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大殿之上,只有普照皇帝朱炯与朱再青两人。

“交给我?”朱再青不知皇帝的用意。

燕帝窃窃道:“皇叔难道看不出来,吴耽的手已经伸向朝堂,甚至江湖之中。朕作为少年天子,被他耍得像提线木偶一般。”

他话音很细,生怕殿外护卫或是太监听了去。

朱再青躬身道:“皇上圣明。”

朱炯道:“朕当然看得清楚,只是不明说罢了。他吴耽掌管着禁军护卫之权,每日如狼似虎一般居于朕左右,叫朕每日都是提心吊胆、彻夜难眠。

朕只是借皇亲相聚之名把你留在宫中十余日,吴耽已经三次向朕进言,说是成年皇族不可居于皇宫,这是大燕历来的规矩……你看看,他连朕的家事都要管!”

朱再青道:“吴耽诡计多端,又生性多疑。皇上每每与臣交谈,便屏退旁人。吴公公不知咱们君臣在说些什么,恐怕于己不利,他当然想尽办法要支走臣。”

“朕有时候想想,这日子过得真如那汉献帝一般,”朱炯长出一口气,又道,“可是朕不愿如此。

如今朝堂之上,除了与吴耽沆瀣一气的人之外,那些文臣大多都是墙头草;而武将虽勇,可在京城的不多,远水解不了近渴。

皇族之中,其他皇叔又难堪大任。朕思来想去,也就只有依靠十三皇叔您的力量才可与吴耽抗衡。”

这个十来岁的孩子,从登基算起来到现在也还不过两三个月。

朱再青真没想到他竟能将朝局看得如此透彻。

朱炯真不愧是前太子朱再明之子,对于政治,他还是有一番天赋的。

“看来皇上心中已有对策。臣为咱们朱家的江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请皇上明示。”

燕帝一拍手站了起来,带朱再青走到大殿内侧的一处案子旁,指着案上放着的燕京地图:“皇叔请看,这是何处?”

朱再青看着皇帝落指之处,正好在燕京城内东北方向。

“看样子,这里是当年先帝专门设立的龙鼎阁,是朝廷专门招揽奇珍异宝、能人异士的场所。可是自从洛阳之约签订后,先帝没了兴致,便不再派人打理此地了。”

“正是。朕想请皇叔执掌龙鼎阁,重新帮朕寻纳天下奇人,训练忠君报国的一支精锐护卫。”朱炯语音激昂高亢道。

朱再青道:“请恕臣斗胆,敢问皇上是如何想到此谋略的?”

皇帝道:“朕一个月以来一直在想,吴耽本人丝毫不会武功,为何身边围绕着那么多军中和江湖的高手?

看来他有知人善用之才,能把那些高手当做自己手中的利剑。

他这就逼得朕不得不拥有同样甚至是更锋利的剑。

此时吴耽的剑锋还藏着,整治风陵党人,只是他的牛刀小试。

侄儿前些日子听了皇叔的谏言,下旨优待各地风陵党犯人,不得刑讯逼供,吴耽听到后恨不得当着朕的面恶犬狂吠!

朕难道真要吴耽向朕拔剑时,引颈待戮吗?

所以这件事,如果皇叔不回来,朕是要亲自做的。

但现在将此事委托给皇叔,请您务必不要辜负朕。”

朱再青立马下跪,叩首道:“臣朱再青,定不负皇上所托!”

燕帝道:“皇叔请起。你看,这龙鼎阁第一批的三大护卫,取三足鼎之意,名曰‘龙鼎卫’,朕已经想好了人选——”

他说罢,将案上的字条递给朱再青。

朱再青双手接过字条,只见上面写着此次武举的前三甲:武状元李撷扇、武榜眼段芝侠、武探花上官雁。

他心道:“看来段王子跟李撷扇交手了,并未获胜。不过武举比试向来不准用兵刃。段王子只是东瀛剑术一流,赤手空拳搏斗,输给李撷扇也是正常的。”

朱炯道:“这三个人当你的手下,皇叔可心满意足啊?”

“回皇上,这前两人臣都知道,那上官雁是谁?”朱再青问。

“是李撷扇的徒弟。这些都是与朕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个个都是璞玉,皇叔可以好好雕琢。”皇帝道。

朱再青道:“这是当然,臣游历江湖,侥幸习得一些功夫,足以为皇上训练出这支精锐。可是这段芝侠是大理国的质子,他肯在咱们朝廷里当差吗?”

“朕私下里已经召见过段王子,他很愿意为朝廷效力。大理建国未久,他希望能习得中原的官制礼法,好将来回国效力。”皇帝道。

朱再青又道:“即便如此,这无瑕公子可是十分才高气傲的。臣担心只是让他当一名护卫,他对朝廷或许会心怀不满,恐怕还会扬长而去。

他归去江湖倒也罢了,若是嫌我大燕开价不公,又跑到西兴去了,那可真是我朝的损失。”

“那皇叔的意思?”

“请皇上让李撷扇当臣的副手,拜为龙鼎阁主事,官居四品。以示皇上和朝廷的爱贤之意。”

燕帝爽快地答道:“好,就依皇叔高见。”

“谢皇上。”

“可是这样一来,那三大龙鼎卫,缺了一人,如何是好?”

“臣还有一年轻奇才向皇上举荐。此人虽然年幼,但潜力巨大,还有少林绝技金刚罗汉功的修为。不出五年,他可能成为燕国第一的高手。”朱再青道。

“哦?竟有如此神童?是谁?”皇帝好奇道。

朱再青道:“臣让御医医治的那位姑娘育有一子,名曰莫冲。”

“他也姓莫?不会是跟那两个刺杀皇爷爷的刺客沾亲带故的吧?”燕帝本能地反应过来说道。

朱再青一愣,忙撒了个谎道:“他只是流落民间的少年,是臣在涿州时遇到的,跟那一双刺客没有关联。”

“好,明日朕就下旨,重启龙鼎阁。皇叔回去休息吧。”朱炯道。

“谢皇上,臣告退了。”朱再青叩首跪安,缓缓退出,便朝太医院走去,查看穆瑾的病情。

片刻之后,燕帝又叫吴耽一人来见他。

“吴公公,这是一道圣旨,你拿去盖上印玺,明日在朝堂上宣读。”皇帝道。

吴耽接过圣旨,置于案头读罢,眉毛当即拧成了一团浆糊:“哎呀!皇上,您要让十三皇叔执掌龙鼎阁,还要封他当亲王,这……这可非同小可啊!”

“哎,吴爱卿,朕当然知道了。可是朕的这位皇叔,自从回来之后,对朕耳提面命,一个劲地说教,快把朕烦死了!

朕有意疏远他,可是他好歹是皇亲国戚,还是朕的长辈,他上表进宫觐见,朕又不好不准。

朕把一个破败的龙鼎阁封给他,再在宫外给他重新起一座王府,让皇叔少进宫几次,朕才能图个清静不是?!”

燕帝抓耳挠腮,有模有样地表现出一脸苦衷。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