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听得和仲之言,知道昆仑虚有一神土可以治水,一路向着昆仑而来,途中遇见基山猼(bó)訑(yí),引着鲧来到弱水岸边,四大凶兽之一梼杌欲要帮助鲧如何窃得神土,鲧大喜。
梼杌对鲧说窃取神土是桩大罪,鲧对梼杌道:“只要治住大水,救得黎甿众生,就是身陷极刑也不怕。”
梼杌道:“昆仑自天地始分之时,为仙神的居所,天帝去后,西王母领着一众仙神在此,那昆仑有六水盘绕,为赤水、黄水、洋水、黑水、弱水、青水,六水俱从此地发源,弱水是普通仙神都难渡过,能渡弱水必定引得众多仙神皆知。你若无声无息上昆仑去,可沿着黄水而上,潜游而去,昆仑仙神便不知晓。到黄水源头便已入昆仑,那神土息壤在槐江山,天神英招司管槐江山,那里到处是奇兽异宝,英招这个天神机警异常,若是人形定然被他发现,你可化为异兽模样,才不会引起他注意的。”
鲧急切道:“那神土息壤在槐江山何处?”
梼杌道:“槐江山南面就是昆仑,丘时水源自于此山,而向北流入于水,水中生长着诸多蠃母,不可触碰,一旦被碰到了,纠缠不休,轻则行迹败露,重则死翘翘。山下遍布青色雄黄,需要凝神屏气。山南遍布丹砂,山北遍布金银,轻行匿走,不可有着声响。山顶有一个锦峰密洞,天水不浸神气不入,息壤就在洞中,置在五丝帕之上,你可将息壤连同五丝帕一起带走,照原路返回,切记不可碰到滴水。”
鲧听罢大喜,道:“若是窃得神土治水建得此功,封你为镇国神兽。”
梼杌道:“治得此水,功高盖世,天下之主非你莫属。”
鲧连连道谢而去。
梼杌本是四大凶兽之一,天南海北处处皆有踪迹,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梼杌指点鲧,鲧得知息壤之事,怎禁得欢喜,依着梼杌之言,潜入黄水溯流而上,直抵昆仑,向北而去,见到玉树琼林奇花异草,缤纷斑斓,顾不上细赏,寻幽经,踏玉阶,直抵锦峰密洞窃得息壤,照着原路返回,神不知鬼不觉。
鲧窃得神土息壤,回到原处,众人在那高山之上见鲧到来,齐声高呼。鲧拿出息壤,捻起一小撮,向洪水撒去,息壤见水,长息无限,洪水怎么也漫不过去。
四岳道:“此番大水可治了,崇伯鲧立起大功,功在千秋,我等即刻禀知尧帝。”
羲氏、和氏道:“大水堙塞,四方即传开来,尧帝岂能不知,待我等随着崇伯鲧到别处塞水。”
众人欢欢喜喜随着鲧去撒息壤治水。却说大水被阻,四海鱼鳖只能在水里折腾,不能乘风破浪而行,便报玄冥,玄冥来到水前,见洪水滔天已经不再,水涌则堤坝增高,怎么能漫过息壤堤坝,大惊失色,连忙禀报勾陈大帝,勾陈大帝不敢怠慢,带领一班仙神赶到紫宫向东皇太一道:“下方崇伯鲧,违反天界禁令,窃取息壤治水,宜严加惩罚。”
东皇太一道:“此息壤是地皇女娲补天之时所遗留。女娲娘娘寻得五色土炼制补天之石之时,取五色土精膏提炼,用于填补补天之石之间的缝隙,女娲娘娘补天之后,尚剩五色膏土,去其粗白取其精华制成息壤,收在昆仑平圃,以备继往天帝不时之需。此等神土不得擅用,若是不慎洒在四海沉渊,后果不堪设想。那人间不思奋取却来投机取巧,泄露天机,扰攘天地之道,必予重罚。”
勾陈大帝道:“崇伯鲧是罪魁祸首,今日重惩才能以儆效尤,东皇怎地安排?”
东皇太一道:“着令火神祝融将崇伯鲧拿下,赐他形销魂散。”
火神祝融出列应声道:“谨奉天帝东皇之旨。”
鲧领着众人遍洒息壤,洪水被止,众人正在欢喜之际。忽见空中红光满天,热火朝天,一应众神出现在半空之中,当中火神祝融高喊道:“崇伯鲧窃取天界息壤,犯下大过,天帝震怒,令我等捉拿归案,你等众人也脱不了干系,同罪同罚。”
鲧见众神莅临高空,情知事已败露,对祝融道:“此事是我一个人所作所为,情愿受到任何惩罚,只是众人与息壤无关,求大神放过。”
祝融喝道:“你妄念成梦,所作所为一场空,还顾念着众人。本欲一并捉去,就网开一面,众人且饶过,息壤收回。”
众人齐跪倒道:“崇伯鲧治水才有所成效,望大神窃念黎民艰难,留一条生路。”
祝融道:“天界神威自在,岂是你们哀怨求饶就不存,休要多话。”祝融将鲧拿下,吴回上前收了息壤。众神一阵风似的旋即离开。
祝融将鲧带到羽山,道:“奉天帝东皇之令,今天就是你命绝之日,你有何话再讲?”
