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关于黑洞的学说,我又补充了自己的观点:黑洞是一个诡奇之地,其运行方式并非三维时空的常规见地,人们所熟知的地球之规律、形态在此不再有效。目前人类的研究发现,以为时空的弯曲可以形成巨大的黑洞引力,造成时空本身的变向或曲折;而事实恰恰相反。黑洞只是时空扭曲的中心区域,是宇宙中的一个“点”,或是“吸引”与“扭曲”共同组成的一个类似两侧向内凹陷的有距离的“点”的空间而已。目前我们无从查知黑洞内的任何物质,因为波与粒两体本就无从查寻。

但在黑洞空间的最外层,即它的边缘,也就是光线恰好穿越或反射的临界面,留有物质与空间发生“摩擦”时产生的巨大热能,是能量最强、最大的界面,是“物质的光”最后的存在,也是“物质的波”最后的显现,所以在此界面上的光线是可以反射并逃离,越过便杳无踪迹;当光一旦越过了这一界面,便是直穿而过,表现出“被吸”的假象;若能吸吮“光”,只能是更加巨大的“能”了。此界面或称之为“实体”,却是由“能量”组成,容有多层次的“夸克”粒子,其另一个名字叫“奇点”;自奇点反射的光会带出巨大的能量,称为热能光线或热能波,有极强的吸引力,完全可以吸引附近的星体向着黑洞飞驰。

所以,黑洞的边缘蕴含着巨大的能,发射出超大热能的光波,此热能光波也具有极强的磁场力,融合或排斥其他物质发射的波;并“吸吮”物质向着黑洞靠近;是力非力,是吸吮非吸吮,是时空扭曲呈现的一种状态。当威力强大的热能波到达地球或掠过其它星系表面时,因热能会造成空间的弯曲与光线的扭曲,从而让处于此位置的星体呈现出另一种状态,即沿弯曲的空间界面向着黑洞“滑翔”而去,由于“滑翔”在扭曲的时空里,所以星体反射出的“光影”会变长或缩短。这种现象便是“时空效应”最简单、最真实的状态,是物非物,是他又非他。所以,进入时空效应的“物”与“影”,便以三维认知不协调的形式呈现着。

简单的说明一下此时物质与影子的不协调吧。物质仍以本来的面目或表象存在着,而黑洞界面处发射出的“光影”,由于空间的扭曲,或延长或拖后、或伸展或压缩,所以物质便以另一种“光影”的形式出现,并向外界展示;或千里之长,或数寸之短,但他仍是同一种物质。这与三维的认知截然不同。如果此时有人类的影像传出,那么,便是可有千里之长的种类,也有方寸之短的物种了。

《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海外,有人长二千里……。”《汉唐地理书钞》辑《河图括地象》:“昆仑经东十万里,得佻人国,长三十丈五尺。”而《国语•鲁语下据》:“焦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或《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女王国东渡海千馀里,复有国,皆倭种,人长三四尺。”此番描述均为“人类形体”置于黑洞边缘时,向外反射的影像,被地球人遇见之后的记载。便是物质因光的扭曲而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黑洞造成时空扭曲之最明显、最直接的状态,被称之为时空效应。而物质本身是感受不到此时的任何变化。于是,同一种物质就会有不同的状态向外界呈现。这两种状态都极为正确,都极为真实,却又截然不同;便“是”而又“非是”了,即一个是物质“自己”看到的原来的本身,另一个是物质被“外界”看到的漫延或缩短的实体。当同一种物质有两种状态呈现时,至于物质现实的存在,便有了不同的答案。

所以,基于此理论的存在,一个重要的放置在三维时空的问题是,何为现实?或许现实是多层次的,或许现实与位置有关,也或许根本就没有现实。所以,人类对于黑洞的研究,不论是先有黑洞还是先有时空扭曲,都揭示了一项重要的事实是,有现实或没有现实之区别。也许所谓的现实,仅仅取决于你所询问的对象是谁,或依对象所处的位置呈待定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恰恰又是“双缝干涉试验”所表现的光的特性,即与被观察时呈粒子的特征、不被观察时显现波的特征极为一致。

所以,针对生命体而言,对于内在的自己,此种状态是现实;对于外观的对象,另一种状态才是现实。所谓人类,大致也是如此。人类认为生命存在着,而宇宙并没有觉察到人类存在着。所以,思维的局限性,造成了生命存在的真相与悖论,即以我为中心的活着,还是依他人为重点的生存。于是,人类的内心便纠缠在这种“变态”的思维扭曲之中,即想依了自己的方式活着,又要顾及他人的看法与评说。这便是所谓的“个体”与“群体”有机融合的技巧了。这是我在“思维黑洞”与“思维人类”时联想到的内容。这只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

