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诸国争雄时代,赵国,嬴姓赵氏建立。

赵国北靠大河,南临淮水,西依太行,东接北洋,共设立济北郡、齐郡、胶东郡、琅琊郡、商郡、砀山郡、东海郡、安平府七郡一府,其中都城安平。

赵国已传承200余年,历经近十位帝王,目前赵国君王赵光林,年号洪武。

洪武15年,胶东郡,登州府,瀛县

海风呼啸,烈日当空,瀛县北郊,田横山顶,五个人影在林间辗转腾挪,叮叮当当的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细细看来,乃是四人正在围攻一人,中间之人虽然险象环生,但仍然左攻右挡,锐利的双眼不断在观察四周,伺机而动。

“殿下,殿下”一声声高呼从远处传来,眨眼间三个人影从远处飞奔而来,场中5人皆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手上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殿下,京都派来了使者,正在县内驿馆等候”,三条人影说话间来到了近前,还没站定,中间一人便开口说道。

“京都来的,什么人”开口的正是此前被围攻之人,此人乃是当今国主赵光林第九子,也是其最小的儿子,赵成峻,今年刚满12岁。其余四人也缓缓来到其身边,正是其贴身护卫,安琦、金风、龙鸣、沧澜四人。

“不着急,喘口气,慢慢说,还是那么毛毛躁躁的”接过旁边其护卫长夏沫递过来的丝巾擦了擦汗,赵成峻慢慢说道。

“殿下,来的是礼部的人,是个什么司署的郎官”,

“有没有说什么事儿”,旁边护卫长夏沫开口问道,

“没有,就说是国主有旨意,要亲口传与殿下”,

“呵,有旨意?那老头子怎么想起我来了呢”赵成峻哂笑道,

“殿下,慎言啊”夏沫匆忙开口道,其余护卫也是紧张的朝着四周看了看,那可是当今的国主,当今赵国,敢如此称呼国主的,估计也就其仅此一人了。

毫不在意的撇了撇嘴,不明就以的哼了一声,将手中利剑入鞘,

“走吧,回去会会这个郎官大人”赵成峻率先迈步向前走去,其余众人紧紧跟随。

半刻钟后,马匹嘶鸣,一行十一人向着二里外的瀛县县城奔去。

此时,瀛县驿馆。驿馆会客处,一人端坐正堂,双目微垂,剩余三人或坐或站,轻声交谈。屋外,三人正焦急的看向驿馆大门,

“县令大人,这都过去一个时辰了,要不要派人去催催”驿站长刘远开口说道,

“稍安勿躁,薛大人不是过去了么,那可是殿下的贴身护卫,”

“这都过去快一个时辰了,还没有消息传来,下官这是怕中间出现什么变故,您也知道,咱们这个殿下行事可是有点...”驿站站长刘远开口说道,

“那又有何妨,殿下乃是当今国主之子,身份何其的尊贵,就算姗姗来迟那又怎样”,

“话是这么说,可来人毕竟是礼部,乃是宣读国主旨意的,代表着国主”,刘远没有再说下去了,因为在场的众人都远远听到了马匹的嘶鸣声。

来了,屋外众人互相对视一眼,纷纷整理衣冠,向外看去。

“终于来了”,屋内的几人也是纷纷停止了交谈,中间垂目端坐之人也睁开双眼,站了起来。

片刻后,一行十一人鱼贯而入,打头之人,身高6尺有余,剑眉星目,一身青色劲装,腰挂宝剑。正是赵成峻。其余十名护卫紧随其后,手按剑柄,神色肃穆。

“殿下”,县令王恒、驿长刘远等人纷纷行礼,

“都是熟人,不用那么多礼”,赵成峻挥挥手,笑呵呵的说道,

“殿下此言差矣,臣子行礼乃是礼法规定,礼法不可废。臣,礼部左侍郎田浩大人治下司礼署仪仗郎官李贺拜见九皇子殿下”,

“哦,李大人”赵成峻微不可查的皱了一下眉头,礼部司礼署是朝廷负责礼仪教化的署衙,平常根本打不着交道,“烦劳李大人千里迢迢的赶来瀛县,不知有何贵干”,

“奉国主旨意,特来此地,请九殿下接旨”

“儿臣接旨”赵成峻单膝跪地,其余众人纷纷下跪,

“国主口谕,洪武15年九月初八,于文德殿举办太子册封典礼,在外皇子均要参加,不得无故缺席,否则重罚。”

“儿臣领旨”,赵成峻开口,起身,掸了掸身上并不存在的尘土。

“殿下,旨意宣读完毕,微臣就告退了”李贺拱手行礼,就要离开,

“李大人请便”,看着李贺等人消失在驿站大门,赵成峻皱着双眉,沉默不语。

盏茶时间,夏沫走了进来,

“殿下,李贺等人径直出了西城门,看方向,应该是奔着登州府去了”,

“知道了”,

“殿下,卑职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有话说有屁放,磨磨唧唧的”,

“这个李贺缺乏对殿下的尊重,要不要?”下面的话夏沫没说,

“瞎子都能看的出来,当今九皇子,皇宫小透明,可不是随便说说,我一个尚未出阁的皇子,无根无萍无人脉的,被朝臣轻看很正常,这种事无需挂怀。不过,就是册封个太子而已,送一封书信来即可,还专门派人来,至于这么兴师动众的么,九个皇子,除了我在外地,其余人都在京都,这话分明是对我说的,老头子这是要干嘛”,

夏沫等人沉默不语,不知如何接话。

“夏沫,咱们离开京都三年了吧”?赵成峻默然说道,

“是的殿下,下个月就满三年了”

“你们来我身边也已经五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赵成峻感慨道,

“三年了,一点头绪都没有,这样回去,我不甘心”,

“殿下,来日方长,日后殿下出阁封王后,再追查也来得及”,

“时间过得越久,越难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些宵小之徒早晚会被授首,老话说得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赵成峻和夏沫二人相互聊着,屋内众人均是沉默不语,赵成峻一介皇子为何来到瀛县这偏僻之地三年之久,他们心知肚明,可是他们不能说也不敢说,九皇子虽说才年满12,但是狂暴起来,那景象,想想都不寒而栗。

“都散了吧”赵成峻挥挥手,转身向外走去。

“夏沫,你和金风准备些祭祀之物,明天一早,出城”。

二人领命而去,赵成峻则带着剩余众人缓缓出了驿站,留下的瀛县县令王恒、驿长刘远等人相互看了看,叹了口气,四散而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