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众人随即朝着临德殿走去,作为朝廷议事的专门场地,临德殿规模宏大,其主殿由十二根古朴巨大的柱子支撑起来,每一根柱子都取自上千年的参天古树,连接天地,气势宏伟。

大殿外,一群身着朝服的大臣早已就位,他们大多数都手持芴板静静的站在原地,微眯着眼睛,做出老僧入定状。

看到皇驾到来,一旁的老太监用嘹亮的声音喊道:“陛下驾到,群臣觐见……”,声音贯穿大殿,在皇城内回荡。就连刚走下车驾的高玮也不由得感叹,这种事情还是得专业人士来啊。

在小安子的引领下,高玮从一旁的偏门走进大殿,跨过阶梯,看着眼前象征着皇权的龙椅,他毫不犹豫的走过去,坐下,一气呵成,群臣纷纷躬身行礼,高呼:“吾皇万岁!”

此情此景,高玮心中顿生苍穹豪迈之感,震撼人心,随即他微微抬手,示意免礼。

礼毕,群臣纷纷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在宋及以前,大臣上朝是有专门的座位的,按照自己品级的高低来划分,距离皇帝越近,地位越高,而且这个时代的大臣看见皇帝不需要下跪行礼,只需微微躬身表示一下就行了。

高玮环顾一周,看到自己右手边的一处座位空缺着,那里是尚书左仆射和士开的位子,随即高玮也不着急上朝,右手轻轻的抚摸着龙椅上的盘龙,下面的群臣面色变幻不定,不知道陛下想要玩什么花样,要知道高家的皇帝从高洋开始,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一个正常人,其中不少大臣微微抬头看向皇帝,只不过距离太远,他们看不清皇帝脸上的表情。

正当群臣各有心思的时候,高玮开口了:“诸位可知道,和爱卿去哪儿了?”

话音刚落,下方就传来一道呼喊声,“陛下,臣有本奏!”,随后一个身穿朝服的中年人站到大殿中央,大声道:“臣弹劾尚书左仆射和士开,陛下,和士开身为尚书左仆射不仅不思忠军报国,还大肆收受贿赂,侵占百姓良田,搞得大齐百姓怨声载道,私下在府邸大肆圈养死士,其心可诛,陛下,和士开其罪当灭其三族……”

站出来的这个人是赵郡王高睿,说完他双膝跪地,一副忠臣烈骨的样子,与此同时,高睿一派的娄定远,元文遥等人纷纷出列,要求皇帝下旨处死和士开。

高玮没有表态,旋即将目光看向穆提婆,穆提婆被高玮一看,伸出的头再次缩了回去,暗自想到自己还不知道胡太后的态度,等等再说。

看到穆提婆的举动,高玮心头暗骂,果然奸臣就是奸臣,完全靠不住,原本高玮打算今天穆提婆愿意站出来帮他整倒和士开,自己吃肉分他点汤的,可是他的行为让高玮失望了。小时候陆令萱是高玮的乳母,和他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点关系,原本高玮想给他个机会的,但现在高玮改主意了。

穆提婆或许做梦也没想到,就是这次朝会,自己的政治生涯就已经结束了。

“陛下,臣弹劾和士开九项大罪!”,这时队列中又站出一个大臣,这个人高玮认识,尚书右仆射冯子宗,胡太后的亲戚,为人也算正直,是齐国朝堂上少数能做事的大臣,他为了保全自己,在和士开手下受尽屈辱,之前和士开仗着先皇和胡太后护着没人动得了他,现在既然小皇帝想除掉他,自己也不介意在后面推一把,他冯子宗可不相信赵郡王无缘无故的就突然想弹劾和士开,他这么做必然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意,毕竟能在这个朝堂上混的哪个不是绝顶聪明的千年狐狸?

“其一,祸乱朝纲,随意贬谪官员;其二,在府里培养死士,图谋不轨;其三,蛊惑君上;其四,行事放荡不羁,有损朝廷颜面;其五,收受贿赂,败坏吏治;其六,纵容手下强占民田,搞得邺城百姓怨声载道;其七,大肆在朝廷安插亲信,败坏朝纲;其八,肆意酗酒,且酒后多狂言,对圣上不敬;其九,秽乱后宫,私自携带宫女厮混,其心可诛……陛下,微臣建议将和士开夺职罢官,处以极刑,诛夷三族,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临德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不由得看向站在大殿中央侃侃而谈的冯子宗,好家伙,这小子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原来在这放大招啊!就连坐在上面的高玮也不由感叹,这些读书人还真是厉害……

这时,安吐根等和士开一党再也坐不住了,要是别人或许不知道和士开干了些什么,但他们可太知道了,冯子宗说的这些都是轻的,和士开干的事情可要比这些多得多,比如和高湛,胡皇后玩三人游戏啦,还有公然在后宫龙床上和宫女发生某种关系啦等等等等,可是这些都是不能放在台面上说的,这要是全部说出来,他和士开恐怕就算长了一万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换句话说,和士开一旦被处置了,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太好,于是安吐根下意识看向高玮,希望高玮可以出言驳斥,只不过有一点他不知道,现在的高玮早就不是原来那个高玮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精心安排的结果,高玮只是坐在上面,什么也不说,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局外人。

