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那一年,我十六岁,生活在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街,华南工学院。

当我们学校收到通知,初二和高二的同学将要参加“六运会”开幕式时,我正好升高二。学校广播站的工作也将转交给高二的同学负责,我又有幸成为了广播站负责人。

可能真的有缘份存在。

初中毕业我被广东省重点中学——华师附中淘汰出局,不得不进入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读高中,就在这个时候四十七中升格为广州市重点中学。

这一件件一桩桩,以及接下来和夏昕的相识,是巧合还是缘分?

从华师附中到四十七中学,我心里的落差真的不算小,当初我可是完全凭实力考进华师附中。到今天还记得,初中开学第一天,班主任在课堂上就说过:你们能进入华附,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大学的门槛。可是当我准备把另一只脚也迈入的时候,却被无情地踢了出来。

我是打心底瞧不起四十七中,我甚至怀疑这个所谓的市重点中学的衔头都是假的,是广州市政府为了天河区的发展,授意市教育局安排的。

我就读过的两间学校一对比,立马知高低。华师附中三栋教学楼,50间课室,一栋五层实验室融教学与实验于一体,1000平方阅览室,1000平方学生专用图书馆,三栋宿舍楼,能容800学生住校,大小两个运动场,其中一个是标准场,还有一个标准半场游泳池,供学生体育课专用。四十七中有啥?15间课室,一栋四层楼,一半是教室一半是教师办公室,一间不到300平的实验室,一间不到60平的图书馆、不足100平的阅览室……实在不好意思再继续比。顺便说句,这么小的图书馆,藏书可能不过千余册,还被我们几个当年高三的同学半夜洗劫过两次。我家现在还有好几套世界名著,上面都盖有“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印章。那都是我们毕业前的战利品。

就在这种心情下,我接下了广播站的工作。

当我来到这个单门独户的广播站,站在门外已经可以想像到里面的环境。一间十几平方的破旧平房,还是两个独立间,一个是广播站另一个是体育器材室。

打开广播站的门,一开灯,还好,没令我失望。两张没油过漆的旧书桌并排放着,一张上面放着一台扩音器,再加一个麦克风,另一张上面放着一台古董级的电唱机。真是有幸,没想到能在这见到。真正能让我开心的是,打开书桌抽屉,竟让我发现好多50到80年代的黑胶唱片,真正的意外。就凭这些唱片,这个站长我必须要当。

新官上任,必须要做点变动,最起码要让同学们感受到广播站变了。换硬件看来很难,如果我坚持要换,估计被换掉的会是我,那我就换软件。出通知,广播站招人,通讯员播音员都要,不是毕业班的都可以报名。等招到人,再定新的规章制度。最快让同学们感受到广播站的变化,办法很简单,就是——调整播音时间。

放学时间,我将现有为数不多的三个播音员叫到了学生会。说是团委办公室或者学生会都行,不到十平方,就两张办公桌,一张是团委书记的,另一张是副书记的。我没有办公室,也没有办公桌,但是团委书记和副书记都另有办公室、办公桌,这里变成了我一个人在用。书记和副书记还有教学任务,所以他们与其他老师一样,在不同的课组有办公桌。为什么书记会把办公室给我用,因为他是我亲哥,这也是为什么我能接手这个我瞧不上的站长位置。爱读书的不愿浪费时间,爱玩的更加不会来,只有我这种学习不行又有点虚荣心作祟的人才会争着来。所以我现在手下只有三个兵。

但是我哥读书早,18岁已经毕业成了一名人民教师。等随迁政策下来时,他已不符合条件,只能办理工作调动,可对于父亲这个毫无社会资源的大学老师,谈何容易?然后我们姐弟四个户口都迁入了广州,剩下我哥一个还在湖南。终于天河区在1985年成立,需要各种人才,机缘巧合下,我爸去到天河区政府找到了一个不认识的领导,递了我哥的简历。我哥是18岁入党的人民教师,出色的履历这个时候帮了他,终于顺利地从湖南来到了广州,并且成了我的老师。

鸡毛也可以当令箭,只要听令的人接受。我的命令还是有人接受,并且立即落实执行了。广播通知,通知栏贴告示,同步进行,马上全校都知道广播站又招人了。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爱虚名的人,广播站没任何实惠,一样有人报名。我本来计划招三个播音员,通讯员不限,结果高中初中加起来竟有十三个人报名。看来是我的上任根本没当回事。

早上只有半小时的播音时间,最多只能让两个人试咪,最后还是决定分两批安排在放学后,时间比较充裕。

第二天下午,第一批6个人试音,我在团委办公室通过广播听效果。第一个试播的听声音就是一个小孩子,还没变声的童音很稚嫩,他念了一首课本上的古诗。小小年纪有这样的勇气,表现也挺沉稳,我决定录用。第二个,第三个都不行,普通话不标准我能接受,但是我接受不了那么重的粤普。后面三个还能勉强接受,暂时保留,再看看第二批。

第二批前两个高中生,比第一批的初一小朋友还要怯场,在咪前直接开不了口,第三个还可以。到目前已经有五个我觉得能用,这个成绩让我很满意。

“昨夜,一阵微风悄悄地,在我的窗外掠过。带着一缕淡淡的清香,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啊,那是我熟悉的茉莉,家乡的茉莉。记得,离开西安之前,我还给你浇水,我还与你道别:茉莉,我要走了,去美丽的南国城市。你不要想我,也不要忘了我,虽然,那里是花城,但我依然最爱的还是你。茉莉,你是不是不舍得我,千里迢迢来追寻我。啊,我的茉莉,我最爱的茉莉……”

我一直呆呆的在听,被这个娇嫩、柔软、缠绵的声音完全迷住了,整个人像在梦里,像回到了家乡,我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这是我这辈子听过最好听的声音,再也没有听到过。

夏昕,我记住了你的声音,也记住了你的名字。

当她现出现在我面前时,我一眼就看出来了。是的,这个娇小、瘦弱、楚楚可人的小女孩,扎个马尾,白衬衫,花短裙,正面带笑容面对着我的,一定就是夏昕。

“你是夏昕?”我拼命抑制疯狂的心跳。

“是。”没错,就是她。只有她才能配得上那把声音,也只有那个声音才能配得起她这个人。

我爱上她了。

琼瑶阿姨告诉我窗外有真爱,情深深才雨蒙蒙,你说的是真的,这个世界真有一见钟情,我信,我相信了。

1987年9月24日,星期四,晴。今天广播站招新人,我认识了夏昕。我被她那美丽的声音迷住了,我承认,我是先爱上她的声音,然后再爱上她的人。我现在相信有一见钟情,不,是一听钟情。这是我喜欢的第一个女孩子。

这是我的第一篇日记。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