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卖,那是真的赔钱赔时间。
暖宝宝不给用他不在意,反正铁块留着以后一样有用。
徐恒生整夜都在利用系统上网查询着有关石炭方面的内容。
这石炭他一定要想办法让考子们买!
琢磨了一夜,还真让徐恒生找到了一个办法。
核桃。
核桃是关键。
徐恒生当即让陆活去杂货铺买了好多核桃回来。
他经过仔细查找得知,将核桃放入烧着的石炭堆里,就可保持有火星不灭。
以后再引燃烧火,就不用花费时间。
也就是说,只要第一次将石炭点燃,以后三天就再也不用担心重新点燃炭浪费时间了。
准备妥当之后,徐恒生就让陆活多找几个人,让他们放出消息,在城南安乐坊,有人专为学子准备了科考三件套。
物美价廉,欢迎大家来买。
售卖的这几日,徐恒生并未亲临。
一来避嫌,免得让人认出再招惹出像上次林家客舍的事。
二来,这种售卖的事,其实只有商户才允许。
徐恒生属于农户,一旦被人发现举报,夺了农户的籍。
那他连科考资格就都没了。
毕竟商户是贱籍,不给科考。
反正有陆活他们在,徐恒生还是很放心的。
每天白天在家,待到晚上,徐恒生才会去找陆活他们。
清点售卖的份数,以及根据出售情况,进行继货补充。
在整理数钱的过程中,徐恒生发现。
卖的最好的,果然如人所说,是吃食。
徐恒生售卖这些速食。
一份从十文钱。
正常的学子都是买够十份三天的量。
有些穷困的,想单买冲泡用米饭,和汤,徐恒生便也以一文钱一份卖了。
至于条件好的,则是单独购买多份的菜肉包,图吃个好。
还有一些人则是为了出名搏名声,提前买了一些来试吃,甚至还写了个试吃指南。
告诉大家哪种最好吃,以及可以搭配的新方式。
比如还可以带点冷馒头泡海带汤,味道也是极好的。
总之这吃食这一样,虽然最便宜,但距离科考还有十几天的情况下。
倒是不停的有人来买。
还有些不科考的,比较好吃嘴馋的人,特地卖回家品尝。
徐恒生那是相当高兴。
仅这一项吃食,他恐怕就要赚下万两银了。
毕竟他从淘宝系统里买,才五六块一份速食。
在这一文钱可以当做四块钱的淘宝系统里用。
赚发咯。
至于陶罐和陶炉,销售则要稍微冷淡一些。
本来徐恒生以为陶罐陶炉三两银子的价格,应该会人手一个。
但是售卖过程中,徐恒生才发现条件好的学子们,则有更精致金属器具的工具。
条件差一点的,则只是花钱单买个一两银子的陶炉,陶罐则用自己带的。
不过,就算这样,徐恒生在陶罐陶炉这一项,也赚得了六七千两的银钱。
至于石炭这一项。
徐恒生最得意。
原本那些考试学子,没人想买这个。
虽然徐恒生定价比木炭便宜。
但大家都觉得石炭引燃点燃太费时间,宁愿花多的钱,买木炭。
但徐恒生配套增送核桃。
每买一斗,他就赠送三个核桃。
并且还在售卖的屋子,特地准备了一处烧炭放核桃的样品摊。
让大家检查。
现在距离科考还有些时日,因此有些为了节省钱财的考子们,便尝试性的买了一些回去。
反正现在已是十二月,就算不考试,屋里也需要烧炭来取暖,正好可以给人试验效果。
别人的试验效果究竟如何,徐恒生不得而已。
但每日来作坊里买石炭的人,络绎不绝。
陆活等几个人这些天一直在忙着站店售卖,得来的钱财,徐恒生每天晚上也都进行清点。
距离科考日十二月初五日,只剩下七天时间了。
徐恒生拢了一下帐,扣除成本,他已经赚得一万八千两银子了。
有了这笔钱,徐恒生觉得自己可以升级一下子作坊。
不仅生产纸张的品类要升级,他还打算再拓展一下新业务,再弄点新东西出来,比如雕版印刷啦,或者木质滑板甚至自行车啦。
都在他考虑的徐围内。
当然徐恒生现在只是先做个准备,眼下卖吃食石炭的生意还在扫尾。
而且他也要准备来年的制举考试。
之后的事,还得一件件来。
不过这日子已经邻近科考,大多数科考学子们,都在家忙碌各种准备,已经不大出门了。
既然作坊已经没啥客人来买,徐恒生便安心下来。
再也不用像之前,临到晚上才去作坊,他白天走去作坊,都不用担心啥了。
这一日,徐恒生上午时分,就穿着厚实外套,前往安乐坊。
陆活他们已经不必日日出城拉石炭,闲下来便又开始进行造纸的工作。
徐恒生是打算再升级一个造纸档次,所以在初次配料方面,还要亲自指点。
待走到自家作坊门口,徐恒生却发现,在自家作坊院墙一脚,有个穿着单薄的学子,正在院墙角落那堆废弃杂物烂木堆里,翻捡着东西。
徐恒生对这一幕,并不陌生。
长安城人口号称百万,巨富豪门有之。
当然贫寒穷苦者也有。
尤其像徐恒生住这安乐坊。
好些穷苦人家,就经常过来帮陆活他们干割芦苇运树皮的短工,每天赚得几文钱都很开心。
徐恒生得知后,凡是自己作坊用不上但有点用处的东西。
他就让陆活堆在斜对面那个巷口的墙角落。
那些穷苦人家若是觉得有用,翻找拿走,也都可以。
尽管徐恒生没有明说自己的意思,但周围街坊却都懂了。
放在斜对面的废弃巷口,就已经不是徐恒生家地盘,拿走什么,自然就没人管。
而且又是比较偏僻隐蔽的巷口,多少也能顾及到一点隐私。
然而今日在巷口翻找的,只看他那身打扮,徐恒生便认出,这应该是个科考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