而对于思维,均是一种波的诞生、传递或延伸。这种思维还可以引导着我们去理解,是何种“人类”到达了黑洞边界,并把光影传递出来,否则地球之古代人不会有多次的记录;答案肯定有的,那便是西曲耐人为寻找适应生命的居住之处,到达了黑洞的边缘地带或进入黑洞时,光影向外界的传播。西曲耐人曾居住在湖底的卡呃城,由于区域窄小,空间有限,而他们又研究出了可以长寿的机理,能轻松的活过百年,便也有了一项明确的规定,为不影响下一代的生存空间,凡活过百年之后,人们必须去往外太空寻找适应自己居住的星体,并把信息传回地球,以供西曲耐后人大范围的迁徙,然后便安静的依着此星体的生命周期活过自己的后半生。这也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

我曾在卡呃城生活过一段时间,也随着已百岁的巴楞士去向了外天空,所以,当我在地球上看到《神异经﹒西北荒经》所记录的:“西北海外,有人长二千里……。”及《国语•鲁语下据》之描述:“焦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自然的想到了此是西曲耐人置于黑洞边缘时,光影被地球人所见之后的记录。是否真是如此,也仅是我的思维而已。

答辩时我还提到了“超度光速”的概念,即以光速前进的物质,在受到同方向的运动量相助时,其前行的速度会叠加,会以一种超越光速的方式向前运动,用“超度光速”来表述。类似给予了前行的物质、又一种向前吸引的力,使其加速运行一样,属于作用力的叠加;这是我针对宇宙间不同的范围有不同的运动速度得出的论断。这更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

因为在外太空的某区域,所有的速度均以超光速运动,即最低的速度是光速;才使得某些规范区域内的星体,均以同一个速度而运动,且以超度光速有规律的变化着。这便是距离地球越远的物质,由于叠加的作用越大,其远离地球的速度也越快的原因;道理恰似迎风与逆向的运动。这也属于物理界第一次涉及的理论,因与三维的现实规律相符,倒也为我的论述寻得了某些依据。而研究的结果也确是如此。到了2006年11月,在我毕业四个月之后,才有测定证实,在宇宙的某一边缘处,“物质”正以超越光速一倍或数倍的速度膨胀着,且倍数的叠加在同一范畴的空间内是相同值,而整体方位上也有着规律性的变化。

此论述恰好证实了我的超度光速之说。只是这些论述在三维的时空里仍属理论论断,一样没有可以证明的实据,只有想像的空间,还属于抽象范围之内,但在外太空则是常识。这些论断的产生,对我并非偶然,是我去往外太空后的感应与觉悟,所以我还形象的描述了外太空,即银河系之外的宇宙蓝图,乃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宁静世界,虽然没有声音,但各种璀璨的光、波,此起彼伏的在各自的区域内展现着最灿烂的光彩,无声的世界精湛美丽,且更加长久永恒。这也是生命,是无声的生命,是光的生命,说由光组成的生命或“光生命”也是可以。

我还预言说,大约在六年后,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黑洞星系将会临近,其黑洞边缘的热能光波也会光临地球,到时会给地球造成何种的影响或现象?或空间会扭曲到何种程度?或者可以观察到“光生命”在三维里是种怎样的存在?也许还需要六年后的现实来证明。我因为有过长久的深思也有实际的支持,故口若悬河的说明了这些现象。

对于顶上苍穹,我自有敬畏之心,所以没有强大的支持我不会放肆的乱讲,也不会口无遮拦的哗众取宠。但对于可以想象的真实物质的存在,我还真自以为是的郑重提出,地球上曾经生存过的四代人类文明中,不定哪一代已与外太空的热能波有过直接的关联,才造成了生命体的大灭亡。所以,对于黑洞的临近地球,人类万不可掉以轻心,当热能波光顾地球时,说明地球已经进入了扭曲时空的边缘,若受力过大或热能波继续加强,地球自会沿着扭曲的空间轨道,以超度光速的运动向着一个一无所有的黑洞空间急驰而去,而地球上所有的物质与生命,呈现的将是一幅丢盔弃甲魂飞魄散的局面。这也是我在2006年5月13日毕业答辩时提出的内容。所以,当场就得到教授们的最高评分。这让我激动兴奋了许久呢。

当时提及这些,也完全是依照着无法试验与证明其正确的随意推断,并表明我是认真的思考过此类问题。谁知就在我答辩后的一周,国家科学院及美国麻绳理工物理学院,同时对外发表声明,说大约在2012年的冬季,地球会与银河系中最近的一颗黑洞星系相交,其黑洞的吸吮力,将对地球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直观的现象表示,有可能造成地球的磁场或光波从此消失,而最终是何种程度的损毁?还望各国的天体学家,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团结合作努力奋斗,尽早破解此世界性的厄运难题。

