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初春的时节,(二月底)“像三月(实际是二月)的风扑击明亮的草垛,春天再每个夜晚数她的花朵——顾城”我由嘉兴的乡下出发,来到北边的一个大都市。
我对着那渐渐绽放的黎明,会心一笑。我去那更广阔的空间去闯荡啊。背对着朝阳,我一路飞奔。向着未来美好的生活。其实,我并不知道我要去哪里。我走过广袤无际的平原,闻到那泥土的醇厚的气息,渡过小河,翻过小山。我一路向前,似乎自己真的由一只很普通的狗狗,蜕变、升华为一匹荒原狼。
我是一头荒原狼
迎着风向着月亮
无论前途幽远苍茫
我的心中充满希望
不知为何,前方我其实一直没有路过。
在黄昏的时候,我看到前方高楼林立,广宇冲天。车流如织。人们的脚步特别快。相比于乡下的人们总是悠闲散步,在这里,大家都像赶着考试一般,匆匆向前,这令我这一只来自乡下不谙世故的小狗狗着实有点震撼。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大城市的名字,对于我这只平凡的狗狗,早就如雷贯耳。我在乡下的时候,也曾经向往这些一线城市。我想,作为一只乡巴佬的狗狗生活水平还不错,那么,那些大都市的狗狗们一定比我们幸福百倍。毕竟大都市的主人比较富有。那些狗狗应该是锦衣玉食吧。其实,我们狗狗天然有着毛发,不需要衣服。可是,毕竟那些地方富得流油,也就给狗狗们也穿戴得漂漂亮亮的。我猜测我来到的地方是上海。因为,广州在嘉兴的南边,且比嘉兴还要热。北京,恐怕我飞奔不会那么神速。这座大城市难道是上海?(作着注:嘉兴到上海80公里。对于一只狗狗的速度。世界上最快的狗狗它是格力犬,最快能够达到每小时70公里。中型犬:平均奔跑时速为25-30公里;若一只狗狗一路狂奔,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跑大约3小时就可由嘉兴来到上海。)
听说上海黄浦江是上海的血液。我喜欢有水的地方,故怀着强烈的心愿——饱餐一下黄浦江的日暮的景致。这时候,由于不担心狗肉馆的追兵,我突然感到肚子咕咕直叫。一夜的逃命的危机感,让我忘记了饥饿。脱离生命危险后,才开始意识到饥饿。本来在狗肉馆连日来就吃不饱,因为是将要宰杀,就不会饱饱地喂食。一夜奔跑消耗体力,又饥饿,我身体虚弱不堪。不像在乡下,随处可以找到垃圾桶,在垃圾桶可以找到食物。
来到上海,发现此处很难觅食。一是上海人生地不熟;而是,上海太干净了。“狗行千里吃屎”上海这么干净的城市,哪里有那些东西?垃圾都是分类归于封闭的垃圾桶,立即送到垃圾处理厂。这样的环境,我们流浪的狗狗们是不是灭种了?是不是上海的狗狗只有养在家里的小宠物这一种生存形态,没有流浪狗。因为流浪狗找不到食物。无奈,只好拖着饥饿+疲惫的身体继续前行,脚步非常慢,甚至比一般行人的脚步还要慢。
缓缓前行,饱览上海风姿。上海像一颗镶嵌在我国东边的明珠。除了高楼标志着现代化的气息,其实,上海还是有一些悠悠的古典深韵。我为了觅食,来到一个里弄。一个白色的墙壁,灰色的瓦片,前边随意荡漾着藤萝,风韵像披着绿色披肩的古代的少妇。我便沉醉在这一抹清雅的艺术风韵中。这时候,从里边出来一个中年男子,看到我,便用手挥着要驱赶我,我本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小狗狗,怎么总像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我只好知趣地躲开了。
暮色四合之际,斜阳收敛了最后的余韵,我来到黄埔江边。黄浦江畔的高楼林立,像雨后春笋一般。这繁华的景象,如同柳永《望海潮》“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黄浦江也是非常令人心旷神怡佳美之处。涛涛的江水似乎在永不知疲倦地唱着一首童谣,从很古很古的幼年,一直唱到天荒地老。江水翻腾的波浪总是以正弦曲线的形式层层推进。如同在码农的电脑屏幕前,一行行层层推进的代码不停地在屏幕出现,又不停地被移动出屏幕。江边的夜沉寂而又温馨。月华铺在江上,像是乳汁一般甜润。江边有一对对情侣勾肩搭背,戚戚我我。这样的场景勾起了我的憧憬,如果有一只母狗能跟我一样这么甜蜜地如胶似漆该有多好。夜风习习,星光的投影在江上幻动着迷离。如果把江水翻转90度立起来,就像一道垂直的珍珠墙,步入一个童话里的宫殿。“几家幸福几家忧伤”也有甜蜜爱情的对立面,让人伤心的。在黄埔江边,有一些游荡的、失魂落魄的灵魂在漂泊无依。有一些佝偻着身子的老者在江边怅叹人生短暂。