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城将记忆中贴吧的整个发展重新捋了一遍,从里面去除糠糟留起精华,不然未来难免会走上贴吧的老路,这是陆城不想发生的事。
前世的贴吧一上线就因其简洁的界面、较低的发言门槛和独特的产品形式广受喜爱,迅速走红。当时百度的主营业务是搜索引擎,但搜索只是抓取并呈现互联网中已有的信息,本身却无法创造内容。贴吧的出现使百度开始拥有了自主生产内容的能力,弥补了那时互联网内容匮乏的缺陷,其占百度流量的比例也很快从1%提高到后来的11%。
04年的时候球员李艺因一句“我护球像亨利”走红,被称为“李艺大帝”,以他名字命名的百度贴吧第一大吧“李艺吧”也随之建立,后因李艺张扬的行事风格,越来越多的黑粉涌入“李艺吧”,并形成了独特的“内涵”文化,即用各种PS图片、段子、恶搞来表达自己对社会时事的看法。
贴吧真正崛起是在2005年,这一年里现象级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爆火,粉丝们在节目播完后开始在各自的偶像吧里抱团讨论。当时还没有微博,无处可去的粉丝们涌入贴吧形成了巨大的流量,05年年初贴吧用户就超过了1000万,年终又蹿升到3000万,并超越新浪成为全球第一大中文网站。
2004年-2010年,这一阶段的贴吧正处于它的巅峰状态,大量草根出身的网民们凭借兴趣聚在不同的贴吧里,生产出无数高质量的帖子并沉淀下来,贴吧也因此得名“中文互联网的卢浮宫”。
那时的贴吧是互联网草根文化的代表,在这个高度去中心化、没有等级人人平等的社区里,无数孤独的灵魂找到了归属感。吧友们的创造能力极强、热情极高,“屌丝”、“白富美”、“喜大普奔”、“皮皮虾我们走”、“不明觉厉”这些网络流行语都脱胎于贴吧文化。
那时候百度创始人李彦洪在采访中曾说:“我们只想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把百度建成一个能给网民带来归宿感的地方”,这个时候的贴吧,确实做到了。
谁也没有想到,PC时代无限辉煌的贴吧,会被活生生“作死”在移动互联网纪元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贴吧正式开启了它的“自毁式商业化”进程。百度要求没有薪水的吧主背负用户增长和活跃度的KPI,完不成就撤职或空降吧主;又在九月正式上线了贴吧推广,分别为版头广告贴吧,主题列表页广告和电子详情页的广告,但用力过猛导致页面中出现的广告太多,更降低了页面的可看性。此后的时间里,贴吧的内容质量持续下降,但总体余晖尚存,2012年中国网民数量亿,贴吧月活2亿,占了三分之一还多。
百度在利益和道德之间选择了前者,而这也为社会和贴吧自身带来了恶果。2016年1月,“血友病吧”被卖的消息逐渐传开,原吧主被撤,空降吧主花钱买下了经营权,一个病友们抱团取暖近十年之久的地方就这么沦为过度商业化的牺牲品。随后网友们发现诸多医疗相关的贴吧都被百度售卖,再加上同年发生的魏泽西事件,百度和贴吧的公众形象一落千丈,至今也没能恢复过来,百度合伙人制度也在事发后被取消。
贴吧没落的直接原因在于其极度失败的商业化,但商业化失败的根源除了百度价值观走偏,还有贴吧这款产品自身的局限性,准确地说,贴吧的产品形式决定了其在商业化进程中必定要面临重重困境。
陆城自然不会选择走百度的老路,对于陆城来说,社交有两种类型,一种以“关系”为基础,另一种以“主题”为基础。前者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构建,微信、陌陌是典型产品;后者的核心在于依靠“主题”来聚集一批对此主题感兴趣的人员,以此产生交流沟通,形成人际关系,贴吧便是此类产品的翘楚。
当推荐算法在持续推送名为千人千面实则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流的时候,贴吧真正做到了“以兴趣为中心”,任何一个小众爱好都可以在贴吧找到自己的聚集地和伙伴,而吧内的用户们大多对主题具有一定的了解,因而任何人在吧内的发言都非常容易得到有信息量的反馈,这种产品机制使得贴吧具有极其强大的内容创造能力和高活跃度,同时也产生了贴吧绝对平等、高度去中心化的文化氛围。
但这种文化氛围虽利于内容生产,却不利于产品商业化。因为高度平等和去中心化就意味着分散的流量,KOL和职业内容创作者难以从普通用户中脱颖而出并得到大量关注,微博、B站、小红书等内容社区都有一批依靠自己生产内容来吸引粉丝,并最终转化变现、承担社区商业化功能的头部大V,广告主和品牌方依靠他们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营销活动。
但在贴吧,高等级的用户和吧务管理人员并不具有比普通用户高多少的流量和信任值,再加上独特的按回复时间排序机制,品牌方和广告主几乎无法找到一个能直接触达大量目标用户,或是提供信任背书的“中心节点”。
哪怕专门开一个商业推广帖,也难以吸引到流量和热度,很快就会被埋没在信息流当中。更何况吧里还有大量懂行的用户,推广的产品好不好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分分钟把劣质产品喷个上百层楼不是问题。这些都使得贴吧的商业化难度极大。
陆城想到这里就不免有点感激自己重生了,贴吧自身的流量足够大,贴吧在此方面早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贴吧哪怕真的无法盈利,但是可以利用贴吧孵化别的产品,陆城早就盯上了马总的qq,如果能通过贴吧孵化出来qq,l两款产品相互绑定,从用户流量到用户粘度可以说是将两款神级产品打出1+12的效果。
还有另外一点是目前来说互联网并不是很普及,那么集中使用互联网的最大群体,不是上班族,也不是互联网精英人士,反而是学生群体,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从接受程度和使用情况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如果将邮电大学比喻成一个点,那么全国的高校都可以加入到贴吧这个大家庭里来,这些高校将由点组成一个面,那么接着每个用户都可以去自己建吧,让用户能够感受互联网媒体自由,也就是自媒体初现。
陆城想了很多,不知不觉在本子上已经写了好多东西,心神激动的陆城又点迫不及待的付诸行动了,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电脑!只好压抑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等抽时间将设备弄好之后就开始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