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场议事,几乎是从头吵到尾,随着众人全部散去,养心殿内才终于是安静了下来。

“唉~”老燕王整个倚靠在龙椅上,眼睛半阖,一手轻轻揉着眉心,无奈地叹了口气。

人毕竟是年纪大了,精力难免不济,吵闹了这么一番,再加上情绪起伏比较大,此时颇有一种精疲力竭的感觉。

“爷爷不必忧心,有我爹和诸位大臣在,定能将事情妥善料理清楚。”赵晏宽慰道。

方才,老燕王只让太子爷赵瑞和首辅徐丞,以及四位内阁大臣离开,赵晏可没得口谕,自然是留了下来。

“哦,爷爷我啊,倒不是叹息这个,只是有些疲倦罢了。不禁让人感叹呐,就是那农间的田舍翁,到了晚年,也有个享清福的时候,可轮到你爷爷我这,仍旧是没个清闲,劳心劳力,天生就是个劳累的命。”老燕王无奈道。

“俗话说的好,能者多劳嘛。爷爷是燕国的王,肩上担着国家的江山社稷,又是有能为的大英雄,您不多劳,谁多劳?”赵晏笑道。

听了这话,老燕王倒是来了点精神,不禁笑骂道:“你这臭小子,就会拍爷爷的马屁!爷爷现在可不是当年喽,老了,老了,就是天大的英雄,他也会老啊~”

似乎是勾动了心事,话越往后,老燕王的眼神逐渐变得越深邃,充满了希冀,像是在随着话语怀念以往的那些日子,把那些泛黄的往事,拿出来晾一晾、晒一晒。

不同于议事时充满了威严,也不同于战场上气吞万里山河,更不同与上朝时像那庙里金身塑造的神像,那般烟雾缭绕。

这一刻,老人就好像只是个老人,再普通不过,像是隔壁邻居家的老大爷一般,甚至能够从其眼神中,读出一种不可能出现,名为温柔的东西。

赵晏见状,也没继续打扰,立刻收了神通,像是在陪着老人一块回味人生往事。

殿内的烛火缓缓燃烧着,爷孙二人不知这般持续了多久,直到安德海过来禀报一声,老燕王才算回过神来。

“陛下,时候不早了,您看要不要传膳?”

这个年代,绝大多数的民间普通老百姓,一般一天都只吃两顿饭,早上起来以后吃第一顿饭,下午申时左右再吃第二顿饭,等太阳完全下山之后就回家休息,不用再劳动也就不需要再吃饭了。

毕竟生产力低下,粮食不够充裕,如此一来每天少吃一顿饭,日积月累下来就能省出不少粮食。

只有那有钱的大户人家,不用操心钱财的,才会比较奢侈的一天三顿饭。

而燕国王宫自不必说,肯定是一天三顿饭的,不只是主子,就连下人都是早上中午晚上各一顿。如此这般,晚饭时间相对来说就会比较迟,不会在下午申时左右就用膳,而是会等到天黑。

不过,就算是晚膳用膳用的迟,今天这个时间也算是比较晚的了,明显过了饭点,先前那场仪事耽搁了不少时间。

一句话被点醒后,老燕王这才后知后觉,时间比较晚了。

“嗯,时间是不早了,德海啊,通知膳房那边可以传膳了。”老燕王吩咐完以后,又转头冲赵晏笑道:“臭小子,来都来了,就留下来陪爷爷我一起用膳吧,用完善再回东宫。”

能被老燕王留下来用膳,这个待遇可真是够高了,如今整个王宫内外、朝野上下,没几个人能有此殊荣,但赵晏却不乐意了,“爷爷,我还是想早些回去,回了东宫再用膳也是一样。”

一场议事,耽搁的时间已经够久了,既然好不容易结束了,赵晏就想早些回去,还能有不少时间用以打坐修炼。

虽然自身根骨资质算不上出类拔萃,但武道一途,勤能补拙嘛,面对眼下遇到的瓶颈,早日破镜才是正事。

不过,上了年纪后,喜好含饴弄孙的老燕王,可不打算这么放自家大孙子离开,“嘿?臭小子,就那么不给爷爷面子啊?不成,有些日子没来了,今儿个必须留下来用膳。这可是旨意,你小子,可不敢抗旨啊!好了,快领旨谢恩吧。”

对此,赵晏只能苦笑道:“是,孙儿遵旨~”

“这还差不多。不是爷爷我说,回了东宫用膳,能有啥好吃的?就你爹那抠搜的样子,你娘在的时候还好点,偏巧这段日子你娘又回家省亲去了,我都不用猜,就知道你那的伙食,肯定够差的。今儿啊,就留在爷爷这,好好找补找补。”老燕王满脸嫌弃地说道。

末了,又补充一句,“早知道是这样,当年就不该让你搬回东宫去住。”

........................................

太子爷赵瑞,以及内阁首辅徐丞六人离了养心殿后,就立刻火急火燎地往文华殿和文渊阁赶去。

既然得了旨意,那内阁就得立刻明发上谕,而且除此以外还有好多事都急等着处理呢,兵部、户部、刑部衙门也都得动起来,工部、吏部、礼部倒还好说,前者三处衙门今天就都不用散衙了,所有属员全都得加班加点地干。

尤其是兵部衙门得忙着调兵遣将,任务最重,城外的京郊大营大晚上的同样会不得安宁。

由于已经提前预料到这一点,故而去养心殿面圣之前,张敬林就代表内阁提前通知了这三处衙门不得散衙,所有属员都老实在衙门候着,官员们都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只能坐等内阁的消息。

除此以外,今天晚上太和门估计也不用落锁了,方便外朝和王宫外的来往。

当然了,内廷的聚宝门肯定会按时落锁,无旨意是不会开门的。

一行六人,除了太子爷赵瑞有歩撵仪仗外,其余五位作为大臣,在外朝行走都是靠十一路的,就连徐丞这位内阁首辅,如此大的年纪了也同样不例外。

太子爷赵瑞也没坐撵,和五位大臣一块步行,为了照顾徐丞这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行人虽然步履匆匆,但并未走的太急。

这六个人,方才养心殿内还争得不可开交,此时却变得像没事人一般,仿佛方才在养心殿内什么都没有发生。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