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古诗有云,腰缠拾万贯,骑鹤下扬州。阳春三月适宜南下金陵游玩,身为塞上江南的兴庆府兼具了,江南水乡的委婉细腻,又具备漠北的豪爽粗犷。兴庆府繁华已过千年,好玩的地方数不胜数,寻找人间烟火气的地方首推兴庆府南门楼。

兴庆府南门楼不仅有市井的热闹喧哗,还有历史的厚重,相传天皇历3520年西夏开始发迹起来,西夏裂土封王的西夏王李元昊,在次建造王城兴庆府,才开启了西夏王朝百年的兴盛,也就有了兴盛至今的兴庆府,也就有了文化底蕴深厚的南门楼。

三月,塞上江南正是出门,踏青游玩的好时节,这天一大早,康兴庆就早早的起床了,看看这异界的兴庆府,是如何的繁荣昌盛,康兴庆早早的出发,身穿麻布短褐,走在南门楼的大街上,塞上江南三月,还是有些微寒,随着旭日东升,气温渐渐回暖,人流也越来越多,随着人流走动,不用间客介绍,就来到了南门楼下——有一家面馆。

刚到有一家面馆,就看见不大的面馆已经坐满了人,实在是太多了,老板都忙不过来了,还好都是老主顾,没有发生不愉快的事情,等了一会康兴庆向着老板说:“来一碗招牌阳春面,再来分菊花茶来吃。只见王老板说“阳春面一碗稍后就来,茶水自便。”趁着老板上阳春面的间隙,康兴庆与人拼桌坐下,自斟一碗菊花茶,边喝边听街边趣事,聊解聊解一下兴庆府的古今趣闻。

只听隔壁桌的王小戊说:“咱们着兴庆府兴盛1000多年,不是没有原因的,相传自天皇伏羲起,就有着龙脉一说,华夏龙脉向来都有江南水龙为宰相,中北巨龙争帝王的说法。咱们兴庆府就与北龙有关,北龙龙气集结造就了黄河与贺兰山,成就了李元昊百年的伟业。每过几百年都,有人利用咱们兴庆府的龙气成就大事。相传十甲子前,中北巨龙开始了一次激烈的交锋.....”只见王小五低头饮茶不语,这下子可着急坏了周围的听众。

听着人群里不断的催促声,王小戊很是受用。只见王小戊低头饮了一口茶,慢慢说道,十甲子前靖难之义。还没有等到王小戊说完,周围听众都说这个早就知道了,“不就是四皇叔朱棣,夺走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吗?

只见王小戊说到:“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一次的靖难之义,不单单是皇位的争夺,还有气运的争斗。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乞儿出身一步一步走到最高,成为开国皇帝,不仅仅因为他星宿下凡,人间豪杰;还有风水龙脉的原因。

明朝司天监,就是一代斩龙大师刘伯温,亲手组建起来;后称为钦天监一直沿用至今。当时明朝为了巩固统,令刘伯温斩龙脉,于是刘伯温正式上线,开启了疯狂斩龙模式,明面上是修建基础设施,实际上为斩龙脉。

明太祖朱元璋,经过风水大师刘伯温的指点,大兴基建(斩龙脉),分封各个王子,以镇各方龙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燕王朱棣的北平城,当初燕王朱棣,早有再进一步的打算,于是在黑袍妖僧姚广孝的建议下,在兴庆府南门楼位,以置扩建南门楼为借口,布置风水阵法。

兴庆府南门楼(又名南薰楼),地处兴庆府的龙气汇集之地(即龙穴),在这里仿建北平镇龙至宝——天安门故宫,再配以阵法足以增强燕王朱棣的气运。

建文帝朱允炆,隔代继承皇爷爷,明太祖朱元璋的龙气遗泽,在龙气不稳或者说气运不稳时,燕王朱棣自北方,协兴庆府、北平城两处北龙之气,以有心算无心,燕王朱棣成为了,靖难之义最后赢家,黄袍加身更近一步成为了明成祖朱棣,为后世开创永乐盛世建定了基础。

大家都听的津津有味,不知不觉,碗中的茶水已经饮尽,阳春三月在有一家面馆吃着阳春面,听着王小戊叙说十甲子前的故事——靖难之义(龙气对决)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大家都希望,可以向明成祖朱棣一样,借着兴庆府的龙气逆天改命。获得荣华富贵。

众人的议论声,传到了康兴庆的耳朵里,“心想我是修行中人,气感大圆满,即将踏入九品炼皮境的大师级出尘着,从没有听过借着地脉龙,气逆天改命的;身为出尘着当然知道个人运势可以增加,但不可以改变,不然会出问题的。我们出尘着修行,分为三境九品二十七阶,每走一步都是,遍地荆棘,一不小心就会陨落,说白了我们出尘着,修为每前进一步,都是向天争夺气运。”

想到这里康兴庆匆匆吃完阳春面,付过钱,就继续游玩南门楼。南门楼被称为小天安门,坐北向南,后有马路环抱而下,前有广场吸收天地灵气,特别是旗杆更是画龙点睛之笔。正所谓前有照后有包,做这个风水局的,不愧是风水大家,以人流代表水流,这是位高手。

康兴庆只顾着看风水布局,不知不觉就到了南门楼下面,只见门口写着付费登楼,出尘着、异人等免费。

康兴庆交过入场费,就登上了兴庆府的南门楼,在这里康兴庆俯瞰整个南门广场,发现人流涌动好一片人间烟火气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兴庆诡事录》的刻刀在识海中不停的颤抖,度碟也热的发烫。

随着刻刀的抖动,以及度牒因发烫,形成了南门楼附近的地图。这难道有诡异之事发生吗?康兴庆跟着刻刀与度牒的指引,来到了南门广场东南角的粥铺前。

只见粥铺布幌上写着闫石粥铺,以红底黄边黑编制成布幌,背面写着今日免费,只见粥铺生意格外的好,起先康兴庆还没有在意,以为这是一个正常的粥铺没有什么不对的。

经过刻刀和度牒不断的发出警告,康兴庆才发现不对,来吃粥的看着很喜庆,但是通过法眼来看,粥客们都是面带黑气。

正所谓阳春三月宜游玩,谁知南门楼下起波澜。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