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俩人都洗了澡。看张玲泡了一杯她所谓的饮料,没有就寝的样子,王童赶紧往自己房间走。“王同学,来陪老师唠会嗑。”王童本想拒绝,可是看到张玲一副老太后的样子,只能陪着她坐了下来,心里默念着任劳任怨…。
“张玲老师,唠点啥?你想听点啥?”
“你这一天,不高兴了叫我张玲老师,心情好点叫我张老师或者老师,高兴了叫我玲老师。你能不能统一一下?”
“那我以后在外人面前喊你张老师,就咱俩的时候我喊你张姐,行不?张姐。”
“什么张姐,李姐,王八姐的,太俗气。有人的时候你叫我张老师,没人的时候你就喊我玲姐。”
“好的,张姐。不是,是玲姐。”
“没的唠,那就说说你眼睛上的针眼吧。我听说长针眼都是因为看了不该看的东西,你这是咋回事,偷看啥了?”
看张玲对自己的针眼好奇,王童又开始了他的表演。
“说起这个事,这是我丢人丢的最大的一次。那是初三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去上厕所。平时很熟悉的地方,不知道那天为啥就走错了。当我进去的时候,一个女生正在那蹲着。当时我就愣那了,她也愣那了,紧接着就听见一声撕心裂肺的喊声,色狼啊。之后我顺理成章的被带到校长办公室,在那里我才看清那个女孩子的样子,那不就是隔壁班的那个女孩吗。我和校长做了解释,也和女孩道了歉,本来已经没事了。谁知道校长竟然鬼使神差的问了我一句,你在里面看到啥了吗?我随口就说了一句,我只看到了白花花的屁股。结果第二天我的左眼皮上就长出来了一个这个。有时候我自己都在想,为啥这个针眼总长在我的左眼皮上呢,难道是我的左眼睛视力好,看的更清楚的原因吗?
张玲听到这里已经笑得趴那了,边笑边问:“真的假的呀?”
“当然是真的啦。”看张玲笑的这么开心,王童心里也没来由的高兴起来。
“玲姐,我这讲完了,是不是你也要说说自己?”
“行,那你在讲一件你初中时候最难忘的事情吧,之后我给你说说我的初恋,咋样?”
“那行,我也说说我的初恋。”王童得瑟的说。
“你这黑八垃圾的还有初恋?”
“当然,我本来不黑,都是假期帮老爹干活给晒的。俗话不是说,穷人的孩子早恋爱吗。”
“那开始吧,”说着张玲抿了一口咖啡。
“我上初中没多久,有一天自习课,我闲着没事,就坐在座位上瞄我们同学。忽然一双黑亮的大眼睛,像我看了过来,那眼睛一闪一闪的,就是那一霎,我俩四目相对,我知道我恋爱了。”
“你这是那啥看那啥对上眼了。”张玲插话道。
“请认真听这段凄美的初恋故事。”王童说。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俩就这样用眼神交流。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写了一封情书,偷偷的塞给了她的同桌二丫,并用眼神告诉她,这不是给她的,是给她同桌的,我至今还记得王二丫当时那从惊喜到失望的表情转换。”
“你理解错了吧,那应该是鄙视的表情。”张玲道。
“我那封情书是这样写的,一双大眼睛黑乎乎,只看一眼被迷住,四目相对真是累,不如咱俩处一处。下午的时候我说到了她给我的回信,也是二丫传给我的。信很简单就一个字,行。从那一刻我俩正式恋爱了,但是一个十三四的小屁孩懂啥呀,我俩就每天传传情书,偶尔下课说一两句话,其他的啥都没有,那时候才是真正的美好,真正的恋爱。”
