷糊糊的,只觉得眼皮乏力,恍惚间,眼前出现一个少女,迎风而立,身穿一身紫红色的衣饰,纤细的腰肢被一条金丝玉带束缚住,少女好像很喜欢黄金的样子,手腕上带着一对黄金镯,上刻龙凤呈祥,脚踝上佩着一对金铃随着走动都会发出声音来,长达腰际的黑色长发被分成两层,内层更长,发端被几颗金铃束起,外层则用两枚金簪别住。
金饰繁多却不显繁杂。
“你是,谁。”秋雁归只看的见眼前的少女,想要开口却感到喉咙似乎被什么遏制住,仿佛被束缚在了另一个人的意识之中。
秋雁归努力想要张开眼睛,想要看清那个少女的面貌,可最后依旧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看得一片模糊。
一阵倦意袭来,秋雁归努力对抗着,却又无可奈何的失去了意识。
……
“师父……”
“师父……”
又是那个声音,秋雁归迷茫的看向四周,一阵迷雾遮住了视野,恍恍惚惚看不真切。
“你是谁?”秋雁归喘着粗气问道。
“师父。”那个声音没有理会秋雁归的询问,更像是听不见秋雁归的声音。
“师父,不,秋雁归,”身前看不清面容的少女嘴角淌下鲜血,声音中满是悲怆,“你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
无脸少女忽地脱力跪下身来,颤抖着的手摘下身上全部的金饰。
猛地视野开阔起来。
一座孤独的坟茔,安静的坐落在一片桃林之中,正值桃花泛滥之时,风起,花瓣飞舞,无脸少女抱着坟头前的一块石碑,无力的重复着一句话。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啊!”
一时间风起云涌,少女中气十足的一声吼震散方圆十里的桃花林上的桃花,可桃树上的桃花源源不绝,依旧茂盛。
抬起头来,少女偌大的眼眸中,淌出两行热泪,与嘴角的血液交融在一起,滴落在满是花瓣的土地之上。
……
“哎。”深远的地方,传来一声惭愧的叹息。
……
秋雁归缓缓的张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上仙那副平淡的面容。
“啊~”秋雁归吓了一跳赶紧起身,然后环顾四周,只见天色已入黄昏,昏黄的光透过窗子撒进屋子之中,点点光芒如同碎金一样,窗外的松树微微颤动,金碎也随着晃动,一时间,一股温暖的感觉由心而生。
“师,师父?”秋雁归挠了挠头,试探性的喊了一句。
“别乱动,如果你不想英年早逝的话。”仙人的嘴角微微勾起。
“啊?”秋雁归大惊失色赶紧躺下,话说,这好像是上仙的床来着?!
“嗯?!!!”一种危机感从秋雁归心底升起。
“现在你的五脏伤损严重,被我的真气吊着,胡思乱想的话,我可不能保证我的真气不会暴动。”上仙清冷的声音传来。
秋雁归闻听此言也不敢随意乱想了,摒除杂念,就硬躺着。
就在这时,门吱呀的响了,蓝衣短发少女一只手里捧着自己的草帽走了进来。
“小师弟醒了啊。”语冰蝉微微笑道。
“师姐。”秋雁归听的此言赶紧坐起身来,语气间委屈巴巴的。
“好啦,把这个吃了。”说着从手中捧着的草帽之中取出两颗青桔来,放到秋雁归眼前。
那青桔带蒂青皮,黄昏的光映在其上,丹姿尽显,青光流动,打眼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
秋雁归也没问什么,从师姐手中接过青桔,拨开,露出里面黄白的果肉,一股清香弥漫,子实分明,拨开一瓣放入口中,瞬间化作一道清流,顺着喉咙之下腹中,身体中一阵清凉之一传来,与此对比,秋雁归这才感受到体内好似火烧一般,五脏都在抽搐,秋雁归面皮微皱,一股灼烧感与清凉感在体内横冲直撞的感觉非常难受。
忽地,一下,清凉,灼热一时间全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身体的一阵舒适和身体的一阵凝实,此时,秋雁归才发现自己的额头上已经沁满了汗液,握了握拳头,感到身体已经没有丝毫的不适了,除了还有点儿瘦弱。
“师父,这……”秋雁归有些悸动,这应该是很珍贵的东西,师父和师姐就这样全都给他了。
然后,就看到语冰蝉变戏法一般从草帽中倒出一堆青桔来,放在上仙的桌子上,语冰蝉随手拿起一颗,剥开就和寻常水果没什么区别一样,吃了起来,秋雁归低下头看看自己手中的,似乎还是成色比较差一颗。
秋雁归面颊微颤,落寞的低下头,机械般重复的将手中桔子瓣一个个的放入嘴里吃掉了。
“师父,我还有事,就先离开了,您不是找小师弟还有别的事情吗。”语冰蝉吃下一个青桔之后,笑盈盈的将草帽带上后离开了。
“师父,你找我有事儿?”秋雁归一扫阴霾,甚至有些兴奋的看向上仙,莫不是上仙要教他真本事了?
