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训的这几天其实陆城也在思考自己的事情,那就是自己到底要做什么?用什么来作为自己事业的第一步,未来的记忆让陆城不知道如何选择,即时通讯领域的马总、杭州马老板的淘宝、游戏等等,这些都是借着互联网走红的产品。
陆城始终觉得游戏和情色才是最刺激一个人的,但是游戏开发成本和发行成本太大了,而且目前游戏的发展还没有像01年《传奇热血》的进入打开游戏市场。情色就更不用说了,这个不能碰的。
无论是即时通讯理论还是在线购物平台等都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陆城就一个人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更别说这些东西还要卓越的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
直到陆城的舍友郑彤的一句抱怨打开了陆城的思路,让陆城明白现在做什么比较好,而且能够迅速的成长起来。
事情是这样的。
刚军训回来的郑彤就开始抱怨起来,每天洗澡的人那么多,如果能够提前知道哪个洗浴口的人比较少,能节省不少的时间。
陆城本来在想做什么项目,郑彤的这句话让他想到了论坛这个东西,陆城记得前世上大学的时候,论坛的兴起,跨越了地域,让所有人都可以在线了解别的地方发生的事。
“既然这样,是不是可以做贴吧?”陆城心里想了一下,连忙收拾了一下东西,往学校门口的网吧跑去。
陆城找到网管直接开了三个小时的机子,就开始在网上查询现在关于论坛的消息。足足花费了一个多小时,陆城才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论坛了解完。
1991年,“华国长城站”才在燕京架设成功,这是按照FIDONet体系建设的最早的BBS交换系统。以长城站为起点,华国开始出现CFido,也叫惠多网。
CFido的工作原理大致是:站长在家里弄台电脑,拉条电话线接Modem,装一个叫做“蓝波快信”的软件,扮演服务器角色。用户的电脑上装客户端,也用Modem直接电话拨号上站。用户之间的交流不是实时的。用户进站后,干的事情就是把订阅的版块内容打包下载,然后断线之后慢慢看,慢慢回贴。回复好的内容,也打包准备好,再拨号上站,把内容更新上去。在这种方式下,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用户占用线路,所以连线的时间非常宝贵,每个站都会根据用户的贡献和活跃程度分配每天能够上线的总时间——大概几分钟。站长是惟一能够与用户进行实时交流的,所以很牛。华国第一批互联网创业者有不少来自惠多网,马总是深圳的DE站站长,金山的求伯君也是一个站长,好像丁雷也玩。惠多网是点对点的网络,基本不能算互联网的BBS,但至少提供了看贴、回贴、一对多进行信息交流的服务。
1994年,曙光BBS上线,这是华国大陆第一个互联网BBS。是国家智能计算机中心的“曙光站”,建于1994年中,建在中科院的网络上。这时华国的互联网出口有两个,一个是中科院的网络,一个是教育科研网。教育网的国际出口在清华大学,清华到中科院也就三四公里的路,但清华的电脑要连上曙光站,得从国际出口去美国兜一圈回来,既慢又不稳定。
清华的学生一直熬到去年年8月,有个网名ACE的用户,一怒之下在自己实验室的386电脑上装了套台湾的BBS软件,把站点起名“水木清华”。水木清华BBS是华国大陆第一个同时在线超过100人的“大型”网站。
陆城重点关注了一下这个“水木清华”里面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于清华大学的里面的学生群体,用户相对来说少的可怜,如果按照陆城未来的记忆来看的话,这个也就是一个很小的“吧”。关注人数实在是少的,而且发帖数量更不用说了,区区几千条而已。
回到510以后,陆城拿出自己经常记录东西的笔记本,首先是结合对于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记忆,梳理几个关键的点,尤其是今天对于论坛的查询,打开了陆城的一些“遗忘”的记忆。
曙光BBS上线,这是华国大陆第一个互联网年,腾讯创始人马化藤建立了深圳站区,1996年,求伯君在珠海架起“西线”BBS站,广州飞捷ISP也开始提供BBS服务,另外,这一年,雷君在燕京架起“西点”,四通利方论坛也成立了。这个时候的BBS,还处于聊天室的时代,网民只能通过界面简陋、操作繁琐的Telnet进行登录,因此,使用者大多是专业人员,全网化普及很有难度。其实,华国互联网论坛真正崛起于1997年。那是一个冬日的凌晨,痴迷足球的福州男人老榕带着9岁的球迷儿子飞到大连金州看世界杯预选赛,只是兴高采烈的球迷父子最终以失望收场。几天后,义愤填膺的老榕在电脑前写下了《大连金州没有眼泪》,并将其贴在了四通利方论坛的体育沙龙上。
四通利方是新浪论坛的前身,它的体育沙龙版块聚集了一大批体育迷,是体育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天地。在这里,老榕这篇帖子被《南方周末》的整版转载,短短两周时间,他发自肺腑的文字几乎让所有球迷潸然泪下,四通利方连同论坛版主的名字也第一次登上了报纸!这就是论坛的巨大力量,这就是网络的传播效应!这次事件让众人深刻体味到论坛的魅力,从此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开始关注这个看似摸不着边际的新媒介。
1998年以后,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发展,除了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的论坛以外,天涯、猫扑、西祠胡同等后起之秀也如雨后竹笋般冒了出来。近年来,甚至连国内的搜索引擎巨头百度也建立了“百度贴吧”,正式成为互联网社区的一员。
其实,真正给论坛发展带来革新性转折的,是一个叫做戴至康的人。戴至康是康盛创想的CEO,2001年,他发布了软件Discuz,使论坛的构建开始变得简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还做了一个震撼业界的举动——开源免费!
地方论坛、软件论坛、小说论坛、网赚论坛……一时间,无数华国网民加入到论坛的建设中,一时间,各种论坛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真正拉开了中文论坛的新篇章。猫扑网(MOP)就是趁着这样的互联网大势发展来的。1997年10月,猫扑网成立,雏形是猫扑大杂烩,这是华国知名的中文网络社区之一,也是华国网络词汇和流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陆城看来贴吧已经超过了论坛可以说是跨时代的一个互联网交互产品,无论是从用户粘度还是为导航网站导流都可以说是完美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