“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王羲之《兰亭集序》)可是,让我惊骇的是,竟然一些年轻人,也会在江边喟然一叹。仔细端详这些年轻人,衣冠楚楚,有的微微发胖,不像是旧社会饥寒交迫吃不饱肚子的窘迫。可是,为何他们这“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竟然也会怅叹?这实属让我费解。本来这些年轻人生活绰约,可以享受生活,为何这么多愁善感?难道他们都有秦少游的基因?可能是我作为一只普通的狗狗,一种低级动物,无法洞察人类这高等动物的理性、意识形态吧。我继续江边觅食,虚弱不堪,在江边走不动了。腿像是灌了铅,每迈一步就极其吃力。这时候,我只好趴下了。即使有行人掉下来的食品碎屑,不够塞牙缝儿,我也知足了。一对情侣经过,和前边看到的大多数情侣一样搂腰,他们在江边的长椅上坐下来。女孩儿雪面云鬓。柳眉丹唇,明眸间精气流溢。坐在男孩儿的腿上,娇滴滴的像一朵花儿。“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男孩儿娇宠着女友,把爆米花一颗一颗地喂到女孩嘴里。女孩娇气地小猫一样地叫着。我顾不上憧憬是否有一只母狗可以跟我如此甜蜜。饥饿难耐,便拖着极其虚弱的身体,深一脚浅一脚地摇摇晃晃地走到长椅前,我想抬头仰望,可是,虚弱的身体让抬起脖颈也变得很困难。我盼望着爆米花能掉到地地上,虽然爆米花很微小,对于我这快要饿死的狗狗来说,也是一种恩泽。女孩在男孩腿上享受那种美好的时光。男孩把全部爆米花一口一口地喂给女孩,哪里会有掉到地上的可能呢?这时候,女孩突然朝我看一眼,接着目光中流淌出无限的怜爱。便对身边的男友说:“你看,这个小狗狗很可怜。”那个男孩也回头看一眼,点点头。他们的同情怜悯,让我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他们对于我的态度和在上船的时候被驱赶下船,在那个里弄被人嫌弃驱赶我的态度真是天壤之别。
于是,那个男孩把爆米花放到手心,朝着我咂咂嘴地示意我,我摇摇晃晃地走到男孩跟前,担又有点畏惧。恐惧地望着男孩。男孩的目光流淌无限的温存和怜爱,像是我的女主人每次给我喂食的时候那种怜爱。我的眼睛湿润了。虽然,很多人误解我们狗狗,以为我们狗狗没有感情。其实,我们也是有感情的。其实,有很多没有良心的人,为非作歹,甚至不如我们狗狗!!!我含着泪水哆嗦着伸出舌头把爆米花舔到了嘴里。那爆米花的甘润的味道胜过我一生所有的美味(过年的时候,我总能吃上珍馐山珍海味。)我在泪水中享受了极为美好的人性中的良善的流露。男孩喂了我几口后,望了望女孩。女孩用极其温柔的口气说:“看着这条狗狗骨瘦如柴,把爆米花都喂给它吧。”男孩说:“你吃饱了吗?”女孩继续用满有怜悯的目光望着我:“这个狗狗太可怜了,都喂给它吧,我待会回家还有妈妈做的紫菜包饭呢。”男孩点点头。
这时候,一大袋爆米花已经没有了。为了感激,我不住地摇尾巴。然后,女孩看着我还是很饿的样子。便从那柔韧的、牛皮的镶嵌珍珠的高档小包包里掏出一根火腿肠。用洁白如玉的纤纤玉手轻轻拨开皮儿,递给我。我更加感激不尽。饱餐一顿后,我感到浑身有劲了,使劲朝着女孩儿摇尾巴。女孩看着我摇尾巴的样子笑开了花,不知是助人为乐还是喜欢我这萌萌的样子。“助人为乐”的生理基础是我们在支持、安慰他人时,大脑会大量分泌多巴胺使我们感到快乐。我望着一对情侣消失在苍茫的夜幕中,心里一阵澄澈的喜悦。
现在是初春季节。在主人家,我还有专门的“狗窝”。可是,如今的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该到哪里歇息?望着苍茫的夜空的点缀着稀稀疏疏的星,我在想,自己是不是像庄子笔下的“浮游”?我找不到安身之处,只好就以天为被,以大地为床。这种状态很像《竹林七贤》里边的豪气、洒脱与超然。东晋·刘伶现今存世的唯一一篇文章《酒德颂》中就对自己这样的生活有过描写:“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当我在一个公园的草垛趴着睡的时候,感到身上有湿湿的东西打在身上。我浑身一哆嗦。我们狗狗的感觉其实是比人类更加灵敏的。我仰望天际灰茫茫的,像一床被子遮盖了那些星星的珠光宝气。马上下雨了,我不想做“落汤狗”。于是,我飞奔,终于在附近找到一个居民区的房檐低下。这时候,我还是感谢那个善良的女孩,若不是给我食物增加能量,我就不会飞奔找到这个避雨的地方,也许会又饿又淋雨地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我其实来到这里仅仅为了逃命。我深深知道,我应该回到我的主人那里。可是,我知道我们的可怜的女主人重病。需要大量医药费,男主人才狠心把我卖到了狗肉馆。我如果回到主人那里,岂不是增加主人的经济负担。不如,让主人拿着喂养我的钱去给女主人治病。另外,我在回老家的路上,可能又会遇到狗肉馆的那帮没良心的家伙们,又会被他们“鱼肉”。我决定在上海“闯荡江湖”,成为一名豪气的“狗狗大侠”。
