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

我叫尹曦,这个名字是村西面一个老秀才给取的,取自一部儒家据典“日出东方为曦,万物初始,霞照漫天。”

说到我娘,在我出生完没几天就死了,没啥印象,全靠村里老一辈人说。

我娘叫琴儿,是方圆几里村上最漂亮的姑娘,那时候正值知青下乡,我娘认识了那个从省城来的青年才俊,他仰慕我娘的温柔善良,我娘喜欢他的书生意气,很快,他们便情投意合,暗生情愫,在村里人看来两个人,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一年以后,下乡结束,那个省城青年临别时给了我娘一支贴身钢笔,约定好了等过段时间回家便让家里来提亲,每个人都认为我娘一跃枝头变凤凰,快要熬出头了,可是那个青年走了以后,便杳无音讯,再也没回来过。

我娘苦等了一年又一年,就在我娘即将放弃的时候,那个省城青年来了书信,信里说他终于说服了家里,可以光明正大的来迎娶她,我娘喜极而泣,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后和我外婆两个人更是亲手缝制了一套大红的嫁衣,结果我娘为了这个虚无缥缈的承诺一等便是一年。

一年后,从省城回村的舅舅带给我娘一个晴天霹雳,那个省城的青年娶了当地一个房产大亨的独女,两个家族强强联合,省城青年从此鲤鱼跃龙门,进了首府的圈子里。

终究是坏事传千里,纸包不住火,我娘也成了村子里一个笑话。

那一晚,我娘穿上了她那一身的大红嫁衣,登上村后的那座倒玄山,义无反顾,一心求死。

说到村后那座神秘的倒玄山,当地的村民还是很敬畏的,不单单是山脚下那座“生人勿进”的古老石碑,还源自于所发生的一系列离奇的事情。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活人能从这座大山里安然无恙的走出来,无论你是普通寻常的平民百姓,还是身怀绝技的奇人异士,只要你踏入大山,便会杳无音讯,生死不知。

倒玄山之所以会成为我们村活人的禁地,是有一段故事,虽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是却口口相传下来,这件事发生在元末明初,大蒙古王朝帝星摇摇欲坠,破碎不堪,各路以朱重八为首的英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而也是这个时候,九条金色的蟠龙拉着一口巨大的棺材从天而降,落到了这倒玄山的后山,从此便再也没有人能一探这座大山的庐山真面目。

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当时自然轰动四方,有人传言,这个是元王朝陨落的帝星,而起义军之一的朱重八便是趁着这股民势,长驱直入,建都南京,国号大明。

后来,明朝开国传奇丞相刘伯温更是亲自登上这个倒玄山,随后叹了一口气,在山脚下立下了一个碑文警示后人。

碑文上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

生人勿进。

从古至今,有多少身怀绝技的文人侠客慕名而来,想要一探倒玄山的秘密,最后个个铩羽而归,甚至还有些永远的折在这座巍峨的大山上,而我娘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女子,又有什么本事能活着出走出来?

就在我娘走进倒玄山以后,外公外婆两个人瞬间垮了下来,对于勤勤恳恳耕地一辈子的老实家庭来说,脸面大于一切,这件事情,显然把这个家庭给逼上了绝路。

然后舅舅孟起用我娘平时穿的衣服给她建了一座衣冠冢,随后便带着外公外婆远走高飞,离开了村里,再也没有回来过。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我娘凶多吉少,红颜薄命的时候,我娘居然在五年后活着走出了倒玄山,身上依旧穿着那件大红嫁衣,步履蹒跚,肚子高高隆起,进了村里。

这时候,村里谣言四起,在山里五年,怀着身孕下山,肚子里非妖即孽。

三天后,我娘生下了我。

听村里老人说,在我出生那一天,天生异象,空中紫雷闪烁,日月同辉,千蛇出洞,万鼠朝拜,虽说场面十分震撼,但是在这个落后又有些封建的小村落里,却是不详的象征。

于是,村里的人分成了两派,争论不休,一部分人觉得我是魔童转世,将来必定为祸一方,干脆趁着我在襁褓里直接烧死算了,还有一部分认为现在是法制社会,杀人偿命,更何况这样子烧死一个孩子,有点于心不忍。

那一夜,我娘抱着我,来到了村西边一户人家门前,对着一个老人跪下,说道:“山珉叔,娃无罪,救救孩子,琴儿来生做牛做马报答。”

老人接下孩子,对着我娘点了点头,说道:“你去吧。”

