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第二天一大早,三个青年已经在元鼎山脚下集合,因为海拔很高,就算一个体力充沛的成年人,走路程最短的上山路线,也要六个小时到达最高峰开元砣,据说此处是凡人离神仙最近的地方。

“老秦,你真要背这么大个背包上山?里面都是什么呀?”梁卓实在难以相信,爬这么高的山,就算是没有负重,对人的体力来说已经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了,秦凡到底是怎么想的,就算登山需要有备无患,也不至于这么夸张吧,这个包的体积看起来比胡畅和他身上的背包加起来还要大。想到这里,梁卓不禁紧紧注视着秦凡的大背包。

“没关系的,我背得动,登山是场修行嘛,这样也能锻炼一下耐力。”秦凡笑嘻嘻的,满脸的不在乎。

“没事,秦凡要是累了,我们三个轮流背这个大的。”胡畅见秦凡这样自信,反而支持秦凡。

“你俩先等等,我给你俩带了好东西。”秦凡边说着边把背包从身上放下,在里面翻找着什么,因为背包的体积太大,放在地上,很多游客需要从秦凡旁边绕一下才能从这条路过去,一时间秦凡的周围人来人往。

“到底什么呀?这么神秘。”梁卓见秦凡翻找着,也蹲下帮忙寻找。

“找到了!”秦凡拿出了三个像手电筒一样的东西,起身按了一下其中一个的按钮,往下一甩,手电筒成了一个别致的登山杖。

“哇,紫色的,真好看,我就要这个了。”胡畅一把拿过秦凡手里的登山杖,高兴地说。

“那我就要红色的吧。”梁卓也从秦凡手里接过一根登山杖。

“元鼎山很高,用登山杖来作为辅助工具,能节省很多力气。”秦凡收拾好背包,又放在了后背上。

“好,向山顶进发!”

随着梁卓的一声呐喊,三个人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攀登之旅。

刚进入元鼎山下,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松柏林,个个挺拔粗壮,人在下面走,从远处看,在松柏的衬托下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刚开始三个人还有说有笑,尤其胡畅,到处拍照打卡,大约过了两个小时,胡畅头上开始出现了汗珠,有些气喘吁吁。

“前面这个小亭看起来很好,虽然登山很热,但是今天气温很低,咱们就在小亭休息会吧,体力恢复了再继续往上走。”秦凡回头看着身后的两人说道。

“你体力也太好了吧,背这么大的包都没事,你要不介意,再帮我背一个吧。”梁卓在后面边喘边说着,仿佛每个字都是呼吸顺便带出来的一样。

“还担心秦凡体力不支,自己先丢人了吧。”胡畅白了梁卓一眼。

“你还好意思说我,我因为什么累呀?”身后的梁卓后背上背着自己的背包,胸前挂着胡畅的背包,一手拄着登山杖,另一只手里拿着一把扇子给胡畅扇风,边扇风边说道。

“切,那我不管,本来就是你的活,哎呀……”没等话说完,胡畅踩到一块石头,一个趔趄,失去了平衡。

梁卓眼疾手快,扔掉手里的登山杖和扇子,左手拉住胡畅的手,右手一把将胡畅的后背托住,还没等胡畅反应过来,已经安全了。

扶好站稳后,胡畅正了正头上的鸭嘴帽,摸了摸心脏的位置:“吓死我了。”

“小心点,昨夜的雪还没有完全化掉,一些光滑的石头块表面像冰一样滑,不要踩这种的,要踩那种表面凹凸不平的石块。”梁卓捡起地上的登山杖和棍子,教育孩子般对胡畅说道。

“没事就好,赶紧休息会吧,胡畅也是太累了。”梁卓回头见没什么事,冲着后面的两个人挥手喊着。

“这个小亭好别致呀。”梁卓清理好长凳上的积雪,胡畅刚一坐下便夸赞道。

“这个字体是草书吧?有些难以辨认,这对联写的什么?”梁卓走近小亭靠近入口的两根柱子。

秦凡走上前去,仔细端详着这副对联,字迹狂而不乱,放荡不羁又张弛有度,正想着是哪位名家先贤写的,往右下角瞄去,柱上的落款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模糊不清了。

“上联:形神兼并,朔风重回大地;

下联:知行合一,天水逆归长空”

秦凡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

胡畅听后,站起身来走近观看,不禁感叹道:“这是何等的心性啊!敢叫朔风改道,天水倒流。”

“是啊,只是年代久远了,也不知到是什么朝代写上去的。”梁卓也注意到了落款的模糊不清,低声说道。

“只不过世间万物皆有规律,想逆天改命实则很难。”秦凡说着,眼神中充满了无奈。

“那就努力去拼啊,就像你当年那样,不也完成了一个不良少年的逆天改命了?”胡畅听到了秦凡的话,开始反驳道。

“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天才,也并不存在逆天改命者,如果真要用天才来对某一类人下定义的话,只能说,他们比起大多数人,多了一点神明的眷顾。”秦凡始终注视着这幅对联,仿佛是看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又仿佛看到了一个另辟蹊径的人生,久久不愿将视线抽离。

“那又如何,至少这份不服输的精神是不死不灭的。”梁卓也加入了话题。

“大多数人不光不具备这份不服输的精神,就连培养这份不服输精神的成长环境也没有。”秦凡听后,笑着说道。

“那你不就是普通人中的天才吗?你都逆天改命完成了,你还说这种观点。”梁卓也笑道。

“就像我说的那样,我充其量算受神明眷顾多一些的那一小部分人,但远没有完成逆天改命。”秦凡转头看着梁卓说道。

“大思想家,我是说不过你,咱们出发吧。”梁卓拍了一下秦凡的肩膀,转头给胡畅摆手示意。

“走吧,有点期待元鼎山顶是什么样子的了。”胡畅也高兴地说。

前路越来越高,已经没有了高大植物的遮挡,路上也不见积雪,相对山下来时的路已经好走了不少,三个人拄着登山杖,慢慢向前走去,不知不觉又走了两个多小时,这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但随着海拔的升高,身体并没有因为有光照而觉得暖和。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