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府通往京都的官道上。
孟初阳抛开杂念,盘起双腿开始打坐,很快就进入了冥想状态。
在之前的大梦之境,他化身的龙神有一套稀世绝学,名曰神龙诀,是龙神的看家本领,助其纵横三界罕有敌手,结果被他给完整地记诵了下来。
这些天他独处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忆起这套神龙诀。初时只觉得好笑,梦中所见所忆,能有何实际用处?但是在反复再三地出现脑海后,他又感觉事有蹊跷,不由地重视起来。
于是他开始认真地默诵每一个字,却发现虽然每个字都认识,可偏偏组合到一起后,就变得似是而非,完全没有逻辑可言,根本就无从入手。
直到偶然在一次打坐时,神龙诀自行进入了他的冥想之中,那些具象的文字竟变成了蝌蚪模样,在他的潜意识层里游来游去。
这给了他启发,既然常规方法不奏效,那就用非常规的方法试试看。
神龙诀共分为三卷,分别是《内经》、《外经》和《心经》。
每一卷的字数都不多,但是晦涩难懂,有如天书一般。比如《内经》,貌似一部炼气法门,分为六篇:第一纳气,第二聚气,第三洗气,第四散气,第五养气,第六引气。
可是标题简单易懂,正文却不知所云,完全看不明白。另外其卷末还有提示,此六气须按序逐一修炼,待第六篇引气圆满,则基础功成,即可修习第二卷《外经》。
此时,孟初阳正通过冥想,撇开了那些碍事的文字,直接观想六气的本义。
顾名而思义,纳聚洗散养引,似乎并不难理解。可每一步到底应该怎么做却毫无头绪。
正感到此路不通之际,观想中突然又游来许多蝌蚪,很快又幻化成一颗颗发光且震动不止的不明物体,在他观想的空间里,有如星体一般,不停环绕,不停环绕……
直至突如其来一场大爆炸,瞬间形成的蘑菇云层层叠叠,覆盖了整个观想空间,很快便漆黑一片。
紧接着诡异的一幕出现了!观想随即进入一片混沌状态,混沌中有微弱的一小团光,光影里有一个模糊小人,和他一样也正在打坐观想,同样也是在尝试着修炼神龙内经。
但见那小人开始在练习纳气了。与此同时,他体内的真气便跟着那小人,自行吐纳了起来。
随着一吐一纳的循环往复,他体内的浊气不断被过滤筛除,清气则越聚越多越聚越满,最终将气海鼓胀成了一个圆球,其状如夜明珠,散发着一缕缕幽光。
接着,清气球开始上行,一路沿体内中枢游走,直至眉心上丹田处,随即便停在那里,一动不动。
他尝试着让它回归气海,却不料此念刚起,瞬间便沉入到气海之中。再动念让其重回上丹田,也是瞬息即至。
此时孟初阳似有所悟,这可能就是神龙内经所谓的纳气聚气了,也不知道有何用处。
他终究没想明白,就索性不去理会,继续着他的观想。
洗气?刚才纳气时浊气不断筛除清气不断积聚的过程,难道不正是洗吗?
至于散气就更简单了,直接动念将真气圆球破开,让清气散于四骸而出便是了。
养气?是否就是清气凝聚成球后,停于眉心上丹田即谓之为养呢?
引气?从气海引上上丹田,反之,由上丹田引至气海。总之能随心所欲便为引,是这样吗?
他通过在模糊小人的观想中观想,无师自通般轻易地破解,再一层一层去剥开,如是反复多次,直至运用精熟方才作罢。
最后,他将再一次纳聚而成的清气球置于眉心,任由它停留不动,他才从冥想中彻底走出。
清醒过后,他总感觉有些不对劲,怎么有了小人的帮助,自己就能如此顺利地掌握这些窍门了呢?而这古怪的练气法门到底又是真是假是好是坏呢?
去他姥姥的!管他个逑,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权当是游戏,玩玩又有何妨?他这样宽慰着自己。
此后,他就好像是犯了酒瘾一般,每日必进行冥想修习,竟占据了一多半的时间。
冥想完毕后,则是找秦遇春雷默他们几个喝酒闲聊,如此,旅途的无聊就这样给轻松打发掉了。
当龙城雄伟的城墙终于出现在前方时,日益开朗活泼的秦日升兴奋地招手,大叫一声:
“京都,我们九爷回来啦!”
回到南城长平巷孟府,如夫人显得异常惊喜,浑然不顾旁人眼光,直接就一头扑进了孟初阳的怀里,紧紧抱住他的腰,久久不愿松开。
小别胜新婚。
林芝慵懒地枕在孟初阳的左臂上,伸出如玉葱指,在他的胸脯前画着圈圈,吐气如兰:
“老爷,你这一去足有三个月,妾身好生挂念,夜夜难眠……”
转而语气一黯道:
“可是,妾身却又忧心忡忡,担心老爷回府,发现妾身并未有喜,要让你失望了……”
孟初阳心里一紧,随即轻轻拍了拍她的玉背,柔声宽慰道:
“不急不急,慢慢来。我这次回来暂时哪都不去了,咱们时间有的是,早晚会怀上。”
嘴上这样说着,他的内心却是黯然神伤。他自从有了林芝后,一直在担心自己可能没有生育能力,这一世恐怕是要无后了。毕竟,他是一个魂穿而来的天外客,根本就不属于这里。
这是他的一块心病,眼下也无药可医。他索性不去想了,翻身上马,人生得意须尽欢……
休整三日后,宫中传信让他进宫面圣。
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身穿官袍头戴官帽,以大殷四品文官的身份,进宫面见大殷国君。
临出发前他突发奇想,让霍雷二人一人抱上一坛老酒,随他一同去见国君。
这实则是逾矩了,在传旨的魏公公善意提醒后,孟初阳不以为意地笑道:
“无妨,国君若要怪罪,本官一力承担便是。”
魏公公见他坚持,也就不再多嘴了。眼下这位孟大人在圣人的心目中分量极重,犯不着与他发生不愉快。
但久在宫中的魏公公,心里却还是暗自鄙夷,他是真心看不上这种恃宠而骄之徒。
伴君如伴虎,今日得宠风光无限,可能明日就失宠了,到时候便不是人人捧之,而是人皆唾之了。做人做官,还是低调好,万万不可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