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邑平阳侯府
“这个九皇子是个人物啊”,平阳侯齐恒看完赵成峻的书信后,思考了半天,说出来这么一句话。
“侯爷,这个九皇子藉藉无名,以前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啊”,齐恒的管家,王天朝说道。
“这个九皇子今年才12岁,别说我们,就连安平的那些达官贵人们估计也没听说过,按照皇家历来的传统,这个年纪的皇子还在皇宫大内里学文识字呢,不到15岁出阁封王,是不可能离开皇宫的”。
“那这个九皇子是假的”?
“那倒不是,三年前震惊全国的崔淑妃案你还有印象么?这个九皇子赵成峻就是崔淑妃的儿子,也是国主最小的儿子,据我所知,崔淑妃出事后没有多长时间,这个九皇子就以为母守孝的理由来到了登州府,本以为他就是做做样子,待个一年半载的就离开了,没想到这一呆就是三年,仅此一件小事,就说明此子是个大毅力之人,不可小觑啊。但是此子在这三年里干了什么,我等是一无所知啊”,
“那属下立刻差人去安平和登州府前去打探”,
“嗯,去吧,暗地默默关注,不必急于求成,目前来看,这个九皇子与我们没有什么冲突,反倒是无意间救下了眉儿,这个人情我们是欠下了,通知安平的人,密切关注皇家动向,尤其是这个九皇子,若是九皇子有需要,无论是钱财还是人手,不必上报,自行抉择就好”齐恒说道。
王天朝领命而去,“九皇子,呵呵,三年蛰伏,一朝回京,太子继位必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目前成年的皇子已有6人,对皇位都是虎视眈眈的,这安平城往后热闹的日子不能少了”齐恒看着手中的书信,轻笑道。
四天后,平阳侯侯府家将熊平率领500家兵和一众仆从抵达登州府,而这时,齐眉身上的毒素已经祛除了七七八八,剩下的只需要静养,季天星和薛晨于是辞别众人,踏上了归途。
“殿下,这是平阳侯是何人”,缓慢的行走在官道上,夏沫问道,旁边金风等人也是一脸的好奇。
“平阳侯齐恒,四十三岁,24岁继承侯爷爵位。这一两代的平阳侯我不是太清楚,宗府典籍里的记载我没仔细研究过,不过,百余年前的平阳侯可是风光的很啊,这第一代的平阳侯齐天,那时候还称作平阳王,乃是我赵国开国八大将军之四,太祖爷行军先锋的不二之选,曾经率领五千步卒围杀五万敌军步众,大获全胜。建国后获封平阳王。享世袭三代,三代后永世封平阳侯,享三千户,土地500亩,这在侯爷爵位中也是屈指可数了”。
“殿下,您这都知道,真是知天下,通古今啊”,队伍最后额安琦说道,
“就你会拍马屁,”众人哄堂大笑,不自觉间加快了赶路的步伐。
赵成峻也是哈哈大笑,不过,他的心里一直有个疑问,目前的平阳侯侯府从齐恒的爷爷辈开始,已经逐步退出了赵国的军队,目前齐家在赵国军队中任职的人数只有寥寥数人,职位最高的不过是五千人将,连个偏将(万人将)都不是,何况是兵部、上将军府这种军方权力机构,目前的平阳侯侯府说白了就是个有些权力的大富家翁而已,这样的贵族大户在如今的赵国一抓一大把,这个平阳侯得罪了谁呢,又是下毒又是半路截杀的,这是多大仇多大怨。
想不通啊,赵成峻心里十分苦恼,曾经的自己很天真,总仗着自己的皇子身份,觉得可以为所欲为,不过,出宫这几年,经历的事情多了,才发现自己以前是多么的天真。真正的势力也就身边的十个护卫,遇到真正的事情才发现没有自己的势力真的是形单影只,无能为力。
唉,想不明白就不用想了,平阳侯毕竟是个外人,他的生死与自己何干呢?想的太多,越无奈。好在自己的优势在于年轻,慢慢来,来日方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赵成峻只好这样安慰自己。
“殿下,再有半天的时间就到夜邑了,沧澜和辛游二人正等候在城中驿站,沧澜传来的消息说,信已送到,平阳侯夫妇二人第二天亲自带着大批珍宝登门致谢,不过关于中毒和截杀,平阳侯倒是只字未提”。
“算了,夜邑就不去了,通知沧澜和辛游,两天后纪城会和,我们得加快速度了,我觉得回到京都以后,我们不会有太多的安生日子”。
“是”夏沫领命,传递消息去了。
“侯爷,前面传来的消息,九殿下一行一个时辰前穿过三合镇,向着纪城方向去了”,
“哦?这个九殿下竟然没来夜邑?我还以为他能来夜邑,能碰上一面呢,他的那两个大内护卫呢”?
