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震下离上,为雷电交击之象。

全卦的意思:象征咬合,亨通无阻,有利于使用刑法。足戴脚镣,断掉了脚指头,不会有施刑过重的祸患。施刑伤及犯人的皮肤,即使毁掉犯人的鼻子,也不回施行过重的祸患。实施刑法象咬坚硬的腊肉并遇到毒物那样不顺利,但这不过是稍有憾恨,还不至于有祸害。实施刑法象咬带骨头的肉那样困难,但因具有金箭般的刚直品德,因此有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其结果是吉利的。实施刑法象吃干硬的肉脯那样艰难,但它具有黄金般的刚坚中和的品质,所以只要坚守正道,防备凶险,便无祸害。肩负重枷,遭受严惩,失掉耳朵,有凶险。

认识体会

那几年事难求,稀里糊涂度春秋。自从交了顺当云,多财多宝有多收。凡是称心巧安排,一切烦恼从此休。​人的运气大多都有预感,怎么办就看你。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否运如病,及时治疗,能转危为安,达到理想的效果,可枯木逢春,柳暗花明。否则,破罐子破摔,任其发展,将不堪设想,悔之晚矣。

预测占卜:

预测家宅:慎防失窃。

事业运势:

当前运气行进到黯淡时期,碰到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自己只要有坚强的意志与必胜的决心,克服艰难险阻,利用应有的优势,坚韧不拔,定能巧妙地平安度过。

求取功名:

几经挫折提高了自己的坚强意志,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严峻的考验,成功地磨练了自己,懂得了做人道理。只要坚持不懈,滴水定能穿石,定能获得成功。

婚姻感情:

婚姻有阻,求爱比较困难,谨防有失,再婚,应败不气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全心投入,多献爱心。

生意求财:

运气处在低迷阶段,求财比较辛苦,谨防有损。要对不利形势进行细致的分析,寻找突破点,谋取利益。要遵纪守法,不取无义之财,减少对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出行办事:

小心谨慎,谨防破财,做好准备,择吉而行。

为人谋略:

一生道路崎岖不平,工作上常遇到复杂而艰难的问题。虽然能和各阶层人员交往,但知心朋友并不多,帮助的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一忍最高。要刚柔相济,学会在夹缝中生存,铁棒磨秀针功到自然成。只要不灰心不丧气,一鼓作气终将有所作为,获得圆满成。

预测疾病:旧病复发,疾病难愈。

预测失物:失物难见。

预测行人:行人未回。

预测官讼:官讼虽然有理,官讼坎坷不利,各持其词竞争激烈。

卦例

1、有一位李先生找算命先生算自己的老婆子病情如何,因孙子要结婚,怕正好碰上那一天有危险。算命先生起了一卦噬磕说道:“从总卦来看没事,碰不到同一天,怕结了婚十天以后有危险。”结婚十天以后果然应验老婆子病故。

2、算物

有人拿一物,让魏关辂占看看里面装什么东西。魏管辂起了一卦,噬磕说:“火雷,占器中之物可是燕子卵。”大家十分佩服。

事例

包拯智铡赵王

(九四,噬干子,得金矢;利艰贞,吉。意思是:实施刑法象咬带骨头的肉那样困难,单音具有金箭般的刚直品德,因此有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其结果是吉利的。)

包公任开封府尹时,经常巡查东京汴梁大街小巷,维护京师地方治安。一日,巡至西门坊,见四牌军共抬一筐黄菜叶,累得满头是汗。包公顿生疑窦:一筐黄菜叶,何用四人抬?经查,见筐底藏一男尸,四牌军称:奉长官孙监管之命,将这一死尸抬去河边丢弃,包公即拘传孙监管到堂审问。

孙监管供述:我奉西京洛阳赵王之命,擒杀司马都。我令人守候在司马都必经之路今早司马都从自家出来,被牌军等人擒入府中,我命搜其身,搜出告赵王之诉状,便不由分说,乱棍打死,我密令四牌军,将尸体藏在筐底,上盖黄菜叶,抬出丢到河里。孙监管当场交出赵王亲笔书谕和司马都告赵王之诉状。

包公正欲退堂,堂外一老一小击鼓喊冤,老者回禀:我姓张,是西京洛阳城里司马家院公。小孩叫司马保,年方5岁,是司马家遗孤,状告洛阳赵王强夺民妇、杀害司马家满门。

司马家有兄弟二人,都是织造能匠。老大司马炽家住西京洛阳,老二司马都家居东京汴梁。老大娶妻梅佳丽,生子司马保。今年正月元宵佳节,西京洛阳大放花灯,司马炽举家去观灯。行至鳌山寺,人山人海,喧哗拥挤,忽听一声喝道,数十牌军拥着皇亲赵王来到。看灯人四下趋避,司马炽、梅佳丽、张院公抱着司马保被人流冲散,梅佳丽东张西望寻路之际,被赵王在马上看到。见是个美貌佳人,赵王遂命牌军将梅佳丽带回王府,当夜威逼奸宿。