王童看了看张玲本想让她做个评价,可是看到她认真听的样子就接着说:“那段时间,她经常悄悄地给我带她妈妈做的好吃的,每次都是把东西给我就走,只是偶尔说几句话,虽然我俩没有整天腻在一起,但是我们都明白,彼此贴的非常近。有一天她忽然抱了一只小猫给我,让我把它送回家好好照顾,并且用纸条写了几个字,说那只小猫就是她。开始我感到奇怪,直到她离开学校的时候,我才明白她说的意思。她离校那天,我没有送她,因为我不知道说什么,我俩从开始说的所有的带感情的话,都是在纸上,真正相互面对的时候,我根本开不了口。虽然我没有送她,但是我透过玻璃看到了她的期盼和失望。”
“窝囊,败类。”张玲恨恨的说道。
“她走之后二丫递给我了一封信。她说因为家里出现了变故,需要一笔钱,父母决定让她辍学,和姐姐一起出去打工。她还说她会回来看我的,如果想她了,就看看可爱的小猫。我当时想,一定好好照顾小猫,等你回来。”
“还算有良心。“
“可是等我回家的时候,小猫已经和老鼠同归一进了,耗子吃了耗子药,猫吃了老鼠。当时我心里特别难受,更没想到的是它的主人和她一样从此也消失了。”
“结束了,她再也没有回来吗?”张玲问。
“今年五月份,她回来了,可是没有和我见面,只是托人送给我了一个礼盒,里面是一千零一只千纸鹤。当时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直到有一天,学校的广播喇叭播放了那首歌。一千零一夜没有一夜不思念,每一份想念化做不成双的蝶,一千零一夜没有一夜不流泪,流到心里面变成雪。”
“那你们?”
“结束了,就当是一段纯真而美好的回忆吧!玲姐,你的初恋?”
“嗯,很晚了,我要睡美容觉了,记得关灯。”张玲说完迅速的跑进卧室。
张玲没有说,但是王童知道她一定也有一段难以忘记的感情经历,因为听完自己的经历她的眼里分明泛着泪花。
这个城市的十月已经很冷的,萧瑟的秋风无意的吹动着已经发黄的落叶,街上的人都换上了外套,有些出早摊的人甚至都穿上了棉袄。王童想不明白的是,这样的天气竟然被张玲早早的喊起来一起爬山。
这座山叫青龙山,传说曾有一个道人在这座山上悟道,而后驭青龙飞升。后来人们在这里建了一座悟道观,凡是有求富贵,求财运,求事业,求平安的人都要来这里祭拜一下。张玲边走边和王童讲述青龙山的故事。
俩人边走边聊,走走歇歇,很快来到悟道观里,他们上了香,许了愿。走出悟道观来到青龙上顶,站在这里一眼可以望尽整个阜宁县城,迎着秋风俩人的心情格外舒畅。
张玲问:“你许的什么愿呀?”张玲问。
“不能和你说,我老妈说,许了愿说出来就不灵了。”王童说。
“说说,就告诉我自己,我绝对不和别人说。”
“我希望我的家人平安健康,我能学业有成,顺利找到工作,”拗不过张玲的好奇心,王童只好对她说了。
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传了过来,“男子汉大丈夫,就这点愿望,真是没有出息呀!”俩人回头一看,一个穿着讲究,四十多岁,手里拿着一根文明棍的人笑呵呵的看着他们。
“你是谁呀?”王童生气的问。
“我只是路过这里,听到了你们俩的谈话。”
“你咋能偷听人说话呢,这么大人了。”
“小伙子,和这个不知道存不存在的人许愿,试图让他帮你实现愿望,倒不如靠自己,男子汉立于世上,应当持剑江湖,鲜衣怒马,开创一番大事业,像你这样儿女情长,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大出息。”
“我们走,别理他。”张玲拉了拉王童。她太了解阜宁的混乱了,在这里白庇黑,黑贿白,官商勾结,官官相系,一片乌烟瘴气。她不想让本性纯良的王童卷进这里。她听得太多,也见的太多像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因为走错路而受伤,流血,甚至死亡。因为她就是……。
“你说的话,我听不大懂,我只是一名学生。”说完转过身拉上张玲就往山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