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于吉见天色已晚,命人给管亥等人准备客房。

五天后,管亥将张魅娘送到山上。张魅娘那年八岁,长得清纯秀丽,玲珑可爱,于吉道长见了甚是欢喜。

张魅娘从身后的背包中拿出宝盒,将三卷《太平经》呈给于吉。

经过三十几年的不断翻阅、抚摸,这三卷经书的竹简已变得油光晶亮。因为悉心保养,三卷经书没有少一片竹简,也没有任何破损。

于吉道长手抚经卷,眼角闪出晶莹的泪珠,喃喃道:“没想到这三卷经书竟有如此大的威力,你爹是好样的,你爹是好样的。日后,你就在山上习道吧!”

张魅娘点头说:“是。”

管亥为保护张魅娘,让五名自愿习道的信徒留在山上。之后,又在山脚下安排十几个弟兄扮成当地的农户,负责山下的警戒。

管亥把张魅娘安顿好后,顿感身上轻松了不少。接下来,他要开始考虑这两百名黄巾军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的大事了。

……

于吉也曾向朝廷进献过太平经(太平清领书),又是张角的师兄,所以对张魅娘那是一见如故,如同家人一般。

为了安全起见,于吉把张魅娘打扮成一个女道童,安排到一个僻静的厢房中。厢房内干净整齐,有床、有桌椅,墙上还挂了幅老子出关的水彩画,画旁题有一首诗:

道贯天地间,

无为顺其然。

若想成仙人,

日日勤修炼。

于吉此时已经快一百岁了,每天都要早起练功。张魅娘上山后,于吉除了自己修炼外,每周都要抽些时间教张魅娘研读《太平经》。张魅娘聪慧过人,一经指点进步飞快。

这天,天色已晚。张魅娘吃过晚饭,一个人正在房间里看《太平经》。

突然,一个三十多岁模样的灰衣道士悄无声息地出现她的眼前。张魅娘好生奇怪,屋门关着,这个人是怎么进来的呢?而且竟没发出一点儿声响。

张魅娘好奇地问:“你是怎么进来的?”

来人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是张角的女儿?”

张魅娘点了点头儿。

中年道士一脸欣喜地说:“好啊,我终于见着一个大人物了。”

张魅娘脆生生地说:“我不是大人物。”

灰衣道士笑着逗趣说:“你爹是大人物,当然你也是大人物喽。”

张魅娘好奇地问:“那你是谁呀?”

中年道士俯身笑咪咪地以逗小孩的口吻说:“你猜猜看。”

张魅娘歪着头儿想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小脑袋说:“不知道。”

那人有点不高兴地说:“连我都不知道,小丫头你也太没见识了。”

张魅娘辩解说:“我以前又没见过你,当然不知道你是谁了。”

灰衣道士说:“那好,今天我就让你见识一下我是谁。”

说完,到外屋端了一盆水走了进来。

“小丫头,你想不想要一条金鱼?”灰衣道士笑着对张魅娘说。

“想要,可这山顶上根本就没有金鱼,一条鱼也没有。”张魅娘说。

灰衣道士先让张魅娘看了一眼水盆,说:“看,里面什么也没有吧?”

张魅娘低头一瞅,见水盆里只有清水,没有任何东西。说:“盆里什么都没有。”

灰衣道士用一块绿方巾把水盆盖上,闭上眼睛念叨:“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

然后朝水盆里吹了一口仙气说:“来…了。”

随即把绿方巾掀开,一条红色的小金鱼便游在水盆中了。

张魅娘惊大了眼睛:“水盆里怎么会有金鱼呢?刚才里面明明是什么都没有呀?”

道士得意地哈哈大笑道:“不明白吧?”

张魅娘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条金鱼是从哪里来的。

灰衣道士这才神气洋洋地说:“这是我变出来的,本道士名叫左慈,这山上谁都知道我的大名,记住了吗?”

张魅娘努力地点点了头说:“记住了。”

第二天,张魅娘问于吉道长:“左慈是什么人呀?他怎么能变出金鱼呢?”

于吉笑着说:“左慈算是你的长辈,他从小入深山学道,精通丹术,还会各种法术,是个喜欢云游的方士,你可以向他学些本事。”

张魅娘一听可以学些法术,欢天喜地拍手说:“那太好了!太好了!”

几天后,左慈便收张魅娘做了徒弟。

左慈收张魅娘做弟子,那可赚大发了。因为,今后不论他走哪个黄巾军的地界,只要一报张角女儿师傅的大名,试想想哪里的黄巾军敢不礼让三分,不得好酒好肉地招待他。从此以后,他行走江湖就更加方便了。

左慈笑咪咪地对张魅娘说:“闺女,你想学些什么法术?”

张魅娘欢快地问:“师傅,你都会些什么法术呀?”

左慈如数家珍地说:“我会的可多了,辟谷、画符、通经络、轻功、望气……”

张魅娘无限敬仰地望着左慈说:“师傅,你怎么会这么多呢?”

左慈见张魅娘乖巧,高兴地盘腿坐在床上,说:“这算什么,我还会观天算命呢。那年,我起了一卦,卦象显示大汉朝的气数将尽,天下就要大乱。我想在乱世之中,官位高的更难保全性命,钱财多的就更容易死。所以世间的荣华富贵万万不能追求!于是我就选择上山学道。这一学就是二十几年,我会的不比你爹少,只不过我喜欢一个人静修,所以没有你爹的名气大。”

“名气大有什么用?只会被人追得四处乱跑。”张魅娘噘起小嘴不满地嘟囔了一句。

左慈没管张魅娘说些什么,而是继续自顾自地接着说:“你看看现在那些在官场上追逐名利的高官死的多惨啊!儒生名士被宦官迫害,冤死了多少人。我可比他们幸运多了,不仅现在活的好好的,而且想上哪就上哪儿,逍遥快活,你爹如果专心修道,也不会落得被朝廷追杀的下场。”

“可当官的不让百姓们活,他们不反不成啊,我爹不过是顺从众人的心意罢了。”张魅娘辩解说。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