声明最后还说,经过对外太空的研究表明,有一种生命体是由波组成,其运行及生存的方式也极为罕见,只知其生命以波的能量为依赖,在意识的支配下任意驰骋,类似UFO的运行状态,那么UFO是否就是此类生命,还不能断定。

这两项声明直接的证实了我所说论断的正确性。这是我之前的班主任蔡老师,异常高兴的拿着资料,专门找到我说明的,并告知我留校任教的正式通知。我听后非常高兴,一时之间竟然没有疲劳的困顿之意,全是精神百倍欢欣鼓舞。这时,蔡老师接到信息,说要长汀江上出现了大形的海市蜃楼景观,整个江面水溢两岸,浩浩荡荡、潦原浸天,而许多游人就在“水”中漫步,悠然自得,场面十分壮观。此时,我正为留校任教而兴奋激动呢,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就这样,我理所当然的得到了全校教师的最高考评,并留校任教成为本专业新一届学生的班主任。这是2006年7月,我在南方大学毕业后,立即成为一位年轻的教师。我叫木思维,20岁。当然这名字的来源也是一种巧合。还是在1999年8月我是木天山时,就替未来的自己办理了这张叫木思维的身份证明。果不其然派上用场。有时我还想,苍穹在上,果真有暗示着人间未来的道义,此名正好时刻提醒着我,记得自己是四维里没有思维的人,而不得与聪明的三维生灵有着任何的界限喻越,一丝一毫都不得发生呢,这是我的底线;我只知道有情感的三维生灵与无情感的四维生灵,若发生了胶着或肌肤之亲,那会是世界走向末日的原因之一。若记得了这些,其他的能否思维已不再重要。因为我不善思维,所以也只是简单的记住而已。

至于我的人类情感之事,我自1910年8月与魔鬼在通古斯大战以后,就感到我四维的灵性体征越来越脆弱,而三维的人性感情越来越浓厚,特别是所谓的亲情,仿佛有种与生俱来的爱恋与不舍。但我也具有了人类最大的克制力,不可随心所欲任意妄为,不能发生情感的交错或交融,不忘乎所以的进出四维时空。所以,我至今仍单身一人行影相连,仅是在三维里平庸的活着。针对友人善意的安排,比如我曾经的同学、现在的同事秦山岭数次给我介绍女友,我都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

我不忘初衷,安分的依着了四维的生命以波结合的本能,执着的寻找着与对方融合的光波体——即恋情波能,当彼此有了感应后,方可贡献双方最佳的能量,然后诞生新的生命,并赋予新的四维让其生存下去。正是以一种将生命延续下去、自己的优质波得以传承的成就感或幸福感,会让我自然的感知到愉悦与满足。这种感知无法用语言表达,与南巴峰下莲花女子的一吻非常相似,甜蜜而暖融、温情与欣慰、舒心又安然。提及优质波能,我曾经说过,四维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以优质波能的一方,控制着新生儿的相貌与体型,神态与秉性。到那时,才会知晓谁的波能优质,而不是这般的自认为略胜一筹了。所以,四维的生命完全是建立在为种族的进化与延续上而诞生,这似乎与三维生灵也有着极大的不同。

自律与自控是我们四维之所以高尚、文明及先进的原因,所以四维的每个生命都可以活过千年或万年,象我这般平淡、无为的过足自己的日子,不善思考之人,也不在少数,可能我还年轻,没有成熟到去思考后代的年龄;当我开始为下一辈着想时,便会在适合的时间思考并认真的思考呢。而死亡呢,我们仅是飘散与消失,当我们个体的波受损毁、能量耗尽或异波突然置入时,我们的生命波幅或波能就被打乱或冲散,生命体便在短时间里分离消失,这便是死亡。波能频率是没有变异或变种之说。当一个或某个区域内,生灵的波能频率减少或削落时,成熟的四维生命就感知到时空内生命体的量有所下降,并开始寻觅可以组成新生命的另一半,若情投意合,自会裂变产生新的波能,将终生进化的最优质、最高能的波贡献出来,然后诞生新的生命。

当然,若两个能源点相似、能量值相近的频率波相遇时,思维的波幅彼此感知,也有贡献各自波段与能量的冲动,也只是冲动而已,待时机成熟才能彼此拆析与交融。贡献波能,是一个痛苦且欣慰的过程;痛苦的是,你的能量将会减损、拆分及剥离,而欣慰的是,一个优质的四维新生儿即将诞生;所以,四维生命的降临,完全与自然界频率波的疏密程度及彼此间的情感交织有着密切的关联。

这就是我存在的现实。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