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西斜,一抹落日的余辉照在了苏家村村口的稻田之上,远处一布衣中年正纵马向村子疾驰而来...
苏家村,位于天海国临山郡文垣县,村子近县城,且靠近临山郡的第一大河,村内皆姓苏,是十里八乡中人丁最兴旺的一个村子。
阳春四月,这两天是清明时节,家家户户正是农忙时,而今却一反常态,反倒是村中老郎中家里人声喧哗,一片欢声笑语。
布衣中年在老郎中家旁急停下马,将马拴在墙角的老树上后就急匆匆的向门内走去。门口一个和人聊天的老妇看到他时眼前一亮,笑吟吟的走了过来“砚郎,你总算赶回来了。”布衣中年看到老妇人愣了一下,听到她的话后说到“表姑,这段时日麻烦您们了。”听到这话老妇笑得更加开心“你这孩子,都是一家人,应该的,应该的。你大伯他们都在堂屋里,你多年未归家肯定都不熟悉了,我带你进去罢。”话毕便朝着里面走去。
苏老郎中家中不大,此刻却是挤满了人。布衣中年在老妇的带领下和他们打着招呼,看着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人,看着他们每个人都笑吟吟的和自己说着话,布衣中年的心情早就由刚刚下马时的急切与悲痛转变成了茫然。‘这是他父亲的丧事,他于昨日收到信,便急匆匆的赶了回来。这是他唯一的亲人,他内心十分悲痛,赶回来的路上回忆着这些年的往事,一切似乎都还在昨天。’‘在家中看到如此多人时他很不解,但每个人都热情喜悦,让他突然反应过来这是他父亲的喜丧。'
喜丧在每个年代都较为少见,无病无灾的走完一生是许多人老之后的愿望。苏家村更是有着习俗,村中有喜丧时,家中有老人的都要积极的来帮忙,或出财物或出人力。以求让家中老人也能够安享晚年。
“爹是喜丧,我应该高兴才是。”衣中年面色僵硬的笑着回应众人,在老妇的带领下走进了自家堂屋。看着屋内的宗族长辈,中年俯首“苏砚回来了,谢各位长辈为了家父的事操劳。”坐在首座的是村内族长,也是苏砚的表亲大伯,是村中与他家较为亲近的长辈,看到他归家,脸色不再严肃,直接说到“回来便好,你父亲走得安详,我们来也是来沾光了。你多年未回,对村子也不甚了解,你父亲的丧事就由族内安排吧。”苏砚愣了一下但是也没有反驳“族内安排就好。”苏族长听到回答后笑道“你多年未回,族内长辈你也应该记不清了。来罢,这是你二叔,这是你三叔.....”
苏砚,年方三十九,身材高大壮硕,蓄须留髯,是中州大地天海国临山郡文远县苏家村人士。苏家父子亲缘淡薄,苏砚母亲在他小时便去世,祖父祖母更是在其未出世时就离世。而苏父也是无妹丧弟,全村最亲的便是隔着一代的表亲大伯。
苏砚的名字是怀着对他成才希望的,其父取砚台的砚为他的字。可惜苏砚天赋平平,在村中的学堂学了几年,苏父只得让其回家继承祖业学做一名郎中。及冠后,苏砚便早早邻村少女成亲。成亲几年后终于出师,开始在临山郡内做起了游方郎中,半年多回家一次。后来妻子因为不堪寂寞与村中单身汉偷情。被发现后,村中宗族与父亲代为休弃,苏砚知道此事时已经是几个月后了。而立之年时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苏砚结识了郡城一个镖局的镖头,得其信赖开始专门跟随镖局送镖,为镖局的人治伤。虽然不用在四处流浪行医,但是却回家困难,三四年才归家一次。此次收到信件时他正好在镖局,借了镖局的马匹便日夜兼程的往家里赶来。最终在苏父离世的第六天,下葬的前一天赶了回来。
是夜,春日的夜晚微风阵阵,漫天的繁星俯瞰着大地。这是苏父离世的第十天,经过了三四天的忙碌,苏父的丧事终于结束,苏砚也终于可以好好休息。在村中狗吠声中,苏砚闭下了疲惫的双眼。
“决明,小心别摔着了,慢点爬。”“对对就摘那个桃子,快把它仍给爹爹。”“决明快下来,爹爹接着你。”“爹爹我要骑大马!”“好好,坐稳了,我们回家咯。”
决明是苏父最爱的一味中药,也是苏砚的小字。苏砚自下母亲去世,苏父当爹又当妈,事无巨细的照顾着苏砚,接苏砚上下学,陪苏砚爬树下河,给苏砚讲神鬼故事。在苏砚遥远的儿时记忆里,苏父是一个慈父,非常爱护苏砚,至少在十岁之前是.....