“半个时辰前,城守送来消息,那两个叫沧澜和辛游的护卫从城东离城,看方向也是纪城方向。侯爷,我们要不要去纪城”?
“去纪城?为什么要去,去了就显得太刻意了,况且纪城那可是韩虎那老物的地盘,我和那老物的矛盾人尽皆知,我岂会是自找不快。不来就不来吧,国主已经昭告天下,九月初八,册封太子大典,作为赵国臣子,这种场合怎么能不去呢,通知下去,十天后启程去安平”。
王天朝领命而去。
两天后,纪城。
沧澜和辛游二人到达了赵成峻一行人歇息的客栈,此次回程,赵成峻一行人未表露身份,低调行事。吃住也是在平常客栈。纪城的大小官员均未得到任何消息,倒也是风平浪静的一晚。
第二天,众人继续赶路,一路无风无浪,日出而行日落而息,就这样过了十天左右,众人终于抵达安平地界。
安平全称为安平府,除安平城以外,还包含周边6座县城,而安平城则是赵国的都城,赵国建国数百年,前后迁都三次,安平城位于赵国腹地,是赵成峻的曾祖父即位后选定的国都,此处地势平缓,水草肥沃,河流众多,建都前就是赵国著名的经济发达之地。
看着两边繁华的街道,赵成峻一行人有些感慨,京畿之地的特殊性,哪怕此处只是安平的小县城,其繁华程度也是登州、夜邑等地不可比拟的。
“出去三年,恍如隔世”金风一句话,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回家喽”,稍稍体验一把京畿的繁华,众人出城后策马狂奔,目的地是三十里外的安平城,留下了一地的烟尘。
安平城,赵国国都。
“陛下,禁卫来报,九殿下一行已经据都城不足十里的距离”,文成殿内,赵国国主赵光林正在批阅奏折,闻之,欣然一笑,“好啊,朕的小儿子终于回来了,本来以为还需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没想到这么快,一别三年,也不知道这小子出落成什么样子,是否还跟以前一样”赵光林有些怀念的说道。
“那是否宣九殿下面圣”?
“不用,一路舟车劳顿的,先让小九好好休息”。
入夜,赵成峻一行人抵达了长平街,长平街正对着皇宫西侧门,宝华门,此门乃是皇宫之人平常出入皇宫的正门,寻常百姓并不能随便踏足此地,加上已经入夜,长平街已经进入管制时辰,因此,除部分官家人,街上来往的行人颇少。
踏踏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守卫宝华门的禁军统领戚保顿时皱起了眉头,身边一众禁卫军也握紧了兵器。
“来者何人”戚保喝道,同时腰间利剑出鞘身边禁卫军顿时作出防守状,
“皇城卫羽卫军第九军掌军将夏沫”,走在最前面的夏沫高声说道,同时掏出一块青铜令牌。
“原来是夏沫大人”戚保顿时行礼,同时挥手解除了警戒状态,皇城卫乃是守卫皇城的军队,而羽卫军则是专门守护皇子、公主的护卫军队,根据皇子和公主人数分为数十队,每队人不多,少则百余人,多则数百人。羽卫军第九军则是专属于九皇子的护卫队。夏沫既是赵成峻的护卫长也是第九军的掌军将,七品军衔,掌管第九军300人。而安琦、金风、龙鸣、沧澜、辛游、邹宏明、温风华、季天星、薛晨加上夏沫共十人则是赵成峻的贴身护卫。
“九殿下奉旨回京”夏沫收回令牌,开口说道,
“卑职戚保,率禁卫军第二十三小队参见殿下”,
“戚统领,不必多礼”赵成峻打马上前,微笑说道。
“开门”戚保回身喊道,
“轰隆隆————”,
宫门打开一线,已经足够赵成峻等人依次进入。
宫门内,早有内监太监在此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