上海很繁华,但越是繁华的地方,越不知所去。正如越是到了繁华的高档商场,越不知该买什么。听说,上海的隍城庙不错,干脆过去看看。期待今天还可以遇到像昨天那个善良的女孩的人,能解决我的肚腹问题。我穿过外白渡桥,来到黄浦区方浜中路,抬头一望,一个牌坊。金色的柱子,黑色的底子,上边赫然写着“城隍庙”三个大字。
上海城隍庙传说系三国时吴主孙皓所建,明永乐年间,改建为城隍庙。前殿祭祀金山神汉大将军博陆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诰封四品显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后殿乃寝宫。现门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戏台为1865年建。
上海城隍庙殿堂建筑属南方大式建筑,红墙泥瓦,庙内主体建筑由庙前广场、大殿、元辰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组成。仪门前面有非常有趣的调侃式的二副对联。上联是:阳世之间积善作恶皆由你;下联是: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另一副对联的上联是:世事何须多计较;下联是:神界自有大乘除。作为狗狗,我其实还真的不懂人间的悲欢离合,辛酸苦辣。
大殿正门上悬“城隍庙”匾额,并配以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大殿内供奉金山神主汉代博陆侯霍光大将军坐像,左首为文判官,右首为武判官,次为日巡与夜查,日巡、夜查以下为八皂隶。
第一对立柱悬有对联“威灵显赫护国安邦扶社稷,圣道高明降施甘露救生民”以赞扬城隍神的功绩,上悬匾额“牧化黎民”。
第二对立柱上悬“刻薄成家难免子孙浪费,奸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贞”的对联以警示世人。城隍庙大殿在明代永乐年间已经存在,当时的上海知县张守约将供奉金山神主霍光的金山行祠改建为上海城隍庙大殿,殿内依旧供奉金山神主霍光。城隍庙有元辰殿、慈航殿,娘娘殿。其中,娘娘殿供奉上海县城隍神夫人储氏。只见夫人仪态端庄,雍容雅致,神情凝厚精锐,眼睛有神却又带着慈光,厚厚的嘴唇代表一种浩然。我继续前行,来到父母殿。只见殿中一对老者,仪态安详,稳如泰山。虽然他们脸上有清晰的岁月的刻痕,但依旧风姿尚存。精神矍铄。这让我想到了我的母亲。我出生的时候,母亲用乳汁把我喂养。后来,我被钢琴师卖给了后来的作为商人的主人,就永别了母亲。我的母亲还好吗?虽然说,人间有真情,可是狗狗猫猫也有真情。记得有这么一则真实的事情。猫妈妈死了,小猫一直守候猫妈妈的尸体旁边,直到尸体腐烂发出极为强烈的恶臭。作为父亲身份的老者胡须长长的直到胸前。我什么也看不懂。这时候,一个导游带着一队游客进来了。导游解释道:城隍父秦良颢(1278~1355),师从萧氏,搜集蒙古文史传故事及时务功要者三百余条,编译成汉文的知识大全《纂通》;又掇拾师言,兼采别说,辑成《一贯》,并取蒙古及维吾尔问答之言,编成《吹万集》。他是极为难得的汉人出身的蒙古文专家。当时,汉人学蒙古文者无出其右,因此他年纪轻轻就出任国子监学录,而他“淡然无求进意,隐居教授,户外之屦至,无所容达。官大人至者,莫不晋谒,与之语,动中肯綮,而适于事情未尝不为之叹服也”“其平时一言一动,无不揆乎道义,人皆称笃行君子焉”。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秦良颢经翰林寇学士推荐,进万言策,由国子监学录提升为浙西榷鹾使。于是,秦良颢举家南下返回上海地区。(作者注:参考/%E5%9F%8E%E9%9A%8D%E5%BA%99/2764713?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