司马炽、张院公抱着司马保先后回到家中。而梅佳丽失散后,不知去向,一夜未归。司马炽彻夜不眠,次日一早,即去鳌山寺一带寻访,有人告知见一女子被赵王掳进王府去了。司马炽欲去王府打听,却进不了王府大门。正无奈时,见墙上贴出王府告示:召西京织造能匠入王府织锦,司马炽应召在王府东廊下织锦。梅佳丽闻讯后,悄悄来到东廊下见司马炽。二人相抱而哭,赵王看见大怒,拔剑刺死司马炽夫妇。

之后,赵王恐司马家人告御状,亲领百名军卒将司马家包围,下令不分男女老幼,尽行杀戮,掠去财物,放火烧屋。赵王回府后,又闻说司马都在东京,虑其到开封府告状,便修书一封,差牌军星夜驰往东京见孙监管,密令除掉司马都。

当日,张院公因司马保思母啼哭而领出街坊买糕点才幸免于难。回来后见火光冲天,尸横遍地,惊问邻居,乃知家人已被赵王所害,张院公肩背司马保连夜逃走。到东京汴梁报与司马都,司马都听罢,昏倒在地,醒来后即请人写状,到开封府投诉,一早出来告状,至午不见回音。张院公只好带司马保来开封府探问。他哪里想得到,司马都同样也惨遭赵王毒手?

包公寻思:赵王是皇亲,没有圣旨不能拿人。若奏明皇上,因事涉御弟,恐难批准。怎样才能将赵王调出王府,赚到开封府来依法处治?正当包公反复思索擒王良策之际,接到圣旨,皇上调任包公为御史中丞。包公眉头一舒,计上心来。

次日上朝谢恩后,包公另推荐洛阳赵王接任开封府尹之职,皇上准奏。赵王接到圣谕,甚是欢喜,择日起程,到开封府接任,大堂上命包公交出官印,不想包公取出御赐尚方宝剑,命人将赵王拿下,包公挂印升堂,遂传张院公带司马保上堂控诉;传鳌山寺见证人和司马家邻居到堂作证;带孙监管当堂对质;并出示赵王亲笔书谕和司马都告赵王之诉状。

在诸多证据面前,赵王招认杀害司马家满门情由,但赵王有恃无恐,十分傲慢,质问包公:我是亲王,你敢把我怎样?包公怒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皇上赐我尚方宝剑,赋我先斩后奏之权,来人啊!抬出龙头铡伺候。随着包公一声令下“开铡!”赵王已人头落地,包公又命将孙监管用虎头铡处死。

包公早朝,奏明皇上:洛阳赵王,败坏朝纲,强夺民妇,杀害满门,掠夺财物,纵火焚屋,民愤极大,罪不容赦,不杀恐激起民变,昨已依法处决。另孙监管助纣为虐,杀人灭口,亦已正法。

皇上因包公铡了御弟,虽心中十分不悦,但也觉得御弟实在不像话,为了一个女子,竟杀人家全家,让他颜面无光,况包公有先斩后奏之权,又是秉公依律而断,处治并无不当,只好准奏。并对包公忠心保国,赤胆为民,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行为,予以嘉勉。

事实就是事实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意思是:实施刑法象咬坚硬的腊肉并遇到毒物那样不顺利,但这不过是稍有憾恨,还不至于有祸害。)

在春秋时期,有一年,齐国的崔杼把国君杀死了。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知道之后,就在史书上记录:“崔杼杀了国君。”

崔杼能把国君给杀了,当然是大权在握啦。他看见史官居然敢写自己做的坏事,一气之下,就把史官给杀了,然后让他弟弟接替他的职位,继续记录历史。

崔杼以为自己把哥哥杀了,弟弟会害怕,不敢再把自己的丑事写进史书,谁知这个弟弟是个硬骨头,还是继续写:“崔杼杀了国君。”

崔杼发起火来,把这个弟弟也杀了,又把史官的另一个弟弟招来,结果这个弟弟还是写:“崔杼杀了国君。”

崔杼连杀史官的两个弟弟,到了第三个最小的弟弟,还是跟哥哥一模一样,继续写“崔杼杀了国君。”

崔杼没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不怕死的人,没办法,最后终于放过了这位史官的小弟弟。

小弟弟捡回一条命,走出宫门,却碰到一个人匆匆忙忙地赶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卷竹简,仔细一看,原来是其他国家的一个史官。小弟弟问他你来干嘛啊?这位史官说:“啊,我听说崔杼把你们国家的史官都杀了,怕没人记录真实的历史,所以跑来继续记录啊。原来你没死,那就好了。”

史官最大的德行,是真实地记录历史。齐国史官几兄弟为了坚持自己的德行而牺牲了性命,最后小弟弟只剩自己一个,结果他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孤单,还是有人和自己几兄弟一样。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