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秦府,正堂。

就连嗜酒如命的秦望岳也喝不动了,孟初阳却依然若无其事的继续豪饮,其深不可测的酒量,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开眼界。

出奇的是,先生不论喝下多少斤酒,却都不用出去方便,肚量之大,绝对是世间少有。众人惊叹之余,更增添了一丝敬畏。

九先生不仅具有扭转乾坤的大本事,连酒量肚量都如此高人一等,实在不是凡人。听说先生是来自南部小邦兴国,真是难以想象,那偏居一隅的巴掌之地,怎么就能孕育出这等惊才绝艳的人物来呢!

就在九盟众人心思飘忽之际,秦望岳开口询问道:

“经略使,魏副使,接下来我等该如何行事,还望明示!”

孟初阳闻言,轻轻放下一直端着的碗,正色道:

“当务之急,自是要率先落实军中改编,且动作须快。改编完毕后,尽快要确定出征部属,进行必要的山地作战操练,二十日后出征。”

时间已经相当紧迫,好在很多事情已经提前进行,且各军原本都是成建制部队,不存在磨合问题。

谈及正事,众人皆正襟危坐起来。孟初阳见状,笑着打趣道:

“诸位都是横刀立马的大将军,何须如此精神紧绷?都放松点嘛。有关于军中事务,本官纯属外行,所以就不予插手了。”

他转头望向正在施施然啜着茶的魏公公,笑问道:

“却不知副使大人是否知兵?是否要参与其中?”

魏公公见问,呵呵作答道:

“正使大人都不懂兵,咱家自然就更不懂了。”

接着他却话锋一转:

“不过,咱家经常会搜罗一些兵家典籍供圣上翻阅,加上咱家又时不时要接触太尉府与兵部,久而久之,对于军务倒也略知一二。”

言下之意,他是准备要干预军队改编的。孟初阳明白,这肯定是国君的授意,于是哈哈一笑道:

“早有耳闻魏公公乃文武全才,如今看来传闻不虚。望岳,魏公公见多识广,且又是君上近臣,眼界见识自非常人可比,你等正好借此难得机会,好好向副使大人学习请教。”

秦望岳心领神会,站起身向魏公公抱拳行礼道:

“副使大人,还望不吝赐教!”

魏公公笑眯眯地摆着手道:

“秦大将军,你可折煞咱家了。咱家不过就是略知皮毛,岂能与诸位大将军相提并论?更遑论指教了。倒是咱家难得有机会参与具体军务,正好向诸位大将军学习学习。”

正说话间,秦府新任护卫长秦关山走了进来,向秦望岳禀报道:

“爷,宴席已备好。”

秦望岳笑道:

“哈哈,不知不觉已是饥肠辘辘。大哥,魏公公,请随我一同移步膳厅。请!”

秦府的接风宴丰盛之极,尤其是各式各样的山珍野味,让久在宫中伺候国君的魏公公也赞不绝口。

在孟初阳的授意下,秦望岳开始对魏公公大献殷勤,把这位身体有缺却素有大志的大宦官,捧得是心花怒放。

此外,秦望岳更是下了血本,将秦家在京城的一桩大买卖拱手相赠,让魏公公的家人此后能坐享每年巨额的分红。此举一出,便彻底将他给笼络住了。

人皆有软肋。当孟初阳获知,魏公公将作为副使,与他同往庆安的消息那一刻,他便吩咐秦遇春暗中调查魏公公的背景,很快便查到他在老家还有一个老母亲和两个弟弟。这成了最好的突破口。

在国君身边听差,俸禄自然不算低,而作为大太监,时常有些隐性收入也是正常,但是受限于国朝对于内廷与外廷的严密防范机制,魏公公始终也难有大的进账,不足以让他从根本上去改变家人的命运。

而秦望岳这一手恰好正中其软肋,让魏公公完全无法抗拒。从此,他便成为以孟初阳秦望岳为代表的九边势力的铁杆盟友。

因为前期工作做得扎实到位,三日后,庆安府的镇南军便率先完成了改编,并且迅速集结,开始进行为期十日的山地作战训练。

而九盟首领们在接风宴的次日,便匆匆赶回驻地,他们须争分夺秒完成改编任务,随后便要率出征将士前往高丘堡,进行全军大集结。

而经略使孟初阳和副使魏无书则是随镇南军一起行动,他们将在高丘堡代国君检阅大部队,并参加誓师大会,同时还要督导和抽查各军的改编情况。

此次出征,前军总兵力达到了十二万。其中战兵八万,辅兵四万。八万战兵中,镇南军出二万,其他三镇各出一万,而剩余的三万则由五军补齐,正好是每家各出六千猛士。

辅军以高丘为主,庆安为辅。此次出征乃是九盟主动请缨,且未向朝廷提及军费,所以初期军费由庆安出大头,八地各出小部分。而中后期的军费,则是计划以战养战,直接从对手身上获取补给。

因为有了朝廷的安抚金在手,八地第一次有了豪掷千金的平生快慰,这让过惯了紧巴巴穷日子的八地首脑们,终于找回了当家做主的乐趣。

此战各军精锐尽出,势要打出九边军的威风来。也只有以军功立威,在大殷朝廷中才能挺直腰杆,否则以九盟身上的污点,终究是要低人一等。

此战由镇南大将军秦望岳为主帅,镇东大将军罗振南和镇北大将军段新泉二人为副帅,同为副帅的还有崇远大将军贺兰明远,他同时还兼任了前军军师一职。

孟初阳原本并不想到前线去,但临时还是改变了主意。对于他而言,今世并无具体的人生目标,重在人生体验而已,而身逢和平盛世,战争并非常态,机会极为难得,所以最终决定还是全程参与为好。

于是他修书一封,派快马送往京城。他在信中向国君请命,愿作为监军,随前军共赴战区。同时他还修了一封家书,将此决定告知如夫人,让她无须担忧,安心守好家业,等他凯旋而归。

魏公公见此,也不想错过这难得的参战机会,命手下速回宫中禀报圣上,他愿随前军上战场,与大殷将士一起为国出征,希望能得到圣上恩准。

又十日,镇南军终于开拔,数万人马浩浩荡荡,向处于大殷东部的高丘堡进发。

这一次,孟初阳不再安坐马车中,而是和秦望岳等人纵马而行,就连细皮嫩肉的魏公公也毅然弃车上马,虽磨破两股也在咬牙坚持,让孟初阳等人对他不禁刮目相看。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