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谏
初放
【原文】
平生于国兮①,长于原壄②。言语讷涩兮③,又无强辅④。浅智褊能兮⑤,闻见又寡。数言便事兮⑥,见怨门下⑦。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壄。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群众成朋兮⑧,上浸以惑⑨。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⑩。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同坈。塊兮鞠,当道宿。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上葳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后已。
【注释】
①平:屈原的名。本篇是作者假托屈原口气进行抒情,故自称名。国:国都。
②长:这里是长期在……生活的意思。壄(yě):同“野”。
③讷涩:口齿不伶俐。
④强辅:强有力的辅助,指有势力的朋党。
⑤褊(biǎn):狭,薄弱。
⑥便事:有利于君国的事情。
⑦门下:君王左右的臣子。
⑧群众:众多的奸佞之人。朋:结党营私。
⑨浸:稍,渐渐。
⑩灭息:没有声息,不敢说话。
汤汤(shānɡ):水流的样子。
坈(rǒnɡ):同“坑”,水坑。与麋鹿同坑,即在荒野与禽兽为伍的意思。
塊(kuài):同“块”,在这里是独处,孤独的意思。鞠:躺在地上。
便(pián)娟:秀美。修竹:修长的竹子。
葳(wēi)(ruí):草木繁盛。防:遮盖。
泠泠(línɡ):清凉的样子。
往者:以前能辨别忠良的圣贤君王。
来者:未来的贤君。
振理:辨别。
窃怨:暗地里埋怨。
【译文】
屈原我生长在楚国的国都啊,如今遭流放在原野。说话木讷啊,又没有强势力量在旁辅助。我才智疏浅能力薄弱啊,孤陋寡闻见识少。多次进言对国家有利的事啊,谁料惹怒小人招来灾祸。君王不去辨别我进言的好处啊,终将我放逐到僻壤荒野。暗自思量自己有无过失啊,实无一丝差错可改。小人拉帮结伙成朋党啊,君王渐渐受迷惑。谗佞小人在君前啊,忠良缄口不言声。尧舜明君早已没有了啊,忠正良臣为谁尽忠直言?高山巍峨耸立啊,江水浩荡不止。我死日将至啊,在荒野与禽兽相伴。孤独潦倒颓然倒地啊,晚上在路上栖息。举世小人得势贤人遭殃啊,心中冤情向谁诉说?他们赶走瑞鸟鸿鹄啊,却亲近恶鸟鸱枭。橘柚佳树被砍伐啊,一排排栽植苦桃恶木。美好修长的翠竹啊,孤零零地在江边生长。上面有繁茂的枝叶防露啊,下面有清凉的微风驱暑。谁知道我与君王不合啊,就像那实心柏木空心的竹。从前的贤君无法追上啊,未来的明主等不及见。悠悠的苍天啊,为何不拯救我。暗自埋怨君王终不觉悟啊,我只有独自保持节守以死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