这时安吐根觉得大事不妙,不过他身上已经早就被打上和士开的标签,现在想退出已经不可能了,于是乎他整理了一下朝服,反驳道:“赵郡王,冯大人,你们弹劾左仆射大人,可有证据?若是信口雌黄,本官即刻禀明太后娘娘,让她老人家评评理……”

这一番话已经带上一丝威胁的意味了,是啊,和士开身后可是还有胡太后这一个粗大腿的,你们要是拿不出证据来,事情捅到胡太后那里,就算是皇帝也得掂量掂量。

冯子宗沉默了,正当安吐根想要给两人定下污蔑大臣的罪过时,一旁的赵郡王高睿冷笑一声,说道:“你们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好好好,你们想要证据,那本王就给你们证据……”,随后从怀里拿出一本小册子,朝着高玮躬身行礼,道:“陛下,臣高睿,有证据表明冯大人所言属实。”

高玮看了小安子一眼,随后小安子将高睿手里的小册子呈上来。

可是当高玮看着小册子上的内容时,不由得皱起眉头,高睿所谓的证据都是一些模棱两可的说辞。其中说的最多的就是和士开的作风有问题,其中还居然说让大理寺负责审问,就算是送到大理寺又能如何,而且以现在朝堂上的形势,和士开就算是没事,去了大理寺也会有事,毕竟要论罗织罪名他们可是专业的,如果和士开“畏罪自杀”了,那自己还怎么杀一儆百?

高睿啊高睿,你干的这都是什么事啊?现在好了,大齐的官员从东魏开始,官场奢靡风气盛行,至于什么营私舞弊,贪墨钱财那更是家常便饭,北齐开国时期,有一位敢于直言的文臣杜何曾经向高洋提过一条建议,让高洋先除掉国家内部的“蠹虫”,在对外征战,然后高洋以“无人可用”为理由拒绝了,他认为外面的敌人威胁更大。

结果就是,这些北魏的贪官污吏,换了一身衣服变成了大齐的臣子,将三国中实力最强,同时也是最有潜力的的大齐掏空了,吸干了,沦落到如今三国中最弱的程度。

正当高玮打算说话的时候,一声娇喝从殿外传来,瞬间打破了大殿沉默的气氛。

“大胆,先帝才驾崩不久,你们这些人就开始陷害朝中大臣了?”,胡太后身着火红凤袍,一路火急火燎的走进大殿,一边走一边对站在中间的几人就是一通指责。

“你们啊你们,不好好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反过来诬陷朝中大臣,如今先帝驾崩,你们就一个个的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是吧!先帝啊,你看见了吗,乱臣贼子要造反拉……”

胡太后趁机借题发挥,站在最前面的高睿被胡太后指着鼻子骂,胡太后的唾沫星子都快把他给淹没了,即使如此,他也不能反驳,这位可是皇太后,自己只能自认倒霉了,但好在自己是得到陛下授意的,想到这里,高睿索性闭上眼睛,不再搭理她。

“高睿,你身为大齐的大臣,当年先帝还经常在本宫面前说你知进退,懂规矩,现在看来先帝真是看走了眼,哼,和士开是先帝留给陛下治理江山的大臣,你如此对待,难道你想要造反不成?”

胡太后越说越来劲,差点就要将这几个人当成乱臣贼子了,高睿强忍怒气,正色道:“太后娘娘此言大谬也,和士开乃是我大齐最大的蠹虫,如果任由他在朝堂兴风作浪,大齐危矣,大齐危矣!”

“一派胡言。”,胡太后脸色通红,喝骂道:“和士开乃是先帝留给陛下的社稷大臣,如今你称他为大齐最大的蠹虫,岂不荒谬?”

听到这番话,周围的大臣心中暗笑,你胡太后和和士开之间的关系几乎人尽皆知,其程度可以同始皇帝的生母赵太后和嫪毐相提并论了,可能你们两个和他的差别是你们还没有孩子,但他们有了……

“太后娘娘,您刚才说和士开于国于民有功?此举臣不敢苟同,莫非和士开的大功,就是和先帝整天待在一起吃喝玩乐?”,一旁的冯子宗冷着脸说道。

“你,你……”,胡太后气得浑身发抖,半天说不出话来。

“你这个不知尊卑的东西,竟敢顶撞本宫?好,好极了……”,胡太后怒极反笑,“今日本宫必杀你,皇帝?皇帝?”,胡太后朝着高玮走去,心里想着自己对付不了你们,就让自己的皇帝儿子下旨处置你们。

此时胡太后还幻想着自己的儿子突然暴怒而起,先是指着几人一顿训斥,接着让殿外的武士将这几人拖出去下狱,然后再派人将和士开恭恭敬敬的请来。

可是高玮的行为让胡太后疑惑了,要是换做以前,高玮肯定会站起身来将自己小心翼翼的扶坐在龙椅上,但今天高玮却是坐在龙椅上一动不动,甚至就连她连续呼喊了几声,高玮也没有回应……

这时朝堂上的所有人都明白了,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陛下的掌控之中,高睿和冯子宗都是皇帝想要扳倒和士开的棋子,只有胡太后还被蒙在鼓里,此刻的她还想着让自己的皇帝儿子处置高睿等一众大臣呢……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