“决明!你又去那个地方,我说了让你不要去,你怎么不听?”“爹,我没有去破庙,我去大伯家找大哥玩去了。”“苏砚你还敢狡辩!你以前从不撒谎,如今跟着一个江湖骗子还学会骗我了。”“去院子里跪着,今天我要好好教训你。”“爹爹!我没有去!”
苏砚十岁那年,苏家村外的破庙来了一个老道士。整村的小孩都去破庙看这个稀奇。苏砚自小便喜欢神鬼故事,向往着飞仙御剑,自然也跟着去了破庙。
老道士看着一群小孩整日在破庙附近看他,他也不恼,反倒是给小孩们测其了所谓的成仙资质。前面一些小孩都老道士都无甚反应,直到苏砚时,老道士说苏砚是修炼良才,让其跟随他修行,并且给了他一块令牌。
苏砚兴高采烈的回家,跟父亲说了此事,没想到却被父亲一顿责骂,让其不得再去破庙。苏砚虽然不解,但他还是听话的,从此就没有去过破庙。但苏父却开始疑神疑鬼,只要苏砚出门,便一顿责骂,最后甚至开始动手打,直到半个月后老道士离开破庙。
“苏砚,你看看你的课业做成什么样了!你整天都在想什么,是不是还在想着你的成仙梦?”“爹,我没有,我真的学不懂,你要相信我!”“哼!休要狡辩,去把昨天的课文抄三遍。”“听到没有,还在那站着干嘛!”
随着老道士的离开,苏父倒是不再打骂苏砚,但是却开始疑神疑鬼。甚至把随着年岁渐长,苏砚学不懂的课业,也当作苏砚不专心的证据。苏砚自此不喜欢回家,一有时间就往他家种的老桃树下跑。
“苏砚,你整日在这里干嘛,还不回家?”“苏砚,你整日在桃树下面,是不是那江湖骗子给你说了什么骗人的鬼话?”“我今天就把这棵树砍了,我看你以后能去哪里!”“爹不要啊,那是我们一起种的啊!不要!”
苏砚从梦中惊醒,满头大汗,嘴里喃喃着“爹,不要啊,那是我们一起种的桃树,那是小时候我们一起爬的桃树。不要啊。”
苏砚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到了他的父亲。这是父亲去世后第一次梦到他。梦到了小时候父亲与他在桃树下的美好时光。梦到了他从破庙回来后父亲对他的无情责骂。梦到了父亲挥着大刀在他眼前砍倒了他最爱的桃树。
苏砚成年后,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听表姑说起,原来父亲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兄弟俩感情很好,直到一个中年道士来到村中说是要带弟弟去修行,家里也欣然同意了。过了几年村里来了一个瞎眼乞丐,手臂被人砍去,脚也跛了。村中人看他面熟,一问才知,他正是父亲的弟弟,当初那道人是人贩子,将他卖去做了奴隶受尽了非人折磨,最终他在一场大火中逃了出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来了。可惜,人命由天,苏父弟弟回来几个月便旧伤复发离开人世了。其父母受不了打击,加上年纪也大,过了一段时间也双双匆匆离世了,独留苏父一人。
苏砚当时听到那消息时深受震撼,也明白了父亲在他年少时为何突然性情大变。可他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家乡,且多年不回。
“当初要是不离家,如今会不会是另一番光景呢?”躺在床上苏砚回忆着前尘往事,孩童时的美好快乐,少年时的忧郁孤僻,青年时的孤独漂泊、中年时的茫然麻木。如今回想起来,仿佛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传闻一路向东,翻山见海,海外有仙山,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苏砚正在追忆往事,哀思不止,但脑中却突然跳出这个念头。
苏砚在外多年,临山郡几乎走遍,他无什么特殊喜好,唯独爱听各种神仙传说,每当闲暇时必定前往茶楼。海外仙山是他听过最多也是最真的故事。
感觉自己脑中纷乱,苏砚定了定神‘明早还要去见大伯,还是早些睡了。’苏砚这样想着慢慢的闭上了眼。
“决明,醒来罢,决明,醒来罢。”苏砚听着这一声声呼唤,猛的睁开了眼。
【写出心中所想,各位看客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