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其实,他不知道,这时候,连队的首长正想培养他当连队文书。如果他拒绝了政治处于干事的留任,回到连队当文书,被提干的可能性会更大。因为他们连队是团里的先进典型单位。

可惜,作为新兵的王文华只知道服从组织需要,哪里会想那么多?

报道组里主要是宣传干事负责,他们“上班”第一天,负责报道组的于干事就拿出了上级政治部发的一份通报批评文件宣读。

那是军政治部宣传处对下属十六个团级单位新闻报道上稿情况的通报:其中,按照各报道组上稿的数量,宣传处排了名次。

其中,上稿最多的第一师第二团报道组上稿十篇,排列第一位。而他们炮兵团上稿最少,排列在最后。所以,团首长看到这个通报批评很不高兴,要于干事好好的找一找原因。

于干事宣读了文件之后,让大家讨论。王文华想了想说道:“怎么,上稿子比打敌人的坦克还难吗?苏军的最新式坦克我都能打趴窝,我们上个稿子怎么就这么难?”

后来,王文华常常想起自己说这种话,简直不知道天高地厚?岂不知,写稿子、上稿子与打坦克是两码事。两件事着力点不一样,怎么能用打坦克的办法写稿子、上稿子呢?

不过,于干事对王文华的发言很感兴趣,他表扬了王文华大无畏的精神。说打坦克与写稿子虽然是两码事,但是,只要有了敢想敢干的精神,上稿子就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

当时,部队承担的任务很杂,除了一部分人能够坚持正常训练,还有很多人去城市“支左”,去农村“支农”,因此,写新闻报道的人可以在营房附近的城市、农村随便跑。

不管是什么行业,不管是什么地方,只要有部队人员在,只要有新闻线索,你就可以去采访,然后拿回来写稿子,经过审核之后就可以发往所有新闻单位。

经过第一个月的辛苦努力,王文华竟然在附近城市的市报上刊登了几篇稿子。他自己觉得美滋滋的。可是,等到军政治部宣传处的通报下来,他们的上稿数量依然排列在后面。

而自己在市报上刊登的稿子,根本就没有被统计在内。他就问于干事:“我刊登的稿子怎么就没有统计在内呢?是不是咱们漏报了?”

于干事就告诉他:“市级报刊和电台用的稿子,根本就不在统计范围之内,人家统计的,只是省级以上报刊和电台采用了才行。再就是军区报纸采用的可以算在内,其他的,不算数。”

啊!王文华一听,知道这件事的难度了。知道它与打坦克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语。自己写的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新闻稿,充其量就是连队黑板报的水平。

人家市报、电台用稿量大,又看是部队的报道组采写的,信任度比较高,所以就采用了。如果排除这个因素,自己的稿子恐怕连市级报刊、电台也上不去呢!

想到这些,王文华那些日子觉得很压抑。心里话,我是一个兵,来这里是保卫祖国的。怎么一下子干起了耍笔杆子的行当?

自己“上班”一个月也没有在省级、军区报刊上发表过一篇稿件,顿时一股挫败感涌上心头。自己大概不是吃这碗饭的材料吧!?

他想到这里,觉得应该提出回连队了。如果在这里待下去,弄不好就会一事无成。哪里知道,于干事一番话,就把他的顾虑打消了。

“小王,你以为,连队就是天天训练、学习炮兵技术吗?非也!你们八连,现在根本就没有在营房训练,他们都在黄海前哨种水稻呢!”

哦,怪不得前些日子自己接到连队战友写的信,通讯地址都是丹东市东沟县呢?原来,他们根本就没有进行军事训练,而是从事与部队职责完全不相干的勾当。

除了连队种水稻,还有那么多军人穿了军装在工厂指挥生产,在农村指挥种地。现在的社会正处于特殊时期,在部队能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也算是幸运吧!

很多新兵想来这里工作,还没有那个机会呢。于是,王文华就承认了自己的幸运和于干事对自己的厚爱。可是,总是不上稿子,没有成就感,心里觉得过意不去啊!

“哦,这就是我的疏忽了。文华,如果你真的热爱这项工作,我把你送到一个地方,好好的培训培训。但是,如果学成了,你可不能跑掉啊!”于干事说话很认真。

“于干事,我一个农村入伍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学习业务的机会。现在,你要送我去学习真本事,我哪里敢学成了就跑掉?!我绝不会干那种叛徒事!”

“呵呵,文华,言重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太好的机会。就是咱们这驻地小溪县革委会的报道组很厉害。

他们有个柳组长是吉林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如果你去县报道组待一段时间,跟着他们学一学,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上稿就不该有什么问题了。”

“于干事,这样太好了!谢谢你,给我这一次好机会。如果去了,我一定好好的学习。”当时,王文华就像是接到大学录取通知单那么兴奋。

果然,这一次学习机会好得很。县报道组一共六个人,其中,四男两女。每一次出门采访,都是两个人一组。柳组长名字叫柳絮,很有诗意。

跟着他们一起,王文华才知道,采访和写稿子是有技巧的,如果不掌握这些技巧,你写的稿子很可能都是泥牛入海的结局。

不光是采访写作有技巧,从抓问题、抓题材开始,就要考虑这样的稿子人家报社、电台是不是需要?如果人家不需要,就算是题材再好,也不要去碰。上稿率太低嘛!

如果稿子上不去,就算是做了无用功。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这个新闻线索留着,将来有可能被采用时再去碰。就这样,王文华在这个团体的带领下,新闻工作才算是真正的开始了。

有一天,柳絮写了一篇《刘家洼子翻身记》的长篇通讯,因为写作太劳累了,写完了之后,就让王文华帮他抄写。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