鲧道:“大水不治,我死不瞑目啊,唯求天神赐人间治水之法,方可心安。”
祝融道:“天道难逆,逆之则亡,顺之则达,你不识天时,自取灭亡。汝无需求告,天下大水已与汝无关了。”祝融拔出火剑,一剑刺死鲧。
鲧被祝融在羽山杀死,一股怨气冲天而出,直到天际之边。怨气欲上九天找天帝东皇太一找个说法,哪里上得去,只得悠悠飘荡向昆仑而去,直到弱水岸边,见到一兽正在岸上奔驰,便飘了过去,见那兽道:“崇伯鲧拜见神兽,望神兽渡我过得弱水。”
那兽道:“相别几日不见,怎地不识我了?”
鲧茫然摇头。那兽道:“我乃是梼杌,前些日子你寻治水神土息壤,我在弱水之岸传你盗取之策。”鲧方才大悟。
梼杌道:“你原是人间至杰,有着仙神之份,治水成功可流芳百世,尊为人间之主,所以我助你一臂之力,只望为我搏得一个藏身之处,可惜你功亏一篑,沦为罪人。世上不受天地待见者甚多,到哪里去也无用于你,再过一段时分,你不得附着在人或兽之类活物的身上,就云消雨散,纵有天大的不甘心,也无济于事。可随我而去,不受三界拘束,恣意妄行于天地之间。”鲧听罢大悟,怨气融入梼杌,那梼杌遂不知去向。
崇伯鲧被杀,怨气化入梼杌,不肯就范,神魂不离尸身,小鬼不敢近身,魑魅魍魉不敢捉拿,尸身在羽山三年不腐,惊动了宗布神,宗布神闻得怪状,不敢擅自作主,忙向东皇太一禀报。东皇太一着令祝融去办。
祝融听令,带着众神赶到羽山,那鲧的尸身兀自躺在山上。祝融道:“崇伯鲧违背天道,窃据天物,身受极刑,理所当然。如今却有怨气,不受生灭之道,若是仙神鬼魔都来如此,天地之道不存,天地大乱,你若有所思量,当受天地之恩,顺应天意才是。否则祸及黎民众生罪过大矣。”
祝融道罢,只见那鲧的腹中似乎有个物件在动弹着,祝融令吴回取来吴刀,向崇伯鲧尸身腹部剖去。吴刀锋利无比,一下子就把崇伯鲧的腹部剖成两半,就见那个物件跳了出来,却是一个人。
那个人站在众神面前,众神见到崇伯鲧尸身化成黄能,一路奔跑而走,后来向羽渊而去不提。
祝融见鲧化为黄能而去,对那人道:“崇伯鲧阴魂不散,东皇太一已知,今有东皇太一之令,崇伯鲧生化一子,你乃是神人,异与常人,望你戒骄戒燥,不负崇伯鲧所望,为民为众谋福。”
那人拜谢道:“谨记天神所言,定不负众望。”
祝融见事已完毕,到紫宫向东皇太一复命道:“本神已到羽山,崇伯鲧尸身三年不腐,孕出其子,剖其腹后出生。那鲧的尸身化为黄能出入于羽渊了。”
东皇太一道:“人间欲望无穷,争名夺利,祸及万物却不知过错,美名曰为众解难,故而发下巨水以示警告,让其凭着一己之力去拯救,那鲧挺身而出治水有功,然而过错在于寻取不劳之路,故而受得此刑。那鲧治水大愿没有完成,故而留下其子。望其子不负鲧的宏愿,能帮他将功折过。”
后土大神道:“此次洪水凭着人间之力难以逆转,若要治好不知多少岁月,又不知淹死饿死多少黎众。况且地道已乱,邪魔并出,天神若不援力,靠那些凡尘黎众又如何解脱灾衍?”
东皇太一沉思道:“天地有道,顺其自然,投机取巧,终难成事,此次洪水滔天足已教诲黎众,此祸已出由他们自己收拾,后期看他造化,你等可以适可而止。”
众天神皆都称善,各回本位。话说鲧之子从羽山而下,一路向平阳而去。一路水势汹涌,奔流不息。那鲧窃得的息壤被天帝东皇太一收回之后,洪水更猛已无阻挡之地。鲧之子只得沿高地,寻渡口小心前行。正在行进之中,忽见前方半空一天神从天而降,不知是福是祸?