我娘感激的对着老人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来到那个衣冠冢,服药自绝。

收留我的人,就是我爷爷。

尹曦,这个名字也是他给取的。

我爷爷叫尹山珉,曾是一个教书先生,自幼博览群书,后来在那个特殊年代,避世来到了偏僻小山村里,因为他胸中有点墨水,在村里颇受敬仰。

光凭我爷爷那点威望,显然是不够平息村民的怒火的,真正把我从村民手上解救下来的是我三叔。

三叔从小叛逆,性情顽劣,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平时整天游手好闲,净不干好事。村里人对三叔敢怒不敢言,可谓是又恨又怕,当时村里人逼我爷爷交出我的时候。

三叔站了出来,手里拿着大伯部队退伍留下来的老式手枪,朝着天空开了几枪,恶狠狠的说道:“孟起是我兄弟,琴儿是我妹子,我妹子临死前把孩子交给我爹,现在就是我尹老三的侄子,我不管他是不是什么祸端,今天谁敢上前一步,可就别怪子弹不长眼了。”

三叔的驴脾气,村里人都十分了解,认死理,油盐不进,他凶神恶煞的往家门口一站,倒还真是把那些村民给唬住了,愣是没一个人敢上前。

领头的王大胆见村民们都被突然杀出的三叔给吓懵了,咽了咽口水,硬着头皮劝道:“尹肃啊,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座倒玄山里面住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妖怪,现在你把妖怪的孩子留在村里,孩子若是长大了吃人,那村里几千口人怎么办?”

王大胆刚说完,三叔就上去给了他一个大嘴巴子,怒道:“你们这帮子人平日里都说我尹老三不是个东西,你们现在瞅瞅,你们干的这是人事吗?你们把琴儿害的还不够惨?现在又准备来逼死一个没出生的孩子?这件事,我一人做事一人当,将来这孩子要是妖性难移,我尹老三一枪直接崩了他,现在,你们哪里来滚哪里去,不然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村民们拗不过三叔,只好怏怏的离开了爷爷家。

如果说,爷爷从我娘手上接下我,是救了我第一条命。

后来,三叔在来势汹汹扬言要烧死我的村民中保下我,救了我第二条命。

那么我的第三条命,则是由一个来自慈航道馆的老算师救下的。

那是发生在我三岁那年,整个老龙口村陷入了一场罕见的大旱灾,大半年庄稼颗粒无收,让村里陷入了一场大饥荒中,哀声载道,民不聊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谣言在村民里如平地惊雷般炸了开来,那就是,山里的妖怪和凡人生下了三界法则之外的半妖,半妖孩子本该中途夭折,可是却被愚蠢的村民们救了下来,玉皇大帝得知以后很生气,下令给龙王爷,让龙王爷一年不许在老龙口村里布云施雨。

这个谣言以讹传讹,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村民们就发现了旱灾的根源,村民们有些忌惮我三叔,但是此事事关他们生死,所以这次召集了上百号人,把我爷爷家团团围住,务必要让我爷爷把我给交出来。

这次我三叔也镇不住他们,我爷爷就当着这几百号人的面跪了下来,要求他们再宽恕半个月,若是半个月还是没有下雨,便亲自把我交出去,任凭他们处置。

毕竟我爷爷是个忠厚老实的读书人,村民们决定给我爷爷一个面子,暂时退去。

当天,我爷爷便写了一封信寄了出去。

没过几天,一个衣衫褴褛,须发皆白的老算师来到了我们家里,老算师见到我,不由得一愣,随后手指飞快掐算,神色肃默,口中微吟,不出片刻,老算师停下掐算,满脸慌张的看着我爷爷问道:“你确定要这么做?”

我爷爷看了眼老算师,点了点头,说道:“那姑娘也是一个命苦之人,临终前把孩子托付给我,本就带着怨气自绝,之所以没有变成厉鬼索命,是想着给自己孩子积点阴德,若是这次真让这个孩子死了,那姑娘闹起来,可就真的生灵涂炭,一发不可收拾了。”

老算师长叹一口气,从怀中摸出一枚印章,温声说道:“罢了罢了,这条命当年就是文圣老爷子救的,世间万物,难逃一个因果,现在我就用这身微末的道行还给文圣老爷的关门弟子吧。可是就算这样子,我也只能保他到二十三岁,他二十三岁那个劫,才是真正的生死劫。”

后来我才知道,那枚印章,是老算师的本命物,是老算师这一世苦修的因果,若是带到阴司去,可是一场天大的造化,可是如今却留在了家里给我挡灾。

老算师头戴莲花冠,身披道袍,决然上山。

上山前给别人算了一辈子命的老算师,留下一句谶语:“此子并非池中物,一遇风雨便可化龙。”

第二天,老龙口村久旱逢甘霖。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