上仙坐在太师椅上,指了指三清道祖像前的蒲团,说道。
“盘腿坐下。”
“是。”秋雁归心中狂喜,果然,这些天过去,师父真的要交给他修仙的东西了。
“切记,我只传你法门,神通,造化,修行一事或寻你师姐,或自行参悟。”上仙起身从身旁的巨大书架之上抽出几本书来。
“道门盖三百六十傍门,皆可羽化而登仙,而他们大概又分为丹鼎派与符箓派,二派区别甚大,丹鼎派,修行为炉鼎,以炼丹比修为,修行者,真气团聚,化而为丹,此为内丹,后抟丹炼药,此为外丹,可以外丹供养内丹,也可自行修行内丹,内外兼修。”
“符箓派不加以界限自身修为,任由气海壮大,善用符水方术,驱邪扶正,杀鬼生人。”
“二者区别便是丹鼎派真气混实纯粹,符箓派真气海纳百川,各有其优,你要学哪一门。”
听到上仙询问,秋雁归犯了难,想了许久,开口道。
“师父,你修的是哪一门?”
“我吗?”上仙微微笑道,好似早有预料,“我所修习的不属于其中任何一派,但是,这两派的所学却是基础,待日后时机合适,我自会传教与你,至于这二者你不用多虑,各有优点,不分强弱。”
“师父,我愿意多学多捞。”秋雁归思考许久,认真的说道。
上仙沉寂了一会儿,不知为何,明明神态之间没有任何变化,秋雁归却感觉到上仙有那么一丝的无奈。
“可以。”
上仙伸出手来,纤纤玉指轻点秋雁归额头,一时间秋雁归眼神一怔,只感觉自身仿佛置身于无人之境,一滴黑白异色水滴从上仙指尖划过,滴至秋雁归额首天庭,后触之即溶,散入皮肉之间。
秋雁归看到此无人之境,有一点黑白异色之物垂落,滴至脚边,瞬时扩散开来,化而为阴阳两仪。
“分隔气海,以识海为气海,三魂为符,七魄为箓,水乳相交,魂魄相合,纵吸五行之气孕养气海,以身为炉,以心神为鼎,心身结合,不一不二,丹乃成,身心炉实际上就是神与形合,练功时形体产生气,使之与神结合,以神御气即神与形合,横扫阴阳之息滋补炉鼎。”
随着上仙的声音,秋雁归所见无人之境竟自动划分,逐渐形成一套运转起来的系统,一时间,天地间那股看不见的气息像是刚刚触碰到久经大旱的土地的雨水,疯狂涌入秋雁归的体内,秋雁归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修仙的滋味。
“感觉如何。”上仙问道。
“没什么特殊的感觉,只是似乎能看到一些以前看不见的东西了。”秋雁归张开眼睛,实话实说道。
上仙知道他说的是灵气。
“净身咒,净口咒,静心咒,安土地咒,净天地咒,玄蕴咒,金光咒,祝香咒,乃道教八大神咒,其中奥妙之深自行慢慢体会,切要谨记于心。”说着上仙幽幽复述了一遍八道神咒的口诀心法。
秋雁归切切记了口诀不敢忘记,上仙见此说道:“如此一般你便通得法性,会得根源,至于其他,日后自当传你,天色渐晚,你便离开吧。”
此时,秋雁归才发现外面已经繁星点点,告退上仙便离开了上仙的屋子。
站在天地间,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爽,体内气海炉鼎由秋雁归自行维持着,天地间的灵气转入体内,孕养着秋雁归的内丹和气海。
“诶?那驴子呢。”秋雁归这才想起好像有阵子没看到驴子了,兜里还揣着一个青桔,是给驴子留着的,赶紧去找找它。
待到秋雁归离开之后,仙人走出屋子,来到峭壁之巅,倚靠在一颗古松之上,看着今月十五的月亮。
……
不知不觉,四处寻找驴子的秋雁归走到了仙子湖,远远的便望见那驴子浸泡在湖中,不时还吐着泡泡,看到秋雁归来了,还撇过头去不看他。
“你丫——”秋雁归脸色一黑。
“本来,还想把这个给你来着,看样子,你是不想要啊。”说着掏出口袋里的青桔,一股清香瞬间弥漫开来,正得意扬扬的秋雁归低头一看,手中青桔已然不见了,只看见那驴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了秋雁归的身边,口中衔着那颗青桔,不屑的看了一眼秋雁归。
秋雁归嘴角微颤,气不过的一脚提了上去,驴子气冲冲的就上前来。
一人一驴再次扭打在一起,最后以驴子一屁股坐在秋雁归要上为结束,一口吞下那青桔,随后不屑的额哈了两句。
“没道理啊。”秋雁归满脸黑,我已经是个修仙之人了,这玩意儿怎么这么变态啊。
驴子掏出一支树枝。
第一百四十一次胜利。
……
“下次,我再给你留着,我就是狗!”秋雁归怒气冲天,只能踢在一块石头上。
石头翻开,露出一个打着很丑的补丁的包裹。
“这个?”秋雁归看着眼熟,那个不是他上山之时带来的包裹吗,当时上仙说收他之后让师姐带他来洗尘,还给了一套新衣服,他一时高兴,就把这个包裹给扔在这儿的一个石缝里了,寻思以后再来取得,因为启灵智的缘故,他对于这个包裹里面是什么并不知道,只记得当时对于他来说好像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好奇的打开包裹,映入眼帘的是一对金手镯,四只金簪,十二枚金铃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